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onghaishui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08:36: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经方之 经  的理解:

很多人,认为是经验之方,错也。经  是万古不变之真理之意思。
古人的很多的方子,不是实践得来的,当然也得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不说多了,说经。 圣经 的经是什么意思?古兰经  的经是什么意思?
大日如来经?黄帝内经?易筋经?脉经?
经  万古不变之真理,自然运行之规律也。
易经  就是万事万物变化之规律之意思。
道德经  道就是通向万物规律的方法;德就是品德,不过与现代之德不同;
就是说,品德与万事万物之见关系的万古不变的规律。
因此,世人之书,动不动就是   什么经的?是误后人也!!!!
看看古人,是什么人才能写出 用  经  结尾的书,世人当自觉,以免误后人也!!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7:33: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对志的理解:

肺胃是肾的阴之上源,肾之阴由此而来;
心胆是肾的阳之上源,肾之阳由此而来。
肝是其用,为主。肾是其根。
肝一方面疏土,另一方面由脾为之供应能量。
强身法:
1.当阴亏时,肺胃肾阴。
2.脾气阳虚。
3.肾气阳虚。
4.肝气阳虚。
5。其体柔,其用阳,故桂枝汤之类,为主方!不可偏费!
6.湿热痰淤,清除垃圾。
7.心与胆是上源,及是火,也是气之通道。
一定要少想,则心气足,心火下降,温养肾精。
一定要思想放松,胆之路才能顺畅,能量才能达到强身之处。
胆为强身之道路,如果道路不通,其余的东西都不能运到强身之处。
8.不是自己的月亮,不要想。强心气也。
9.禁生冷。啤酒等。少也可。
10.肾输穴是直接作用之穴,睡前降双手摩擦热,再摩擦肾输穴上下,多此。有强身之
效果。
11.强身一定要少用,才能长,身体才能好,运气才好。精足则化气,气足则化神。
神足则判断准确,神足则万物归化,能不运气好乎!
12.女子,少用强身,则,皮肤升光,从内而出,面升光滑!皮肤细腻。
少,不是没有!强者一月一次,弱者渐变。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2 08:4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合肺动功:(原创,待验证)
站立双手与肩同高,在体侧台起,掌心向外;然后,双腿下蹲,双手下方,掌心向
下,与小腿前交叉。当蹲到底时,手刚好在最下小腿前,同时呼气;然后,双掌掌心
向上,双手交叉,源中线,向上台,同时站起来,此过程中吸气,当双手达檀中时,
向两左右两侧分开,直到完全站立,与起式同,掌心向外,高与肩平,在提侧,吸气
结束(同时,配合脚跟起落)。第二次开始。
   愿实修者,内证。
   愿祈求者,得到更多的天地之奥秘,救众身于病痛之中。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06:3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张师之升降理论理解:
左脉过旺,肝太过,降肝。
右脉过旺,胃不降,降胃。
上焦脉虚,气不升,升气。
下焦脉虚,气不降,纳气。
温病
大而兼火,不收之象。
伤寒
紧而有力,不散之象。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12:21: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温馨提示老中医们:
看看很多的中医名家,英年早逝,悲痛欲绝。
大多是用心劳力过度而早逝,故希望老中医者,适当休息,清心寡欲,以养天年。
还有部分是走得比较偏的,名家为何对阴阳而不知平衡?
执迷其中,不知悔悟,真是惋惜啊。
中医在人们心中是长寿之药方,而名家们屡屡英年早逝,能不让人们怀凝乎。
请老中医们,注意自己身体健康吧,别恢复了别人的健康,而损坏了自己的身体。
不太值得吧,留得青山在,来年有才烧啊!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1:36: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桂枝汤活用的理解:
调和营卫。

桂枝调卫,白芍调营。
卫为阳,营卫阴。
调和者,让阴阳平和。
故阳虚重用桂枝,阴虚重用芍药。
很多医案可以左证,老师们的医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根据阴阳的偏胜之多少,而定比例的大小,很是重要。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22:0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误用热药,辛温发汗的救治理解:
1.过汗旺阳,真武汤,桂枝加附子汤。
2.伤阴。a.发斑,化斑汤。
        b.入营,清营汤。
        c.夹痰,生风动血,三宝之类。
        d.总之,按温病治疗。伤阴,痰热之类。
主要是,本身理虚,用表药,而不重视里正。阳随热去。
温病误为伤寒。
其实在温病条辨理。就说得很明白,由于那时也是伤寒派占很重要的地位,
多有用辛温之法者。而著者,早就将常见的误治疗的方法,总结出来,让人们注意。
只可惜,有的火神派,把温病,说成是不能读的书,导致了很多人不去读温病之书,
真是可惜啊!
仔细的看温病条辨,就会发现,他是熟读了伤寒,又熟读了,伤寒,在大量的实践中
发现了伤寒的不足之处,才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伤寒温病,都不可偏废。关键要读明白!!多看医案!
尤其是  误诊医案  很有启发。


-=-=-=-=- 以下内容由 wonghaishui12009年11月24日 10:05pm 时添加 -=-=-=-=-
3.脱证,参附汤。按阴阳比例用之。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05:3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小的觉得该看得中医书:
1.学校教材。尤其是基本理论,诊断学。
2.王琦,中医基本理论。
3.伤寒论,条辨原文;相关书,医案(刘渡舟,赵绍琴,王孟英等)。
4.关于误诊的所有书。
5.文魁脉学。
6.张锡纯全书,火神三书,脾胃论,医宗金鉴。
7.黄元御全书,园运动的古中医学,桂林古本伤寒论,辅行诀。

-=-=-=-=- 以下内容由 wonghaishui12009年11月25日 00:30pm 时添加 -=-=-=-=-
8.朱进忠医案与文魁脉学和看。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3:4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简评胡希桇医案一例:
冯,女25岁,面色无华,消瘦,自汗出,不恶寒,身重。昨晚39。7,台少,质红降,
脉滑数。
阳明理热,白虎汤加生牡蛎。
6剂,好些,但晚上任然有时39°,改小柴胡加石膏治愈。
小生解:这就是不读温病的后果,侥幸治愈。
开始就是气营两番,认识不够,仅用了一味治肾之药。当用条辩玉女煎之类。两者治
疗,可能会好的快些。


-=-=-=-=- 以下内容由 wonghaishui12009年11月25日 02:10pm 时添加 -=-=-=-=-
芍药甘草汤浅析: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汤。
太阳里面有少阴和太阴。
法汗,伤理,汗血同源,太阴。
上里少阴之阳。
故用芍药,甘草不太阴之血;
附子不少阴之阳。
伤阴,伤阳之清症也。
重症,人参,补太阴血;附子补少阳。
伤之重症也。

-=-=-=-=- 以下内容由 wonghaishui12009年11月25日 02:11pm 时添加 -=-=-=-=-
是芍药甘草附子汤,忘写附子了。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6:18: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鼻炎的理解:(纯是理论,仅供参考!)
秋天多发,秋气到,阳气内收,外寒初降。
肾之真阴亏虚,肺胃之气不降,外寒封肺,宣萧受阻,从窍而出。
外需散风寒,用辛温,内虚和胃胆,补肾真阴。
有饮者去饮,有热者去热,中虚者补中。
方选苍耳子散和麻杏石甘汤加生龙骨,生牡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6:14 , Processed in 0.0577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