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溪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3-7 11:46:3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3/07 11:48am 第 2 次编辑]

《内经》里有三处提到三阴三阳气血多少,现罗列编排如下
《素问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气少血,太阴常多血少气,
《灵枢 九针论第七十八》
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


《素问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灵枢 九针论第七十八》
太阳常多血少气                太阳常多血少气             太阳多血少气
少阳常少血多气                少阳常多气少血             少阳多气少血
阳明常多气多血                阳明常多血多气             阳明多血多气
太阴常多气少血                太阴常多血少气             太阴多血少气
少阴常少血多气                少阴常多气少血             少阴多气少血
厥阴常多血少气                厥阴常多气少血             厥阴多血少气


可以看到,只有《素问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出现了少血多气的句法,用意何在?《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与《灵枢》中的两处论述有异,如何取舍,水流以为这个句法是关键!
32
发表于 2007-3-7 11:59: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3/07 00:00pm 第 1 次编辑]

《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http://www.gtcm.info/cgi-bin/attachment.cgi?forum=2&topic=8412&postno=32&name=3y3y_1173239599&type=.gif
由上图可以看出,寒为湿之性,热为火之性,所以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可以理解。只是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一直参悟不透,肯请各位老师指点迷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3
发表于 2007-3-7 12:15:5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我个人之见。
这个问题与不对称性有关,还与描述的参考系有关。当我们取横向(从外向内)为参考系时,即有表(标)、里(本)、半表半里(中)之分,与三阴三阳是对应的。于是,就人体的规律来看,少阳、太阴往往只能用来描述里(本),即湿与火往往从里生成;太阳、少阴既可以描述里也可以描述表(标),即寒、热内外皆可生成;而阳明厥阴只能描述半表半里(中),即风、燥只会是半表半里生成,多半在血。这既是客观规律也是描述方法。
如果我们取纵向(从上到下)为参考系时,可以得到什么呢?
34
发表于 2007-3-7 12:48:5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9981的描述角度古水流也会细细研究。能否继续谈谈纵向看时,有何所得?
35
发表于 2007-3-7 13:35:1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在脏腑来说就是三焦,
在物质形态来说就是清上、浊下,
。。。。
参考系变了,事物的对象也变了。
我刚开始学习中医临床及《黄帝内经》,这是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36
发表于 2007-3-7 20:09: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下面引用由99812007/03/07 01:35pm 发表的内容:
在脏腑来说就是三焦,
在物质形态来说就是清上、浊下,
也有些道理。
37
发表于 2007-3-8 20:41:5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太阳常多血少气 ”......
如果“太阳常少血多气 ”,会是怎么样呢???
38
发表于 2007-3-8 20:48:2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3/08 08:5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西游记2007/03/08 08:41pm 发表的内容:
“太阳常多血少气 ”......
如果“太阳常少血多气 ”,会是怎么样呢???
说的极好,可否稍稍展开说说?个人以为这是读中医书籍时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那么...,
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比较就出来了.
39
发表于 2007-3-9 00:21: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7/03/08 08:48pm 发表的内容:
说的极好,可否稍稍展开说说?个人以为这是读中医书籍时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那么...,
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比较就出来了.
与古水流先生商榷以上问题:
古代医家把人体的脏腑、组织、肢体、器官等分别归属于各经,等于把整个人体划分为若干系统,比如肝、目、巅顶、下肢内侧正中、阴毛际等,归属于足厥阴经,胃、齿、头维、下肢外侧前缘等,归属于足阳明经。(各经皆如此)。因此,各经气血的多少,主要是根据各经所概括的脏腑组织器官总结出来的。比如,阳明多气多血,主要是因为阳明经所概括的腑是胃,胃与气血生化密切相关。当然,各经有各经的阴阳特点,气属阳血属阴,各经阴阳成分的多少和人体相应部分气血的多少也是一致的。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7年03月09日 00:22am 时添加 -=-=-=-=-
也就是说,各经气血的多少,是由各经的阴阳成分和归属于各经的脏腑组织器官决定的。
40
发表于 2007-3-9 09:44:3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三阴三阳气血之多少?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7/03/09 00:21am 发表的内容:
也就是说,各经气血的多少,是由各经的阴阳成分和归属于各经的脏腑组织器官决定的。
哲医老师此说也是成立,又给水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特别是“阴阳成分”的多少,水流认为应该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7 08:18 , Processed in 0.08502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