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李国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1:16: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今天2010/01/03 10:24am 发表的内容:
“欲解时”绝不是必解!其解者应在该经经王之时。此为大道也,并不唯此。
感谢参与讨论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6:1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桂枝汤的服法是“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证明“太阳中风证”有一服即愈的,临床更有大量实例证明有“一剂知,二剂已”的。“若不汗,更服,依前法;”更服后,有汗出病愈的。“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更服后,若又没有汗出,可以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按一日6个时辰算,半日许三个时辰已经过去了,就算一服时是在巳时,半日许太阳时已经过去了。“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24小时观之,观之什么呢?观之病愈与不愈。“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太阳病的“欲解时”怎么理解呢?一定是在太阳时辰段“欲解”吗?难解!
《伤寒论》中关于“解”字的出现虽然有百十处之多,但除了六病欲解时是“解”与“时”相连,其余90多处都是“表解、欲解、未欲解、汗解、不解、必解、乃解、解之、已解、而解、自解、解表、解后”等等,没有一处是“解”与“时”相连。
联系“六病”之种种难读难解之条文,把“欲解时”理解为“弄懂”“六病”病发时辰的概念,是长期大量临证,学用结合的感悟。
六病名含病时概念的意义,是只能以时辰段记录病人的始发病时间,因为汉代没有钟表,同时因发热性疾病的病理复杂,病名不好命名,以“六病名”称谓,解决了难以命名的问题,可能还含有病发规律的特点。
那么三阳病和三阴病的病时概念是什么呢?因为阳病代表日间,阴病代表夜间,所以白昼发病的就称作阳病时,黑夜发病的就称作阴病时。冬至时分,夜长昼短,阳明病的病发时辰只能是申时的一个时辰和酉时的前半个时辰,进入酉时的后半个时辰及戌时后,就不能称作阳明病了,因为已经进入黑夜了,不能称作阳病了,那么这段时辰病发时能不能称作太阴病呢?也不能。因为太阴病的病发时辰是亥子丑时,所以虽然天色已黑,可是还没有到太阴病的时辰,所以也不能称作太阴病,那么这段时辰病发时,称作什么呢?可能是称作“伤寒”。冬至时分的厥阴病时辰是寅卯时,为什么呢?因为冬至时分,辰时天色已亮,那么辰时就属于少阳病的时辰了。接下来就是巳午未的太阳病时辰,再接下来就是申时的阳明病时辰。从亥时至卯时天黑时间有5个时辰,若少阴病占去了子丑寅3个时辰,那么余下的亥时就是太阴病的时辰,卯时就是厥阴病的时辰。夏至时分,昼长夜短,我国不少地区寅时天色就亮了,那么夏至时分的寅卯辰时,就是少阳病的病发时辰,巳午未时还是太阳病的病发时辰,我国不少地区在夏至时分,戌时天色还没有黑,那么夏至时分的申酉戌时,就是阳明病的病发时辰。夏至时分的夜间就只余下了亥子丑3个时辰,那么亥时就是太阴病时辰,子时是少阴病时辰,丑时是厥阴病时辰。
郑重声明:以上是假说,仅供参考。
33
发表于 2010-1-3 19:5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李老师、马老师息怒!二位均为饱学之士,又有同门之谊,且均为在下所敬仰。不要为学术问题而伤和气!六病病时的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有争论也很正常。希望大家理智地探讨,共为仲景学术想想的发扬光大增砖添瓦!
34
发表于 2010-1-3 20:5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10/01/03 09:49am 发表的内容:
三阴三阳的时、位、性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
三阴三阳的哲学基础是“一分为三”和“一分为二”的有机结合。“一分为三”是古人的宇宙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一分为二”则是方法论,是事物的属性 ...
[[六时三阴三阳的内涵
三阴三阳是古天文历法的内容,六爻历把一天分为三阴三阳六时,三阳主昼,三阴主夜,太阳为初始之阳,生于日出,少阳为最盛之阳,应于日中,阳明为末了之阳,终于日入;太阴为初始之阴,生于合夜,少阴为最盛之阴,应于夜半,厥阴为末了之阴,终于平旦。把一年分为三阴三阳六节,则太阳始于春分,少阳应于夏至,阳明止于秋分;太阴始于秋分,少阴应于冬至,厥阴止于春]]
   马先生如果把[伤寒]的六经划分是这样理解,那先生在临床上也这么用吗??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21:1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王叔文2010/01/03 07:50pm 发表的内容:
李老师、马老师息怒!二位均为饱学之士,又有同门之谊,且均为在下所敬仰。不要为学术问题而伤和气!六病病时的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有争论也很正常。希望大家理智地探讨,共为仲景学术想想的发扬光大增砖添瓦!
叔文老师,让您见笑了,真是不好意思,我们都是直肠子,这个争论是由我们两个开始的,闹成这样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们两人之间的争论也有来历了,从“伤寒论坛”争论到“复兴中医”,又争论到了这里,不同的是,我们之间越争论感情越近,可能是我们都不是名人的缘故吧?好像不对,您在论坛应该是名人了,我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呵呵,谢谢您的关心!非常感谢!
36
发表于 2010-1-3 21:36: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欲解时”绝不是必解!其解者应在该经经王之时。此为大道也,并不唯此。]]我理解先生的意识是[[“欲解时”绝不是必解!其解者应在该经经旺之时]],我支持.
37
发表于 2010-1-3 21:4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欲解时”,“得病时”,“发病时”,以仲景文才法度岂会糊涂到将它们通用!
38
发表于 2010-1-3 22:3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李国栋2010/01/03 09:14pm 发表的内容:
您在论坛应该是名人了,我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呵呵,谢谢您的关心!非常感谢!
李老师此言差矣!原来不知我们年龄谁大,故仅以先生相称,今据先生所言,先生当为师长。在李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个小学生,是个中医爱好者,是个乡村医生!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07:0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谢谢您的意见,您说的很有道理。弄清楚欲解时,在临证上确证,是我仍在坚持做的工作。

-=-=-=-=- 以下内容由 李国栋2010年01月04日 07:01am 时添加 -=-=-=-=-
上面是对今天先生的回复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07:15: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伤寒论》六病名的病时概念

下面引用由王叔文2010/01/03 10:30pm 发表的内容:
李老师此言差矣!原来不知我们年龄谁大,故仅以先生相称,今据先生所言,先生当为师长。在李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个小学生,是个中医爱好者,是个乡村医生!
叔文老师,您这话羞得我无地自容了!在中医学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小学生,有无穷无尽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探寻去认识,仲景就是乡村医生,乡土文化是中医的扎实基地,我应当多向您学习才是,若不嫌弃,我们做个朋友吧,以后就以朋友相称,共同学习和探讨,您看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2:18 , Processed in 0.0530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