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10-27 09:23: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谢红果,看到了。
32
发表于 2007-10-29 21:2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嗨,学中医的怎么这样冲动呢?讲讲理行不行?二位这样迈力哦呵呵
33
发表于 2007-10-29 21:28: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下面引用由卫士2007/10/25 06:47pm 发表的内容:
支持赵红军说到了点子上,而五积散的条文只属借鉴。
至于真假优劣,全由百姓说了算。他们满意信得过的中医,那就是好中医。

对啊!我并没有支持什么三七生之流,我和他没有丝毫关系,我只是说五积散的关点有偏颇,楼上二位怎么把我扯到支持三七生上去了,这是哪家的混帐逻辑?就着思维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啊!呵呵,不遗余力啊!
34
发表于 2007-11-2 11:56: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确实是如此。不是谁都能选择医疗行业来谋生的。
35
发表于 2007-11-2 12:3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看了以上帖子我很感动,大家都在为中医事业奋力拼搏,为真正的中医而努力,这种干劲我很佩服
36
发表于 2007-11-16 10:22: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按:假冒中医三七生发表了开急救室的"道理"!
ZT
将死者非阳脱即阴竭,平衡点偏于一侧,即将倾倒,果能辨清,用力反拨,抢救非难。倒是离中心点不远或稍偏阳或稍偏阴的所谓亚健康状态调起来比较麻烦,欲停在中心,反偏向另外一侧,拨来拨去,无有了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7
发表于 2007-11-16 10:2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急救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8
发表于 2007-11-17 10:2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下面引用由红果2007/10/26 10:50pm 发表的内容:
赵红军还是伤寒论坛的学术带头人呢,呵呵,实在是找不找人了,真是攒鸡毛凑掸子,他自己是不是中医?
我是中医,你是吗?不要藏头露尾的.
39
发表于 2007-11-17 11:5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zt
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现实当中,伪中医确实让大家很气愤,其实不止在网络,现实当中也不乏此类人物,很多的父母在医院求诊时并没有鉴别中医水平的能力,致使孩子的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可能会造成终身的遗憾,于是,择医的问题,就很客观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何给孩子选择最佳的中医?如何鉴别中医医术的优劣呢?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误治呢?........
请不要跟贴,总结中。

伪中医一般有如下特征:
1:不说行话。
大凡受过系统教育的中医(无论学院还是师承),一般在解释病情时,都是行话连篇,伪中医解释时,往往就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如不是寒,就是热,要么就是虚,反复就是这几个字,所有的病都用这些来解释,看问题很单纯,这是因为他的知识面太狭隘所致。
2:逻辑思维。
伪中医的逻辑思维多不严密。因为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所以在谈论相关内容的时候,往往东一句,西一句,前天说的内容往往就和今天的内容互相矛盾,因为对很多的问题的认识仅仅是初级阶段的原因,所以有时候很难自圆其说,自相矛盾。
3:辨证论治。
伪中医这个是根本不懂的,主要表现在:开方的药物基本一样,辨别症候基本一样,男女老幼的处方基本一样,不分地域气候的差异处方基本一样,体质好坏,不闻不问,处方基本一样。
如辨别外感病,统统都是外寒,内科疾病统统都是内寒,妇科统统都说宫寒,腹泻统统都是脾寒,阳痿统统都是肾阳虚,有热统统都是真寒假热(无论你多大的热,统统都是假的,哪怕满嘴大燎泡,也是假热,可能只有烫伤才是真热)食疗方统统都是一样.......约言之,就是用一种方法来涵盖一大批症候群。
4:理论怪异。
如越是发烧,越用附子,越是发烧,主张患者不要退烧,要继续烧,烧去体内的寒气。
夫妻之间不主张房事,认为那要遭报应。手淫统统都是淫贼在作怪,无论吃药有何反应,统统都定义为排病反应:排除体内寒气(从来不排热气,都是寒气)......
5:利用迷信。
往往是披上佛教的外衣,来拉拢腐蚀群众,你为何有病?原因在于你前世造孽,你的病为何吃药没好?主要是业太深,修炼还没到家。如肾虚的患者如果是吃了半年的中药,哪怕就是一次房事,则前功尽弃,等于白吃。脾虚的患者,如果在吃姜附热药的过程中,即便吃了一个苹果,那也是前功尽弃。吃药反应太大,你应该坚持继续吃药,往往是越大越好,如果你坚持不了,你所有因为吃药而带来的不良问题的责任都在你:你没能继续排病......总之,他永远都是对的,你永远都是错的。

如何鉴别劣质中医?
有的医生,医术平平,虽然也是医生(三证齐全)但是,如果择医不当,也很烦恼。
1:一般的外感病,如果看中医前,没有吃过太多的西药或者没有输液,一般是三剂中药内要退烧,三剂之内如果退不了烧,请赶快另寻他医。个别体质差的孩子,可能要慢些,不过即便再慢,三剂之内也多少要有个进步。
2:咳嗽,一般是两剂左右看出效果(多少要有点反应)四剂之内,一般要见效,四剂后还不见效,说明他辨证不对,别看他什么头衔,年龄,请赶快另寻他医。
3:一般内伤杂病,大约是五剂左右要有个动静,有的妇科病除外。如常见的慢性胃炎引起的烧心,胃涨......吃药后多少要有点好转才是。五剂之内,吃完平平,趁早还是早换他医。

外感病一般抓药是两剂。内伤一般是三到五剂。
其实无论外感内伤,找新医生看病时,最好就是两付药一看,这样患者可以随时观察疗效,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反馈,等病情稳定了,可以多拣几付中药。
我说的这是面诊,而不是网诊。网诊可以宽松些,不过再宽松,也不能一年半年无效 面诊对于一些有症状的疾病,就应该几付见效,否则他的辨证就有问题,对于一些没有症状的疾病,如不孕症......那是另外一个概念。

辨证论治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体。
医生开什么药,这和患者没有关系,患者关心的就是疗效。

呵呵,WEIXIAN也来了。
澄源堂这地方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骗子场所,原先在中医药论坛有个专门的帖子是一个受害者叙述了他如何在北京诈骗钱财的详细经过。澄源原先也是民间中医的骨干,现在都散摊了。
维系这些人关系的,只有利益二字,什么佛教,什么吃素......纯粹是胡扯,都是幌子而已。
三证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生命而言,确实还是很重要,毕竟生命是很脆弱的。象比尔盖茨那样的人,只是及个别的情况而已。受过专业教育的,毕竟知识面和思维面都和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明显不同,所以,大型企业,学历和文凭还是很重要,医院当然也是如此。出医疗事故,治死他人之事,往往就是这些江湖游医,因为一招半式确实不能涵盖整个临床实际,所以,看问题不能以偏盖全。

古人言: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呵呵,确实是这样。这般伪中医,一旦服药无效,就让你去念佛,这属于障眼法之一,佛家招谁热谁了?无形当中,黑锅背上了,佛教可倒大霉了。如果念佛也无效呢?可能患者也会对佛教产生怀疑的态度:怎么不灵?
这中医不管用,佛教也不灵,到底冤孽在哪里?看到你这个疑惑的表情 ,伪中医们偷偷的乐了

我是评论他的医术,而不是他本人,医术是医术,人品是人品,不要互相纠缠在一起。对于伪医理,伪中医,必须要严打,不然中医的名声会早晚败坏在这种人的手里。我只是用我对中医的理解来评论他的观点的是非与否,当然,他也可以评论我。医学原理,就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辩论大家是不能认清是非的,搞一言堂,是不利于学术发展的,我说的对吗?
他为何不妄评我呢?因为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如果你不信,请他到全球中医药论坛的医理探原或健康咨询,是辩论医理还是实际看病,任他选。我让他右手,我就左手打字
民间中医属于私人论坛,原先我去过辩论,不过他总是删贴,不知道他现在这个习惯改正了没有?
看你对我也是很了解,我很想知道,你是谁?

你知道他的火神之号是谁封的吗?
其实还是张冠李戴,拿鸡毛当令箭。如果你对此有兴趣,我可以告诉你。

忽尔半夏 版主的认识,看似普通,实际就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对于专业问题,非专业的人士鉴别起来确实困难很多,这就需要大家多学多看多观察多分析,盲目的迷信任何一种看法和意见,都会左右个人的思维和意识,很容易迷失自我。
对于中医而言,其精华无非四个字“辨证论治”而已,这也是中医学最大的特点之一。


人间四月天 你好!
做为患者而言,谁都想找到名医,都希望一剂知,二剂愈,这是正常的心理。但是由于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所以认知也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这取决于个人对专业的理解和兴趣还有敬业和做人的态度,我曾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看过一本小说,一部电影。
中医对我而言,就是信仰。







40
发表于 2007-11-18 16:5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鉴别真假伪劣中医

给一种病考真中医,很简单的,就是尖锐湿疣。从众多的患者身上辩证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施辨证处方药和专方药谁更有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3 04:41 , Processed in 2.71990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