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版纳福龄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15 09:54:24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这个问题讨论到现在引出了许多概念:象、类、逻辑、科学等。
   “科学”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认识方法”是什么?
===========================================================================
    对于这些概念的定义,恐怕不是我们这些学医之辈能够说得清楚的。还是围绕取象比类,讨论临床上如何取象比类进行辨证论治为好。孙曼之先生的深刻体会发人深省。
-------------------------------------------------------------

     取象比类是中医认识生命的途径和思维方式,由此引出的概念——象、类、逻辑、科学等搞不明白,怎样指导辨证论治?

   
32
发表于 2009-1-15 10:01:26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说沙苑子,女贞子,黑豆等外形与肾相似故就可以补肾

------------------------------------------------------

     沙苑子,女贞子,黑豆的形象肾,还是象像肾?取 象比类的“象”指的是什么?
33
发表于 2009-1-15 10:52:54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取象比类是中医认识生命的途径和思维方式,由此引出的概念——象、类、逻辑、科学等搞不明白,怎样指导辨证论治?
===========================================================================
   我也希望把这些概念搞清楚,恐怕非常困难,浪费精力与时间。
   定义不清楚,道理不明白,不一定影响我们正确使用他。语法,逻辑学,真正懂的人不多,但是大家交谈,说话彼此都能够明白,违反语法与逻辑的并不多,反而是那些作学问的人更容易犯语法错误和说些违反逻辑规则的话。中国人说汉语,不需要学语法,学习英语需要学习语法,而且语法学的越多,语言表达能力越差,英国人反而听不懂。
     没有学过西医和自然科学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些,学了西医的人再学习中医,就非常困难。孙曼之先生对于取象比类的体验比我们西医要深刻的多,但是,他对于象、类、科学等概念以及定义未必完全正确。他能够比较准确的辨证论治,比许多教授、博士更能够熟练的运用取象比类与临床实际中。
34
发表于 2009-1-15 16:40:42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取象比类理论。
事实上,过分地夸大取象比类的作用,就是教条,同时也必然地会影响到治病效果。中医五行学说的公式化,也同样只是对相关事物的属性,说明存在可能性,而没有必然性,过分强调五行说学的作用,也是不正确的,甚至是有害的。----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医理论,是我们诊疗疾病的最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让社会认可中医的基础。中医理论正确的部分,我们不能抹杀;错误的部分,我们同样也不能掩饰。这是有关能否振兴中医、与能否取得民心所向的大事大非问题。连我们中医内部对中医理论的认识,都在根本思想上存在混乱,又如何去批驳那些钻空、挑剌的反中医人士呢?又如何让民众信服中医呢?
35
发表于 2009-1-15 23:35:40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下面引用由xyx05352009/01/15 10:01am 发表的内容:
说沙苑子,女贞子,黑豆等外形与肾相似故就可以补肾
------------------------------------------------------
     沙苑子,女贞子,黑豆的形象肾,还是象像肾?取 象比类的“象”指的是什么?
回先生:
       请先生详述一下这个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36
发表于 2009-1-16 10:14:26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没有学过西医和自然科学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些,学了西医的人再学习中医,就非常困难。孙曼之先生对于取象比类的体验比我们西医要深刻的多,但是,他对于象、类、科学等概念以及定义未必完全正确。他能够比较准确的辨证论治,比许多教授、博士更能够熟练的运用取象比类与临床实际中。"
先生所言极是!
  



37
发表于 2009-1-16 12:08:01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
  我也希望把这些概念搞清楚,恐怕非常困难,浪费精力与时间。
  定义不清楚,道理不明白,不一定影响我们正确使用他。语法,逻辑学,真正懂的人不多,但是大家交谈,说话彼此都能够明白,违反语法与逻辑的并不多,反而是那些作学问的人更容易犯语法错误和说些违反逻辑规则的话。中国人说汉语,不需要学语法,学习英语需要学习语法,而且语法学的越多,语言表达能力越差,英国人反而听不懂。
    没有学过西医和自然科学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些,学了西医的人再学习中医,就非常困难。孙曼之先生对于取象比类的体验比我们西医要深刻的多,但是,他对于象、类、科学等概念以及定义未必完全正确。他能够比较准确的辨证论治,比许多教授、博士更能够熟练的运用取象比类与临床实际中。
------------------------------------------------------

     能正确的使用,就寓于正确的概念在其中。

     作为 一个中医人 ,能正确 的使用不清楚概念可以,作为一个中医学,作为在论坛上作为一个话题讨论,就不能把只能正确的使用不清楚概念作为讨论 的目标。

     能正确的使用而概念不情,属于经验,经验必须上升到理论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能正确 的运用而概念不请,属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感性必须上升到理性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后 发展。
38
发表于 2009-1-16 16:34:41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回复37楼:
    我也想在论坛上学习关于象、类、理论、认识方法、科学等概念以及定义,希望先生赐教。
   
39
发表于 2009-1-17 03:05:51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所谓科学,是对事物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古人叫格物致知,今人叫科学。
科学研究得出的理论,只是对事物及现象的解释,这种解释是不是正确,依靠实践来检验。
象与类的理论,建立在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基础上,象相似的事物可归于同一类,对中医的脏腑经络有相似的作用。
比如说红色入心,不管什么事物,取其色。酸味入肝,不管什么食物,取其味。
-------------------------------------------
抛砖引玉!
40
发表于 2009-1-18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各门可学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实践,研究实践 的对象不同形成不同门类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相同由于所取的客观资料不同则对于该事物的认识的方面不同,实践亦不同。

    中医和西医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生命和疾病,但由于所取的客观资料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实践:中医沿着形(结构)神(功能)统一的方向演进,西医沿着形(结构)的方向演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14:40 , Processed in 0.05241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