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论曰:
道产阴阳, 原同一气, 火为水之主, 水即火之源, 水火原不相离也。 何以见之? 如水为阴, 火为阳, 象分冰炭。 何谓同源? 盖水性本热, 使火中无水, 其热必极, 热极则亡阴, 而万物焦枯矣。 水性本寒, 使水中无火, 其寒必极, 寒极则亡阴, 而万物寂灭矣。 此水火之气, 果可呼吸相离乎? 其在人身, 是即元阴元阳, 所谓先天之元气也。 欲得先天, 当思根柢。 命门为受生之窍, 为水火之家, 此即先天之北阙也。 舍此他求, 如涉海问津矣, 学者宜识之。
凡人之阴阳, 但知以气血, 脏腑, 寒热为言, 此特后天有形之阴阳耳。 至若先天无形之阴阳, 则阳曰元阳, 阴曰元阴。 元阳者, 即无形之火, 以生以化, 神机是也, 性命系之, 故亦曰元气。 元阴者, 即无形之水, 以长以立, 天癸是也, 强弱系之, 故亦曰元精。 元精元气者, 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 生气通天, 惟赖乎此。 经曰: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即此之谓。 今之人, 多以后天劳欲戕及先天, 今之医, 只知有形邪气, 不知无形元气。 夫有形者, 迹也, 盛衰昭著, 体认无难; 无形者, 神也, 变幻倏忽, 挽回非易。 故经曰: 粗守形, 上守神。 嗟呼! 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见无形者, 与之共谈斯道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