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吸风饮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赐教:伤寒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5-7-31 19:40:59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唉!论坛应该是学术讨论的地方,何曾几时,变成了吵闹的地方!如此,毫无意义!
请自重!
很可惜,天人合一图,只有星河先辈指点.其它人都不看懂吗?
谢谢星河先辈!我打算将你的太极图画成透明的,如此则较为完善矣!
32
发表于 2005-7-31 20:16:30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侠客行2005/07/31 07:40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星河先辈!我打算将你的太极图画成透明的,如此则较为完善矣!
如此甚好。
至要者至简。至简则秘。
33
匿名  发表于 2005-7-31 23:39:35

赐教:伤寒论

星河将“天人合一图”改为“太极图”是更凝炼了!但是也更加模糊化,笼统化,对于初学者可能更不易把握,不能象“天人合一图”那样更直观地对应五脏!
1、“天人合一图”的“树”的位置我觉得应该换个方位
2、这个图对有些问题还不能作出较好的解释——比如: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在这里就不能解释。所以这个图也只能表述比较初始的,朴素的道理!其实这个“道理”也根本不需要“易”的参与,只需要黄帝内经最开始几篇的内容就可以作出比较完美的图!
3、这个图如果能够细致深入的理解,还是可以演化出很多道理——有一个要义就是:动。
34
发表于 2005-8-1 06:39:43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7/31 11:39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道理”也根本不需要“易”的参与,只需要黄帝内经最开始几篇的内容就可以作出比较完美的图!
有这个可能吗?
35
发表于 2005-8-1 07:20:10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7/31 11:39pm 发表的内容:
但是也更加模糊化,笼统化,对于初学者可能更不易把握,不能象“天人合一图”那样更直观地对应五脏!
图之于文字之中,是为了表达文字所无法诠释的内涵。
倘若把八卦图‘更直观’地对应到头、臂、腿,那么就丧失了八卦图的蕴义。
36
发表于 2005-8-1 17:25:30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7/31 11:39pm 发表的内容:
星河将“天人合一图”改为“太极图”是更凝炼了!但是也更加模糊化,笼统化,对于初学者可能更不易把握,不能象“天人合一图”那样更直观地对应五脏!
1、“天人合一图”的“树”的位置我觉得应该换个方位
2、这个 ...
        多谢指点!
1 如果按肝的功能来画,树应该画在太阳的下面.但我觉得,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小宇宙,
  即肺有左右两叶,左心右肝都是为了平衡.
  还有另外一个思路,那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降中有升,升中有降
.在右降中,肝木主升,即降中有升.
  在左升中,心火主降,即升中有降
  都是为了动态平衡.
2 这个图对有些问题还不能作出较好的解释——比如: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在这里
  就不能解释.所以这个图也只能表述比较初始的,朴素的道理.
  
  说得好!这也就是要完善的其中之一.
  希望能有一些好的想法见解,共同加以完善!
3 这个图如果能够细致深入的理解,还是可以演化出很多道理——有一个要义就是:动。
   
  你的一个"动"字,令我突然想起并打算用动画的形式重新画另外一个图.到时更能
  显示动态平衡的效果.
  
  感谢各位的金言玉语!
37
匿名  发表于 2005-8-1 21:24:15

赐教: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5/08/01 07:20am 发表的内容:
图之于文字之中,是为了表达文字所无法诠释的内涵。
倘若把八卦图‘更直观’地对应到头、臂、腿,那么就丧失了八卦图的蕴义。
你的图就失去了这个"表达文字所无法诠释的内涵"的作用,所以我这样说了……

“倘若把八卦图‘更直观’地对应到头、臂、腿,那么就丧失了八卦图的蕴义。”这是在胡扯!!
38
发表于 2005-11-5 12:18:07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吸风饮露2005/07/28 05:31pm 发表的内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请问脉浮,是指寸关尺皆浮,或是指某部独浮?

依我之见,太阳者,以太阳经所主之部属皮腠言之。又曰:太阳主身之表。
浮者,阳气向上向外以驱邪。可于太阳部见浮,也可于三部见浮。

不知各位意见如何?不吝指教!
39
发表于 2005-11-5 12:56:37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欧阳先生所言有理,在日常的临证中,我有以下体会,一般的外感,肺卫失宣,我常感到寸部脉浮,左右手都可体现出来。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伤及太阳之气,我的体会是寸关尺三部皆浮,左手特别明显。背寒者伤及太阳之经,而恶寒体痛者是伤及太阳之气,如未伤及少阴阳气,其脉必浮。    一家之言,请同道斧正!
40
发表于 2005-11-5 13:14:46 | 只看该作者

赐教:伤寒论

下面引用由吸风饮露2005/07/28 09:31am 发表的内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请问脉浮,是指寸关尺皆浮,或是指某部独浮?
在现实脉诊中,寸关尺一般皆不尽相同,比如说肾结石病人,见肾脉代而微弦.但其它脉或弱或较为正常.此时如何描述脉象?可否说成脉代,弦而弱?
是指左寸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11:37 , Processed in 0.05138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