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和氏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1-6 16:40:16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理解了有、无,才可以理解道德经。
中医是医道,难为医学,难说科学。中医,“首”随恍惚之像而“辶”、而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一章)。求索于有无之间,是为道,为医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32
发表于 2010-1-6 16:47:56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30楼说:“首先这个世界是“无、有”所构成的。”。不妥,有、无不是物质。
“哲学”是西学概念,不一定要把到扯进里边。
33
发表于 2010-1-6 17:00:49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5 09:29am 发表的内容:
《道德经》“有无相生”这句的“有、无”不是哲学“物”的定义,而是“事”的定义。
“事”是“有无相生”。“物”只能是不断转化(物质不灭、太极混然)。不能把“事”与“物”的概念混淆。
...
    请问和氏璧先生,“事”可以离开“物”单独存在吗?
34
发表于 2010-1-6 17:23:51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10/01/06 05:54pm 第 4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6 03:58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这个世界是“无、有”所构成的。
正因为“无、有”才能构建形形色色“物”与其“特性与功能”。
“无、有”可以贯穿于宏观与微观世界。因此,中医思维(中华文明哲学观)不但可以正确指导中医,同样可指导现 ...
   我认为所谓“这个世界是‘无、有’所构成的”这种说法虽然出自《道德经》,也很有代表性,但只是后人意会而已,并无直接的文献根据,不可取。而且我认为,后人所谓的“玄”已经不是老子所说的“玄”,与这种意会有直接的关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这种意会可能有着统治阶级愚民的背景,不仅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而且对于《道德经》的研究与推广有害无益。根据我的研究,《道德经》说的都是很朴实的道理,其实是一点儿也不“玄”的。
   以上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专家学者批评指导。
35
发表于 2010-1-6 17:38:54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道德经》“有无相生”这句的“有、无”不是哲学“物”的定义,而是“事”的定义。
恰是物質的定義
量子力學弦論
認為物質都是沒有維度的弦
旋的震動
表現出來
是為物質
無與有
只是不同的態
36
发表于 2010-1-6 18:54:36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没有一千次万次实践实验的体验,也不可能知道有无,是如何突然转化的【有无相生(guo)】,玄又是什么,只是瞎猜。
37
发表于 2010-1-6 19:00:23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一问三不知2010/01/06 06:54pm 发表的内容:
没有一千次万次实践实验的体验,也不可能知道有无,是如何突然转化的【有无相生(guo)】,玄又是什么,只是瞎猜。
    先生是在说老子呢,还是在说一般人呢,还是在说先生自己呢?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19:08:16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谢谢各位参与!
之所以成为“道”,就是能上至理,下至器。因此,既有哲理,又有物理,皆在其间。(这一点就如《内经》既是中医医学理论又包含远古中华哲学理论一样。所以,认真学习中医经典的人,不但,中医医学水平提高,而且意识水平也提高。学得有心得越爱学,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所以,有“理”有“物”有“事”。而在具体的解释上就要根据作者的表达志向含义去解释。
“逸湘”先生理解“有无相生”这句的“有、无”是“事”的定义。是正确的。并能运用于微观上。
但“無與有”不只是“不同的態”,还有本质的区别。
39
发表于 2010-1-6 19:10:29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10/01/06 07:2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非常道2010/01/06 04:40pm 发表的内容:
理解了有、无,才可以理解道德经。
中医是医道,难为医学,难说科学。中医,“首”随恍惚之像而“辶”、而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一章)。求索于有无之间,是为道,为 ...
下面引用由一个符号2010/01/06 05:00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和氏璧先生,“事”可以离开“物”单独存在吗?
下面引用由逸湘2010/01/06 05:38pm 发表的内容:
。《道德经》“有无相生”这句的“有、无”不是哲学“物”的定义,而是“事”的定义。
恰是物質的定義
量子力學弦論
認為物質都是沒有維度的弦
...
   欢迎先生们批评指导。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19:32:25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6 05:23p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所谓“这个世界是‘无、有’所构成的”这种说法虽然出自《道德经》,也很有代表性,但只是后人意会而已,并无直接的文献根据,不可取。而且我认为,后人所谓的“玄”已经不是老子所说的“玄 ...
读任何一部书籍后的解释都是读者的意会,这是肯定的。
但,不同读者会出现各种情况:不及、恰好、超越。当然在这方面是人人争取超越。
值得一提:至始至终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反过来可以用客观事实来验证。
gl0101:“我认为,后人所谓的“玄”已经不是老子所说的“玄”,与这种意会有直接的关系。”
是的,是不及所造成的。不及所造成的后果可以无数种,而正确的只能是一种。
不及者正是那些不认真学习思考的人或能力不过所造成的。
同样的问题在读解中医经典理论也是如此。中医经典理论是古人所著,所以其中的字、词有其各有的定义。不论其观点对错,都应该正确理解解释原意,然后,再对其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判断。而不是曲解古人固有的含义,然后,加以对其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论坛上有一些就是以这种错误的方式来对待中医理论的。)
所以,正确的哲理能开智,能给你一双慧眼来识别真伪、对错等!
中医、医学是一门复杂、严谨的学科,它要求医者拥有一双慧眼与善良的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10:23 , Processed in 0.0525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