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日出江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1 09:5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1/01 09:41am 发表的内容:
李先生,元旦快乐!
愿与先生共度元旦佳节!
祝大家:
新年快乐!
阖家幸福!
32
发表于 2009-1-1 10:3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01 09:28am 发表的内容: 太阳表证与普通感冒是等同的!因为他是一个病人,这时他的机体变化只有一种,所以,他们是等同的。但是,他们形成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按照不同的理论构架流易!普通感冒在中医理论构架内不能流易,也就是说:普通感冒与阳明病、少阳病、坏病没有任何关系。同理,太阳表证在西医理论体系内也不能流易,西医医生不知道太阳表证与副鼻窦炎、肺炎、胃肠型感冒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医的心与西医的脑根本不能比较,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完全是两码事,风马牛不相及。
   这是中西医的一种关系,即具有不可通约性。只有首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论述他们之间的另外一种关系:可融合性
   关于疾病的治愈率,15%未必不正确!
中西医融合观版主如此泾渭分明,怎么中西医融合呀?呵呵
中医理论把五脏、六腑、十二经,通过五行相生、表里络属分别归纳联结,也就是气在所属分部的流行通道以及五脏之间的公共通道。
中医与西医,确实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就产生不同思维应用文字,,如何把不同的表达文字从实体存在这一事实来进行沟通,填平不通约的鸿沟,才能中西医融合,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首先分清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是在不同层面,。六经病,在气质病,也就是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体内气质发生变化,给机体带来的不舒服感觉,以及功能紊乱。
先生说:太阳表证与普通感冒是等同的!因为此时同样是在对气质病阶段的认识及表述,
而当病情转化,发展为副鼻窦炎、肺炎、胃肠症状时,先生不觉得这已经是中医理论的:“大气入脏腑”之属?肺炎,无疑是大气入脏,胃肠症状是大气入腑;副鼻窦炎,虽非中医理论一级分类的腑,但似乎应该是再下一级的腑?炎症,涉及少阳相火,也就是少阳阳明合病且入腑,
肺炎是少阳太阴合病且入脏?
现在好像有一种误觉,少阳证,必以往来寒热为标识,,其实,往来寒热只是少阳经气闪烁的征象。
西医药效果快速,消耗也巨,若人体没有能力巩固疗效,因为正气的退畏,邪气迅速深入固居。才形成西医的病!
33
发表于 2009-1-1 13:0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9/01/01 01:0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01 09:28am 发表的内容:。中医的心与西医的脑根本不能比较,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完全是两码事,风马牛不相及
先生提出的这两个论点,是当前讨论中的重要疑点。
说说个人的看法:
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如果真是完全两码事,风马牛不相及。
那要请问,人体有几个脾呀?
与中医的证比较西医的病,同样原理,人体不就一个脾脏吗?西医的脾脏是脾本体,中医的脾重在脾的势力、空间范围变化。
[中医的心与西医的脑根本不能比较,]中医的心自然不是西医的脑,也不知怎么就有这么一个胡乱的牵扯。                                             
[《灵枢·本脏》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藏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五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五并: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
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
这里“肝主泣、肝主语,”“魂、魄、意、志、神”的五脏分属,对照西医生理学“中央前回下部的前方受损时可以引起运动性失语症”等,简单点,就是大脑的分部功能。
西医只是注意大脑分部的支出功能。,中医在于大脑分别的精气来源,心主神明,只是说心脏主管血脉,是五脏精气起源动力,故曰心为君主之官。
《内经》理论真的说得很明白,只是几十年的中西医结合,有很多疑误,而每一个后来者又必定按照前人拐那么多弯弯,拐得没有了方向。

34
发表于 2009-1-1 13:28: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好!多谢分享!
35
发表于 2009-1-1 15:35: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支持创新,让去买本看!
36
发表于 2009-1-2 09:53: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回复hengYOU先生:  

    中医的心与西医的脑根本不能比较,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完全是两码事,风马牛不相及。LhePq
   这是中西医的一种关系,即具有不可通约性。只有首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论述他们之间的另外一种关系:可融合性。
===========================================================================
    以上是我的原话,我负责任。但是,不能用非常简单的语言表述清楚。如果有兴趣,可以慢慢讨论。
    心、肝、脾、肺、肾的实体,中西医的名称是同一的。但是他们的功能、内部结构、彼此之间的关系,中西医的认识完全不同。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的实体中没有动静脉、神经、细胞,也没有氧代谢、物质代谢等等,根本没有毛细血管、动脉压、脉压差之类;西医认为:心、肝、脾、肺、肾的实体中没有精、气、血,没有经络,也不存在气血运行等等。中西医的血均是指从血管中流出来的红色液体,但是血的功能,中西医的认识差别很大。中医的表证不可能经过西医的感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
     中西医要融合,必须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超越中西医的理论体系,同时包容、涵盖、扬弃中西医理论。
     我只完成了伤寒论、温病与西医感染病的理论融合。脏象、经络以及杂病尚未解决。
37
发表于 2009-1-2 09:5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由此可得到一個結論
西方的運動健身理論是錯的
由此也可理解西方治高血壓的理論是錯的
38
发表于 2009-1-2 10:3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1/02 09:57am 发表的内容:
由此可得到一個結論
西方的運動健身理論是錯的
由此也可理解西方治高血壓的理論是錯的
君不见奥运会精神与其操作背道而驰吗?奥运会冠军个个有损伤,没有一个是健康人!
39
发表于 2009-1-2 15:5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一直谈什么热实结胸证,其实只要看看这种提法,就知道先生根本不懂得本证和标症的意义,先生把热实和结胸混在一起,加以证字,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证了,其实是把本证和标症混在一起捣浆糊。若症状产生于胸,则标症在胸,至于所谓的热实为本证。总的说来中西医融合观先生根本不懂得中医,不懂得医学。KRilB@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U[
   我已经指出,本证是功能性病变,即五脏六腑的功能变化导致本证产生,所以,如果肝不足必见寒证,如果肝太盛必见热证,如果肾不足必见阳虚湿滞,如果肾太盛必见阴虚等等。C$/>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T
    而标症是细胞水平的病变,所以凡是见细胞损伤必定是标症,因此血瘀,炎症等都是标症。r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zb!JE3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显然思想混乱得很。当然怪不得先生,因为和先生一样的人很多,可能比先生混的更好。AY
===========================================================================
    哎呀,失敬了!
    1   热实结胸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证,不是我自己创造的!应该是张仲景“把热实和结胸混在一起,加以证字,……是把本证和标症混在一起捣浆糊。”你对于张仲景的批评真是鸡蛋碰石头!   
    2   [所以,如果肝不足必见寒证,如果肝太盛必见热证,如果肾不足必见阳虚湿滞,如果肾太盛必见阴虚等等。]
    请问先生:这段话出之中医的哪一部经典著作?或者出之西医的哪一部著作?或者是先生自己的创新理论?
    [肝不足,肝太盛,肾不足,肾太盛]是先生自己的创新理论?
     先生是伟大的理论创新家!吾不及也。
     
40
发表于 2009-1-2 16:0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哎呀,失敬了!b*
   1   热实结胸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证,不是我自己创造的!应该是张仲景“把热实和结胸混在一起,加以证字,……是把本证和标症混在一起捣浆糊。”你对于张仲景的批评真是鸡蛋碰石头!   
  2   [所以,如果肝不足必见寒证,如果肝太盛必见热证,如果肾不足必见阳虚湿滞,如果肾太盛必见阴虚等等。]-
   请问先生:这段话出之中医的哪一部经典著作?或者出之西医的哪一部著作?或者是先生自己的创新理论?q():^c
   [肝不足,肝太盛,肾不足,肾太盛]是先生自己的创新理论?|!./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xO5G
    先生是伟大的理论创新家!吾不及也。Bw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DtCB62
    YL~_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13:35 , Processed in 0.0688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