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箫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2-15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5/02/14 04:44pm 发表的内容:
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之中,阴阳为总纲,故习医者辩证论治,多从阴阳入手.如此,每易偏执,常常陷入"论证非阴即阳,用药非寒既热"的误区.
     人的体质,犹其是成年之人,皆有所 ...
阴非独阴,与阳而共;表非独表,与里相共;升非独升,与降而共;入非独入,与出而共;脏非独脏,与五脏而共-----治病非治症,一调"机"也,治"证"也!
32
发表于 2005-2-15 21:4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有倦怠乏力,食少纳呆之症,就可言补脾?
            有腰膝酸软,嗜卧懒动之症,就可补肾?
                   有咽干口渴,心烦多梦之症,就必须滋阴?
                           有形寒肢冷,夜尿频多之症,就必须温阳?
非如是---------以病机为要!!
33
匿名  发表于 2005-2-16 14:15:08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楼主用心良苦,学验俱丰,在下佩服。只是“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病机不是阳虚。如是阳虚,当有心悸。伤寒金匮各有侧重。
34
发表于 2005-2-16 19:04: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5/02/14 04:44pm 发表的内容: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之中,阴阳为总纲,故习医者辩证论治,多从阴阳入手.如此,每易偏执,常常陷入"论证非阴即阳,用药非寒既热"的误区.
    余以为,对证下药有二层含意:一是有是证则用是药.当补或者当泻,当清或者当温,皆视主证而定,切不可凭空臆断,或无功而赏之,或无过而罚之.无阴寒之症而妄施温阳之法者,往往会火上浇油.无阳热之症而妄施滋阴之法者,往往会雪上加霜!二是随病情轻重而增减药量.……太过或者不及,皆有违"以平为期"之旨.
    某患者,背部冰冷恶寒.医者根据《金匮要略》"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之论,以一味甘遂下之即愈.此患者,若从阴阳论治,则当温之;医者从虚实论治,则当泻之.由此可见,即使有阳虚之证,也不一定首选温阳.而在阴阳之症不明显时,更当谨慎从事.当阴阳之症不明显时,如何论治?答曰:只调气血,只调虚实;慎调寒热,不调寒热.

    杏林先生此处所言实为临证可贵的心得,于先生之言在下有如是陋见:
    严格说来,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坐标而非辨证方法,真正的辨证方法是脏腑六经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从属之);辨证的实质是要存患者之“小宇宙”于心,以脏腑六经视之,何者不平、为何不平,既有不平,其间必有寒热虚实、太过不及、痰饮瘀滞之情,明了此情即可“知犯何逆,随症治之”,“以平为期”。处方用药必要有的放矢,明了此的,则矢不妄发。
    背冰冷恶寒病患,其的为留饮,以一味甘遂下之而愈,此甘遂中于留饮之的,是为攻邪即为扶正,此为用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为扶正即为攻邪,所用为正。该治验或可谓出奇制胜者,而用兵之道仍不出“以正合,以奇胜”。
    此患若仅辨阴阳则是的未确明,而其治不免遍地撒网之嫌。
35
发表于 2005-2-16 19:2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病水者脉沉,非必为寒。
36
匿名  发表于 2005-2-16 20:14:17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志一2005/02/16 07:04pm 发表的内容:
   杏林先生此处所言实为临证可贵的心得,于先生之言在下有如是陋见:
   严格说来,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坐标而非辨证方法,真正的辨证方法是脏腑六经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从属之);辨证的实质是要存患者之“小宇宙”于心,以脏腑六经视之,何者不平、为何不平,既有不平,其间必有寒热虚实、太过不及、痰饮瘀滞之情,明了此情即可“知犯何逆,随症治之”,“以平为期”。处方用药必要有的放矢,明了此的,则矢不妄发。
   背冰冷恶寒病患,其的为留饮,以一味甘遂下之而愈,此甘遂中于留饮之的,是为攻邪即为扶正,此为用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为扶正即为攻邪,所用为正。该治验或可谓出奇制胜者,而用兵之道仍不出“以正合,以奇胜”。
   此患若仅辨阴阳则是的未确明,而其治不免遍地撒网之嫌。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坐标而非辨证方法”----------“坐标”在中医中如何解释?中医理论特点是什么?辩证何如而论?
“以脏腑六经视之,何者不平、为何不平,既有不平,其间必有寒热虚实、太过不及”----------病,“其间必有寒热虚实”,这“寒热虚实”又是什么法?
37
发表于 2005-2-17 10:01: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先生指出的是。坐标的说法有误,愈喻愈晦。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而非辨证的方法。
38
发表于 2005-2-17 10:54: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志一2005/02/16 07:04pm 发表的内容:
杏林先生此处所言实为临证可贵的心得,于先生之言在下有如是陋见:
    严格说来,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坐标而非辨证方法,真正的辨证方法是脏腑六经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从属之);辨证的实质是要存患者之 ...
     志一兄所言甚是。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攻邪如用兵,霸道也;扶正如治国,王道也。弱胜强,柔克刚,攻不可久,养不可暂。
39
匿名  发表于 2005-2-17 15:14:39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志一2005/02/17 10:01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指出的是。坐标的说法有误,愈喻愈晦。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而非辨证的方法。

一而二之,何以为二?以法而二之。
病之为八,何者为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虽曰总纲,但为八法。所用之法,当以辩而论之。

40
发表于 2005-2-17 16:21: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走出辩证用药的误区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2005/02/17 10:54am 发表的内容:
志一兄所言甚是。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攻邪如用兵,霸道也;扶正如治国,王道也。弱胜强,柔克刚,攻不可久,养不可暂。
此段话可作为经典流传。
在下学识少,不知本是经典,还是三七先生之原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6:45 , Processed in 0.0716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