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余晓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五行理论在中医中应用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17:37:24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7:32
等能用的、好用的、能统一大家认识的、正确理解的五行学说的理论被,还能等什么?没看五行讨论的都热火朝 ...

但听老杨你的意思,你就能给出能用的、好用的、能统一大家认识的、正确理解的五行学说的理论。

如此说来,中医等了千年是在等老杨你了,我应该没有理解错吧?
32
发表于 2013-11-17 17:41:12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7 17:37
但听老杨你的意思,你就能给出能用的、好用的、能统一大家认识的、正确理解的五行学说的理论。

如此 ...

哈哈  也可能,也可不能。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8:07:38 |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说,只有废除五行,才能发展中医。

我只问一个问题:“在你心中早已经废除五行,你发展了中医吗?”

你如果能这样发展中医,旁人又有何不能?

能不能发展中医,跟五行没任何关系,只取决于人。
34
发表于 2013-11-19 18:19:58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8 20:05
我初涉中医,即被五行弄的晕头转向,但是明白一个道理,即中医认为脏腑之间是有联系的,而非独立的。这就是 ...

二十楼,余兄这张帖子很有价值,足以传道解惑,足以惊醒梦中人。

只此一贴,足证余兄高人也
35
发表于 2013-11-19 18:24:46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6:55
那是,哈哈,请耐心的等几天,我也给懂五行的朋友们留点时间,否则,我先发表了,别人就会不高兴的。我期 ...

杨兄的柴火抱来了?我也等的胡子都要白了。
我和余兄都等到全球论坛来了,莫不成您要我们到火星论坛继续等?
36
发表于 2013-11-19 19:15:37 | 只看该作者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9 18:07
有的人说,只有废除五行,才能发展中医。

我只问一个问题:“在你心中早已经废除五行,你发展了中医吗 ...

仁海发的第一个帖子,题目是:废除五行理论,让中医沿着实证道路前进(可能改变字句记错)。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20:10:48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19 18:19
二十楼,余兄这张帖子很有价值,足以传道解惑,足以惊醒梦中人。

只此一贴,足证余兄高人也

梁兄,我以后肯定会摔成脑残的,因为是高人。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20:16:4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19 19:15
仁海发的第一个帖子,题目是:废除五行理论,让中医沿着实证道路前进(可能改变字句记错)。

有的病人对我说,他的病好了就怎样怎样的。我寻思,他以后要怎样怎样其实跟病好不好没有相关性,只不过是心理惰性的一个空头支票。

中医走不走实证的道路,跟废除五行理论有啥关系呢?
39
发表于 2013-11-19 20:29:10 | 只看该作者
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 让中医学一直沿着实证研究的道路迈进!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并时刻保持着推陈出新的良好姿态。即凡是有利于中医发展的知识,圴来者不拒;否则,圴及时废除。当代中医的发展原则依然如此,即,既要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中医精髓,并废除原有中医理论中机械的、甚至是糟粕的理论,又要吸收现代科技与西医的精华,三者缺一不可。

笔者认为,中医理论中的精髓主要在于阴阳学说、整体观念、治病求本、仲景学说、温病学说等等理论。目前,中医理论中的最大糟粕,就是五行学说,她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千年桎梏,而由五行学说演变出来的五运六气说、五行配五脏说、寸口脉脏腑配属说、心主神明说、肝升肺降说、脏腑表里说、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井荥俞经合原说等等都是僵化的教条,理应一并废除。
首先要认清五行学说是从哪里来的?她只是古人从自然变化现象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她是对阴阳学说的细化。比如说,在一年四季中,春天(被五行学说描绘成“木”)阳气渐升,阴气渐衰,夏天(被五行学说描绘成“火”)阳气极盛,阴气极 衰,然则物极必反,阳气盛极就会渐渐衰退、阴气渐盛,这就成为秋季(被五行学说描绘成“金”),进一步发展,阳气衰极、阴气盛极,即到了冬季(被五行学说描绘成“水”)。但事实上,四季的寒温变化,只是阴阳相互消长制约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没有根本的关系。
再就是脉 搏与四时气候的相应:如春弦(柔中略带刚劲)、夏洪(浮大有力)、秋毛(浮而弱)、冬实(沉而有力)。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 勃生机,因而出现“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同;夏季阳气盛极,人体为了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 阳气渐衰,阴气渐长,人体渐渐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并不能与肺脏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为了利于保 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变化,只是阴阳的相互消长制约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没有根本的联系。
这也就证明 人类与其它动物、植物一样,都是整个身体随着一年四季气候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春天阳渐盛则“生”、夏季阳极盛则“长”、秋季阳渐衰则“收”、冬季阳极衰则“藏”,而与五脏的特点无关,自然不是某个脏器的什么肝主升发,心主火热、肺主收敛肃降、肾主闭藏等等。因为任何脏器都应该有升降适宜的范围。试问,哪个脏器的功能春天不会随着天气的渐渐温暖而有生机?哪个脏器的功能夏季不是随着天气极度炎热而极度旺盛?哪个脏器的功能秋季不会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而有所收 敛?又有哪个脏器冬天不会随着天气渐趋寒冷而有所闭藏?


在人的一 生中,如果用五行学说来解释的话,那么,婴幼儿时期可以比做“春”生,少年、青年时期可以比做“夏”长,中年时期比做“秋”收,老年时期则应该比做“冬” 藏。
这就足以 证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的,她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一致 的,从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医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如果说西医是科学的话,那么,中医比西医更科学;如果说中、西医都是科学的话,那么,西 医是低级科学,中医才是高级科学。因为西医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的原因,只是由于其延伸了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功能,而中医则全面继承、发展了人类在所有领 域中能够被利用的智慧。如此,中西医相对而言,竟究谁更科学,即使一个不懂医的人,也可足以明了。
对于中医 理论就应该持科学态度,其中的精髓,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其中的谬误,也要决不吝啬地摒弃。对于西医与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同样要主动地吸收。如此使中医 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适应于临床需要。
  
  中医主要是从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西医则主要是从 微观入手的。从两种医学所用的思想特点、以及研究方法来说,西医知识恰好是中医理论的补充,是中医在微观方面认识疾病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医师 们已经越来越明了这一医学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中医的振兴,就要先大刀阔斧地从理论上开始推陈出新,以期创建在新时期适应临床的新理论。
我是主张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废除者。有人说,如果将中医废除了五行学说的话, 那么,中医的理论框架就会瘫痪。可以认为,如果一种理论阻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那么,理应废除这个理论,然后通过去粗存精的方法,来构建新的更适应临床需 要的理论框架。事实上,如果我们废除了五行学说这一千年中医桎梏,然后再现吸收西医之长,就会使中医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并焕发出她的勃勃生机。

五行学说是否需要从中医理论中废除,废除之后对中医的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应该如何应对其消极影响等,这都是中医学术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医学术界理应展开大讨论,以便为中医的发展扫平理论上的障碍。
中医为什么会萎缩?一言一蔽之,那就是某些中医理论不适应于临床需要,不能客观地表现出人体生理、病理等的本质,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诊疗活动。
中医理论就应该在前人的基础 上不断地既继承又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于临床需要。
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是有贡献的,古人用这种方法探索有关医学问题,也是难能可贵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提高、西医知识的引 进,很多生理、病理都已经明了,或正在明了,因此,五行学说已不适应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需要了。五行学说这种僵化的教条思想,只能给中医后学以误导,也给巫学神术者假托中医以迷惑民众打下了伏笔,因此,五行学说,应该从 中医理论中剔除。



中医理论只需要阴阳学说,而不需要五行学说

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学说。无论解释生理、病理、诊断、养生保健,抑或治疗,都是遵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一根本大法来进行的。

然后因受寒、热、燥、湿四种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情志方面的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气、血、津液、神经传导等异常情况的发生。治疗方面,则根据平衡阴阳、治病求本等等原则,而采用相应的方法纠正这些偏差。
事实上,在临床中,无需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只会给中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中医理论中除去五行学说,将会使中医理论更科学、更精确,同时在吸收西医知识方面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尴尬。

坦率地说,本人无意于标新立异, 只是想通过提出自己多年来在临床上的见解,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欢迎各位师长同道参入讨论。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20:48:4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19 20:29
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 让中医学一直沿着实证研究的道路迈进!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换了方舟子方兄弟,不仅仅把五行咔嚓了,把阴阳也咔嚓了,把中医直接就咔嚓了。

有看法有观点可以谈,可以启迪后学。但要是觉得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决断杀伐,恐怕不太好,世事难料嘛,是非也可能是无常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22:03 , Processed in 0.1223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