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聂文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22:17:25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这个贴子最后由聂文涛在 2007/03/07 10:19pm 第 1 次编辑]

原文:“主身皮死肌”
体会:这是外用药物的经验。外祖父生前所有外用药物,多含矿物类,效果很让人称奇。可惜这种效果与今天的药物安全性和效果评判标准存在差距。我已经不再使用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22:19:28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原文:“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
体会:这些作用已经不被后人重视,想来是效果更好的药物逐步被发现。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7:47:16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金匮要略》用云母、蜀漆、龙骨三味治疟;也有催生、催吐、坠痰等用。外祖父常用于金疮、恶疮,乃合于《千金翼方》的记载。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7:47:35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玉石上品,是古人最为崇尚的。但后世多认为其中不可久服、多服。使我想起了食盐。关于食盐不可多服的相关文献也很多。食盐的服用关键还是量的问题。那么这些矿石的服用,也存在量的问题,方法的问题、营养条件的问题。
现代营养学重视各种矿质元素对健康的意义。但这些元素过量服用大都人体所不能承受。相关研究,即应该注重古代文献经验,也可以借助一些现代研究方法进行互参。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7:53:25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我的上述个人想法,我父亲的那一辈中医很多不能接受。所以,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之间存在大量分歧。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7:57:30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玉泉
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御览》引耐字多作能,古通),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御览》引作玉浓。《初学记》引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御览》又引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则杜疑当作桃)。生山《吴普》曰∶玉泉,一名玉屑,神农、岐伯、雷公∶甘;李氏∶平。畏冬华,恶青竹(《御览》)。白玉杜如白头公(同上。《事类赋》引云∶白玉体如白首翁)。案∶《周礼》∶玉府、王斋,则供食玉。郑云∶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郑司农云∶王斋,当食玉屑。《抱朴子·仙药篇》云∶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亦可以葱浆消之为 ,亦可饵以为丸,亦可烧以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刃之不伤,百毒不犯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阗国白玉,尤善。其次,有南阳徐善亭部界界中玉,及日南卢容水中玉,亦佳。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7:58:23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玉泉:
玉屑。《海药本草》有主消渴的记载。《圣惠方》用来治疗小儿惊啼、痃癖。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8:04:49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原文:“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
体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我们看到《本经》的主旨是寻找不死之药,而不是死后不朽的良方。这表明古人对生命的重视。
那么,古人会为一个主观判定将死亡的进行急救呢,还是会用玉屑五斤来使人立即死亡而求不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给出探索古人寻找药物的一个新角度。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8:09:38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不能用《本经》成书年代回避这个问题。假使《本经》使后人所做,依托古人,对我们来说作者仍然是古人。
那么古人留下这样的记载,显然不是要留给世人质疑,而是作者心中至少存在可能性的一种结论。
这样看,古人对玉所作出的那种期望,包含了对矿物药物的一种寄托。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人的一种努力尝试。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3-8 08:21:24 | 只看该作者

聂文涛学中医心得

正是这个原因,我想我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
古人会为一个主观判定将死亡的进行急救呢,还是会用玉屑五斤来使人立即死亡而求不朽?
其实我的背后问题是,《本经》中“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的记载,从何而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1 18:14 , Processed in 0.0818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