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桂枝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3-5-4 11:14:28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1、"虚则形质(阴)不能行化,滞而为邪",那也是邪呀,邪既已生,则有标实,行化虽要,毕竟为治本之道,徒恃治本之法,恐难救急,不如兼顾标本。
    2、"阳不能畅于内,散漫于外即所谓不能归元,表阳亢则有热",此病之热是表亢里虚吗?所谓表亢里虚,据我解兄之意,大概是指阴不敛阳吧,即使这是本病的病机,除温里外,亦当佐以阴药为上。
    3、"至于'清透虚热',既是虚热,温补尚恐不及,何来清透?"虚热都要温补吗?清透虚热之法可弃否?可议。
    4、"若治下焦,附子在所必用",温补下焦者,除附子外,就没有别药可选?
    ^_^,久未与人议论,与君一谈,受益良多,甚是高兴。再听桂枝汤先生说说患者的近况吧。
32
发表于 2003-5-4 18:48:50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同意蛮蛮的意见。
33
发表于 2003-5-5 01:08:39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无遮大会,理上往来,不亦悦乎?
1.此邪犹如汽车没油了抛锚在路上,补足汽油自能行驶,阳气的本身就有动的功能,只是力不足而推不动罢了。
2.不知你指的“阴”是什么概念。我指的是阳虚不能入于阴,换一种说法是阴盛格阳于外。一亢一虚,均指阳气而言。治疗主以温里,因用药大辛,恐过于表散伤阳,故用人参类缓之,又有填精化阳之功。
3.虚热要温补,少阳郁火可清透。
4.下焦温通,附子当为首选。其他可用之药也有。
理可勘定,事或有奇变。
34
发表于 2003-5-5 08:00:05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蛮蛮先生对于桂枝汤老先生所介绍的--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发热病人,极力提倡使用“甘温除大热”法治疗,并且主张使用干姜、附子等大辛大热之品。其侃侃而谈,头头是道,还讥讽颇富有临床经验的杏林散人先生“大概没有试过甘温除热之法”,看来蛮蛮先生一定是使用“甘温除大热”的行家里手了。不过面对桂枝汤先生所介绍病人的情况,我是不敢贸然使用姜、附一类辛热猛烈的温中祛寒药的,而且万一我不幸患病,也不会去找蛮蛮先生这样勇敢的大行家去,让他轻易地一试身手的。在此生死悠关,是非成败的关键时刻,唯一具有真知实感的桂枝汤老先生却千呼万唤,姗姗来迟。也不知是由于什么缘故?只好再一次恳请桂枝汤先生介绍最新病况,出面排解纷争。
35
发表于 2003-5-5 11:06:17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大家立法皆不错,甘温除热是正题,然桂附余皆不敢用。若我当以大剂四君加黄芪合利湿醒脾之品。患者体温当逐次缓降。
36
发表于 2003-5-5 12:01:58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今医好用时方,即或偶有法以甘温除热者,多要伍以其他养阴清凉之品,不敢径用甘温除热之法,一来内存疑虑,二来避免纠纷。若是大热,环顾诸家,绝少敢用甘温立方之人。除非有亲身经历或经验传承,才能破此一障。
散人乃我故人。素知其风格谨慎,思虑务求周全,近来也曾稍有切磋,互知一二。故人争辞,言语无忌处甚多,说就说了,过去就过去了。对理不对人,本无讥讽之欲,实存诚敬之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先觉觉后觉,如是而已。
至于有终身以姜附为畏毒者,虽曰祖述仲景,吾亦不敢尽言。言无意义。
重病予轻药,医难辞咎。
37
发表于 2003-5-5 19:01:48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诸君且莫急言,先看看陈新华先生治愈那个肝硬化腹水用了多少克附子吧?250克!我一般附子最多只用到120克而已,看过陈先生经验方知胆识依旧不足,三冬极寒岂可以一日阳光化之?肝硬化已属震下一阳寒化,坎阳不能载水顺升,郁久变形,上湿寒,下湿热,今又将堤坝拆除,致令滔天之水四散,逐阳不归,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之热乃坎中震下之阳上飞外露,已呈山地剥之象,群阴踞内,元阳即将剥尽。此时急当扶阳内归,成地雷复之势,然后将养阳气,或可再成地天泰之形。治法当甘温逐水辛温散寒,以大剂理中四逆之辈与之,或可挽救之。蛮蛮兄之见甚是,然恐10克附子之力不足以散在内之寒气,其余之法非不可用,然恐难取效于今时也。
38
发表于 2003-5-5 19:29:03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没有见到病人,大家还是不要开处方为是,人命关天呀
39
发表于 2003-5-6 05:43:52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三七生先生今日所言,虽然有理有据,并从易理加以分析和推论,用心可谓良苦,只可惜文不对题啊。桂枝汤先生上网求救的情况是“高烧不退”,而不是其本病“肝硬化”,您所说用大剂量附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胆识,本人甚是敬服,但每剂药用250克附子来治疗此例术后高热,似乎不妥。“甘温除大热”法原是前辈李东垣老先生,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戕害元气而致的虚热证的,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取其“甘温益气”之理。此病例术后发热,是否属于此证类,桂枝汤先生语焉不详,尚待进一步确定,是非曲直,还是请桂枝汤下回分解吧。无的放矢,徒争无益。
40
发表于 2003-5-6 05:46:10 | 只看该作者

紧急求助:病人从大医院回来了。


      三七生先生今日所言,虽然有理有据,并从易理加以分析和推论,用心可谓良苦,只可惜文不对题啊。桂枝汤先生上网求救的情况是“高烧不退”,而不是其本病“肝硬化”,您所说用大剂量附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胆识,本人甚是敬服,但每剂药用250克附子来治疗此例术后高热,未必稳妥。“甘温除大热”法原是前辈李东垣老先生,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戕害元气而致的虚热证的,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取其“甘温益气”之理。此病例术后发热,是否属于此证类,桂枝汤先生语焉不详,尚待进一步确定,是非曲直,还是请桂枝汤下回分解吧。无的放矢,徒争无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2 08:30 , Processed in 0.04844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