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夏红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10-11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哲源”——就是“智慧之门”。望有志学子能拥有这种高级的思维工具。
32
发表于 2005-10-11 23:02:53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1、首先,伤寒与金匮得合看,分开看则如瞎子摸象。
2、就仲景之学,很多医人都经历过一个从厚读薄、又从薄读厚的过程。有很多老人至七八十岁以后,回过头来看伤寒,才明白过来这是一痤多么高的山峰。
3、读仲师的书,不要轻言超越。仲师之书,是临床中医之源流。后世医家各家学说,多是对仲师理论的引伸,但历数千年却发现总有隔靴挠痒之感觉,真正能做到方证相对效如桴鼓的,确实难有人能望其项背。这一切不是偶然的。
4、仲师之学说,与内经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后人释仲师之说,多以内经随文释义。出发点是好的,但客观上起到了曲解的效果。
总之以十年的功夫,妄想超越仲师,得有圣人的水平。当然,也有无知无畏的后生,那另当别论。但真正想看病的中医,要学会客观、冷静、理智。四处走访一下国内确有疗效的老一代中医,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至于想以易解伤寒的想法,建议对易学的发展史作点系统的了解,对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仲师学说中确实有易的运用,但以易的思想替代仲师的思想,一是不尊重历史,二是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相比较之下后世发展起来的气化理论,倒不失为治仲师学说的一把入门钥匙。但毕竟也有一定的差距。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13:18:29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下面引用由boxing2005/10/11 11:02pm 发表的内容:
1、首先,伤寒与金匮得合看,分开看则如瞎子摸象。
2、就仲景之学,很多医人都经历过一个从厚读薄、又从薄读厚的过程。有很多老人至七八十岁以后,回过头来看伤寒,才明白过来这是一痤多么高的山峰。
3、读仲师 ...
支持
34
发表于 2005-10-13 09:39:35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不分体系,没有自己的思想,背一千个方子,用死方子治病,轻则治不了病,重则医疗事故不断,下策,下策。
35
发表于 2005-10-13 13:55:57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红光之言确乎临床心血与经验的结晶,我心悦之,我诚服之,我对仲师之学知之太少,一定加紧补课。
36
发表于 2005-10-13 13:57:39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红光之言确乎临床心血与经验的结晶,我心悦之,我诚服之,我对仲师之学知之太少,一定加紧补上这一课。
37
发表于 2005-11-21 20:53:26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好帖。
38
发表于 2006-1-7 13:18:11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先继承再发展.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5:34:5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学习《伤寒杂病论》注意要点

继承什么?
发展什么?
这永远是一个大问题?是永远都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5 19:09 , Processed in 0.05343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