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xyx05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22:38:23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   
   “古代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形成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生产的认识和实践。只有在那个历史环境中它才是真实的,离开那段历史,它只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记忆”。
   “是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注入了新内涵!!是古代文化为现代文化注入了新内涵!!!”。
   究竟“只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记忆”,还是还能“为现代注入新内涵”?汉语中的“只能”也“与时俱进”地创新了吗?
--------------------------------------------------------------------------
    我的“只能”用错了么?这位张先生是什么学问。

--------------------------------------------------------------------------
   几千年前的认识成为现代的“新内涵”,你是否在“厚古非今”,宣扬“今不如昔的思想、堕落文化”呢?
   如此混乱、自相矛盾的思维,带着如此糟糕的汉语,尽然用如此豪迈、绚丽的口号长篇大论,真令人为你汗颜哪。  
   用“时间不会倒流”,来拒绝拨乱反正,实在用心“良苦”。
------------------------------------------------------------------------
    我既不厚古,亦不薄今。我是历史的评价古人,历史的评价现代。我的文字大家都能看得懂,就你看不懂。不知你会的是什么语言。你说话的口气失格,望你自重。

   
---------------------------------------------------------------------------
   “物质本身的多样性,使人类对同一个事物可产生出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这是“结构功能说”的唯物论教条的展现,他不知“同样的物质在不同的方法下,也会产生出不同的认识和实践”。不用自己的脑袋思维验证,只知用教条空喊口号,不可能有什么新意。你确实应该思考一下却波渔翁先生的问题:“不通中国古代文化的人,能接受到先生乐道的“太极”“阴阳”的光辉照耀吗?先生是咋学习到古文化的精粹的呢?”。这也正是你思维混乱之处。
   对物质第一性的批判,在《器官的功能不是由器官物质产生的》49楼,中西医融合观已经阐述,他是用进化论扇了唯物论一个耳光。论点、论据、论证清晰有序,这种独立严谨的思考,不人言也言,不迷信教条的研究态度,才可能推动人们认识的进步。
---------------------------------------------------------------------------
    我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物质第一性,坚持唯无论。坚诀反对唯心主义。
    道不同,不可以为谋。

32
发表于 2008-4-5 05:38:1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只能”,是唯一确定的指向,是没有其他指向可言的。而如今“只能是……记忆”,同时又是“……新内涵”,是前后的矛盾。所谓“离开那段历史,它只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记忆”,言下之意就是:在现代,它除了记忆就别无他用了。------这就是对“只能”质疑的依据,也是“自相矛盾”结论的出处。
    两个“……新内涵”,都是用几千年前旧的认识注入的,说明现代不如旧的“新”。这就是“厚古非今”、“今不如昔的思想”、“堕落文化”是否成为你自画象的疑问的依据。
    这“混乱、自相矛盾的思维”,以及“如此糟糕的汉语”的评价不是很恰当吗?“豪迈、绚丽的口号”用得不恰当吗?这“口气失格”何在?评价有不实的“失格”吗?
    “时间不会倒流”是你的题目,中医的科学化改造也有几十年了,而现实是越改越衰了,科学需要反思,你不是也在用旧的认识注入现代科学吗?这就是“拨乱反正”,这不是时间倒流,我用:“用“时间不会倒流”,来拒绝拨乱反正,实在用心“良苦””。是“失格”吗?
    我相信你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了彻你会用“彻底唯物”来对待中医。这不是创举,是早就被人家搞了几十年的东西了,包括“坚诀反对唯心主义”。
    可惜的是中医即不唯物、也不唯心,不论你是“彻底”还是“坚决”,都是以西对西,却要用“西”的标准来“只能”化“中”,这才是你的本意。我从一开始就没看错,“察其所安,知其所能”。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7:23:4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
可惜的是中医即不唯物、也不唯心
----------------------------------
   
    在古今中外的哲学领域,有既不唯物、也不唯心的东西么?









34
发表于 2008-4-5 08:14:3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纠个错字,很关键的地方-----------
31#应为“坚持唯物论”--“无”为手误!代办了。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4月05日 08:18am 时添加 -=-=-=-=-
与解老开个小玩笑-----

  “太极”用现代语言如何讲?
35
发表于 2008-4-5 12:27:0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在古今中外的哲学领域,有既不唯物、也不唯心的东西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能带上这个问题去读典籍,你就会有些新的发现,这叫做“破执”,如果你面对新发现而不畏惧,“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你再反观你的“彻底”、你的“坚诀反对”形象,就不那么高大、不那么“满脸正义”了。“持执以修次第,破执以进次第”。
    作为一个“不唯物”的例题:“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精神决定物质的知识,是通过精神调控,使真气从顺,从而使病(物质的、精神的)不能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面对这段叙述,将会“大笑之”;无唯物限制者面对这段叙述,将会“若存若亡”;求真者面对这段叙述,将会“勤而习之”。
    注意这个“唯”字,它与“只能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6:48:2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这个贴子最后由xyx0535在 2008/04/05 04:50pm 第 1 次编辑]

回12#仁海中西医先生
----------------------------------------------------
    尊古而不泥于古,师西而不拘于西。
这就是中医振兴所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说得好。
37
发表于 2008-4-6 03:34:3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仁海中西医先生的话:“尊古而不泥于古,师西而不拘于西。这就是中医振兴所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 xyx0535 先生为之叫好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下面提供理由。
    因为现在“中医不兴”所以需要“中医振兴”,不兴的表现是迅速退化而不是停滞不前,退化的原因是传承问题而造成失传,对失传而退化这个事实的无视或不认可,是不可理喻的,因而可以怀疑其用心。
    退化又是在“有传承形式”下迅速出现的(中医学院、民间、自学等传承形式),从这“退化”与“有传承形式”的现实矛盾中,可以看出“传承内容、方法”出了问题,假如按照老中医的继承内容、方法传承,最多只是停滞不前而不会迅速退化,所以“尊古而不泥古”的口号就凸显出不合时宜了。
38
发表于 2008-4-6 05:27:32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据报道目前乱用抗生素使6成中国人受害,可为什么没引起西医界的自相残杀,你到临床看看,凭检验开药的又有几张处方。明明血常规报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不高,但仍然运用大量抗生素。难道这不是误治失治吗?又有多少患者懂用药常识,一个原因就是利益链的问题,现在的基层医疗如果不打破乡镇医疗垄断,真正的中医就无法合法如其竞争。农们就永远解决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A

================================================
是体制问题,医生要生存,没有办法
39
发表于 2008-4-6 06:49:2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各位讨论时请抓住核心主干,不要拿枝节问题冲淡好的议题。
      如果大家读过《人类疾病观念的偏差与临床医学的误区》、《状态应对医学-应对万千的中医学体系》两文,我们会清楚,同样是治病救人,中医-状态应对医学所做的,正是西医-现代病因病理医学方法所无法做的,所以两大医学的学科性质和临床实践价值是互补的,互相不能替代的。
    有了上述认识,中(用状态应对医学理论)、西医是可以在同一个平台对话交流。当西医接受状态应对医学之时,就是中医学在全世界普及运用之日。
    此外,认可状态应对医学不会阻碍我们尊古读经,因为状态应对医学声明:状态-证候不能用现代病因病理来解释,两者是不同范畴的临床医学问题。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09:38:2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不会倒流——中医科学、中医文化

[这个贴子最后由xyx0535在 2008/04/06 09:47am 第 1 次编辑]

    《周易》中的太极、两仪(阴阳),中医的形神统一、阴阳,是一脉相承的。医易同源。这是中医的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哲学核心内容。它揭示了精气(物质)及物质构成的世界万物(包括生命)既是个有形的(时空)又是个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的综合——象)的统一。《内经》将其引入生命科学称之为“神”。有时亦称象。如“阴阳应象”、“藏象”等。中医彻底贯彻了《周易》的哲学思想的自然科学,并使之发展延续到现在。中医既是生命科学,又用生命科学演绎、丰富、发展了中国哲学。这可能是近代诸多巨人(各领域)对中医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的肯定之所在。但是他们毕境是外行人,彻底阐明中医的医学价值、哲学价值的责任在中医自身。
    我是个民间中医,经历过师承、涵授、自考和执业医师考试,经历四十年的苍桑。是中医的确切疗效为我保驾护航走到今天。治愈了许多走遍许多大医院没有治好的疑难重病,亦治愈过许多西医不能诊断、无法治疗并对患者健康影响很大的疾病。深知中医中医疗效之确切、深知中医之博大精深。亦看到中医今天的颓废。因而涉猎群书。结合现实,寻找答案。四十年的上下求索,从太极图联系到形神统一,从阴阳应象、藏象到临床实践中所用的神、色、形、态、脉象、舌象,使我感悟到天地一太极、天地万象日新,生命一太极,生命万象时刻在变--------。把书本的太极图与天地万物(包括生命)联系起来,我发现太极是宇宙的缩影,是世界的缩影,是生命的缩影,是万物的缩影。于是在2001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张有和先生的状态医学与我功能医学所指为同物,即中医所用的症状、体征脉象、舌象以及神想、色、形、态诸内容。这些都是建立在“象”——功能、状态、的基础上,都有别于西医的病理结构。亦有别于《内经》中的解剖知识的内容。这些就是这个题目的主轴。
    个人学习之浅薄,实践范围之狭小,管窥之见,抛砖引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2 20:01 , Processed in 0.08813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