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丁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21:23:42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10/17 08:54pm 发表的内容:
這麼說吧!
中醫經絡學已精密到微觀
西醫之腎病可約略接近中醫之腎血分病
就是已過了氣分病的階段
...
是的。
《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
西医的诊疗实际在中医的下工之列。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21:32:20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董建军2008/10/13 08:57am 发表的内容:
在体表(皮部)见到十二经络的有几个人?
想想,肺主皮毛,在体表(皮部)见到十二经络的人,必定在肺气增强的基础上,才能感觉到。
董建军能在在体表(皮部)见到十二经络吗?
33
发表于 2008-10-17 21:33:55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經絡之主體是氣血
神經只是有近親關係
34
发表于 2008-10-17 21:46:04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8/10/17 09:23pm 发表的内容:
是的。
《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丁?..
明經絡學
始能言
明中醫
35
发表于 2008-10-18 04:14:08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8/10/17 08:45pm 发表的内容:
真是画饼充饥。
-=-=-=-=- 以下内容由 丁和 在 2008年10月17日 09:27pm 时添加 -=-=-=-=-
才华横溢。至少在全球中医药论坛是横溢之举。
丁先生过奖了,逸湘先生是吃素的,丁先生不吃素吧!来一碟鹵水鴨如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5:45:18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后皇嘉树2008/10/18 04:14am 发表的内容:
丁先生过奖了,逸湘先生是吃素的,丁先生不吃素吧!来一碟鹵水鴨如何?
哈哈  素的比荤的看着舒服,不过活的更好,后皇嘉树先生能来一盘吗?
37
发表于 2008-10-18 05:58:23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丁先生好!活的不能吃,是否在来一只烧鸭


-=-=-=-=- 以下内容由 后皇嘉树2008年10月18日 06:02am 时添加 -=-=-=-=-
丁先生,俺还有烧鹅,叫化鸡,澳门烧肉等,很好吃的,如先生喜欢,我当一一奉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后皇嘉树2008/10/18 05:58am 发表的内容:
丁先生好!活的不能吃,是否在来一只烧鸭
-=-=-=-=- 以下内容由后皇嘉树在2008年10月18日 06:02am时添加 -=-=-=-=-
丁先生,俺还有烧鹅,叫化鸡,澳门烧肉等,很好吃的,如先生喜欢,我当一一奉上
谢了,还是换个地方吧.咱不喜荤的.抱歉.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7:25:35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共同探讨:《素问.五脏别论》--“天气之所生”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
《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热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应天之气,动而不休,应地之气,静而守位。
整句理解:五脏浊气供给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经五者精化生“天气”,三部九候法,头是三部之天。
再参照“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清行脉中,浊行脉外”似乎可以对“气”的大概行程有个了解,“清行脉中”的脉,作 主脉之经 解释.
因为“五脏浊气”参照解剖学应该是从肝脏血液注入心脏、动脉,才可供养机体,此“浊气”应该指动脉产生的血气,经运行精化成为养神的精气,所以不该还在脉中,而应该进入(神)“经”中。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0:20:06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三焦与手少阳三焦经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水谷皆入于胃,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从以上可以看出:
1,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三焦不泻,津液不化……——三焦是出气温分肉的气源。而且三焦之气必须顺泻,人体机能才正常。
2,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从中焦观三焦,三焦自身也必须受气,才能取汁生化。

3,“下焦者,……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从下焦观三焦,下焦与膀胱有区别。三焦不是“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也就是说,不包含其中的脏器,
上焦应该指胸腔膜及其空间。中焦应该指腹腔膜及其空间。下焦应该指盆腔膜及其空间,而且三腔膜自身必须得到气的给养
“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这话檫着一个边,就是说人体器官必须在腔膜保持适当的内环境时,脏腑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也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所以三焦的功能与对应的脏腑功能不等同,而是因果关系。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中焦、上焦出气是营卫二气的起点及本源。
4,三焦主气,与少阳相火是两个体系,,通过心包合二为一,“循太阴之分而行,……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精神乃治”
5,少阳相火起于春木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夏气,则太阳不长,,逆之则伤心,奉收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手少阳三焦经是少阳相火依附于三焦之气,作卫气的起点,“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
《素问·五运行大论》“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这种句子读着,明明白白叙述人体气化的分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4 08:55 , Processed in 0.1067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