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开张邪路 为治病第一要决
下面引用由大千世界在 2008/05/02 01:09pm 发表的内容:
要知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药入口,即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清•徐灵胎《慎疾刍言•制剂》——“非以药汁入腹即为人血,药气入腹即为人气也。”《景岳新方砭》***凡治病,总宜使邪有 ... 关于情志中病,未可全凭药力,务须屏烦颐养,方能除根。
七情是内源性致病因素(内邪),其变化易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抗御六淫能力下降。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 在 2008年05月02日 02:41pm 时添加 -=-=-=-=-
病之来,内邪生之,而外邪侵之,究其根源,实始于心神之间,或因七情之剧,或受邪之累,皆可致病。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 在 2008年05月02日 02:51pm 时添加 -=-=-=-=-
七情是内源性致病因素(内邪),关系心理卫生.
在古医家看来,生活条件之变而引起心理异常是构成疾病的两大诱因之一:内伤或内邪(另
一为外邪)。李呆(1180-1251)指出:内伤之病,"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开伤,而后胃
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概括也说明了内伤病形成的原因。缪希雍
(1546-1627)也专门论过"七情"致病,并指出:"论病由七情生者,只应养性生神,发舒志气
以解之,不宜全仗药石攻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皆发于情者也。"进而分析了"情"的
机理,得出了"心病还将心药医之"的结论。由于"心动则引起相火妄动",所以医家们主张
在动的基础上"主之以静",即所谓"动而中节"。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 在 2008年05月02日 02:54pm 时添加 -=-=-=-=-
医云:“邪去病自愈”,驱内邪以扶正,亦可以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