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中医】之三 揭开滋阴派神秘的面纱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7:13:57 | 只看该作者
柳之心 发表于 2014-1-11 17:08
出入主要在肺,应当是没什么问题吧
====================
这个问题应该很大,血糖的分解与生成、血糖的 ...

哦 非常的感谢。
32
发表于 2014-1-11 17:32:36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11 17:13
功能的肺倒是可以加入一些新东西,譬如氧

谢谢梁院长!

我认为,中医的脏腑模型之所以与西医不同,不能用“解剖的脏腑”来解释和指导诊断和治疗,是因为中药功效的复合性和复杂性导致的。

中医也是从实践中来的,中药功效的复合性导致功能的脏腑模型的产生。比如平喘和发汗在一种中药麻黄中体现,从而导致“宣肺”这个功效的产生,肺和皮毛也就联系起来了等等。

如果用解剖的脏腑,会遇到大量的与中药功效相矛盾的地方。

我的一点粗浅认识,借杨先生的宝地,就教于梁院长和其他老师们。
33
发表于 2014-1-12 15:52:45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11 15:55
我来试着回答你的几个问题,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血糖构成了肺热-啥原理? 血糖就不能构成心热, ...

答:按现代医学来说,血糖可能是构成了人体心热,脾热,肝热,肾热。但以临床事实来看,我认为,血糖存在于肺的体系内,最多。这个结论,没有经过科学实验,我也没看到现代医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自己发明的”

,但从,肺主宣发的功能上来看,从人体热量的消耗上来看,人体的热能,是从里向外的为主的,这符合了,肺的功能。运动量越大,热量消耗越大,汗出的越多。多汗先伤肺阴---------------------中医基础 : 心之液为汗,久汗伤心 ,

其次才伤血。一个肺阴虚的患者,是非常的忌讳有汗运动的 ------------各种阴虚的患者都忌讳有汗运动 ,并非只是肺阴虚的患者 。

什么能伤肺阴,主要是肺热伤肺阴----------------肺热当然能伤肺阴,心热也能伤心阴,肝热也能伤肝阴

,因此,可以看出,肺阳是人体热量最大的集散地。--------因此结论不成立 !

运动后,大汗后,我们去检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果是肺热型糖尿病,那么他的血糖,就会下降的,-----------运动本身就有消耗血糖的作用 ; 你说的肺热性糖尿病,确有肺胃蕴热性的,但这并不表示无阳虚 。

这可以通过验血糖来给答案的。这也说明了血糖是肺之阳-------------没这回事

肺之热,最主要的物质。汗出伤阴,同时也消耗了肺阳,汗是阴阳的载体。-----------汗属于阴,阴虚当然可以引起阳虚。

肺热型糖尿病,我们用辛凉解表的药,可以降糖,肺热就是肺阳亢进的表现,所以,血糖构成了肺阳--------后面已经有人论述了这个地方不多说了。
34
发表于 2014-1-12 16:01:07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11 16:11
回复【2,肺阳虚不存在:请问:呼吸无力,畏寒肢冷,痰液稀清, 面色苍白,气喘,少气懒言,舌质淡,脉紧 ...

回复【2,肺阳虚不存在:请问:呼吸无力,畏寒肢冷,痰液稀清, 面色苍白,气喘,少气懒言,舌质淡,脉紧而弱。  是不是肺阳虚, 肺阳虚就是在肺气虚基础上的寒证。】

肺阳,不是肺气,如果肺阳就是肺气,那么,我们补肺气虚的时候,就可以用补肺阳的药物了。----------您不知道阳虚就是气虚基础上的寒症吗 ???

事实上,我们的补阳药,没有针对肺的。呼吸无力-----------------难道连肺的  宣发,肃降功能你都给否定了 ??? 肺气不降-------被你给改编成肾不纳气了??? ,

我曾经问过你, 肺咳出的稀白之痰,你认为是从胃里出来的, 不是从肺里出来的吗 ??

中医说,这是肾不纳气和痰湿内停导致的。---------肺没有咳出稀白之痰的功能,只有黄 燥痰了 ???

畏寒肢冷,是阳虚,但不是肺阳虚导致的-----------你知不知道畏寒肢冷是五脏阳虚的通症 ??? 畏寒正与卫气直接相关, 卫气的生成与肺脏更加密切相关 !

【面色苍白,气喘,少气懒言,舌质淡,脉紧而弱。 】这样的患者,很多是血虚也阳虚导致的,但也不是肺阳虚导致的------------血虚能引发气喘 ? 不到肺这个部分,怎么引发气喘? 又: 你知不知道气喘也有肺气虚,阴虚,阳虚之不同??? 。
35
发表于 2014-1-12 16:12:18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11 16:22
回复先生3.先生问【这说明小肠的阳导致了,它不能起到吸收作用,那是不是说用了一大堆寒药,小肠的吸收就变 ...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4-1-11 16:25 编辑


回复先生3.先生问【这说明小肠的阳导致了,它不能起到吸收作用,那是不是说用了一大堆寒药,小肠的吸收就变好了?-----------这句可能我理解你说的话,有偏差,暂不谈。

那么您知不知道,脾的运化功能,正是控制小肠来体现它的运化功能呢?比如转食物化生赤的血功能,

【那么您知不知道,脾的运化功能,正是控制小肠来体现它的运化功能呢?比如转食物化生赤的血功能, 同样的生化,您为何不说“ 脾阳有余呢”?】我不知道先生说的【脾的运化功能】里的这个脾,是解剖的脾,还是古中医说的脾,如果是西医的脾,那他没有运化功能。如果是古中医理解的那个脾,那么,恰恰这个古中医的脾,和小肠功能非常吻合 ,但我认为,中医的脾,非常不确定,所以,先不细论。---------------对,我说的就是中医的脾, 既然中医的脾有这个特征 ,你为何不说脾阳常有余? 是不能说了吧? 中医的脾气,脾阳虚比比皆是。
36
发表于 2014-1-12 16:13:22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11 16:24
最后一问【4, 只用阴阳否定气血。 你把肺气虚给否了,再说肺没有阳虚, 请问:呼吸无力,畏寒肢冷, ...

最后一问【4, 只用阴阳否定气血。 你把肺气虚给否了,再说肺没有阳虚, 请问:呼吸无力,畏寒肢冷,痰液稀清, 面色苍白,气喘,少气懒言,舌质淡,脉紧而弱。 是什么? 请你下个诊断! ------------您并没回答 。
37
发表于 2014-1-12 16:25:25 | 只看该作者
。。补阳药里没有补肺阳的药:紫河车,核桃仁,鹅管石,蛤蚧是不是入肺经的补阳药? 还有入肺经的干姜是其什么作用的?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6:5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4-1-12 17:03 编辑

     呼吸系统的氧气交换,是需要血液的,肺又是氧气交换的一个主要场所。肺氧气的交换,是需要血液的不断更新的,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因为,对肺循环的要求,就比其他器官的要求要高,才能完成不断的氧气的交换任务。血糖是存在于血里的,如果血液的循环周期短,那么,肺里的血糖,就一定要比其他地方的血糖供应要多。就如暖气,热水的循环周期短,必然散热就多。因此,从肺的氧气交换需要,肺的血糖的供应也会比其他脏腑要多。因此,肺的生理特点,就是比其他器官要热,这个热,是哪来的,就是血糖带来的。因为,血糖主要存在于血液里。这是其一。

     其二,从血液循环的大循环和小循环上来看,小循环的时间,一定比大循环的用时要短。无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是血液的循环,血糖是存在于血液中的,哪里血多,哪里血液循环次数多,哪里的热量,就多。因此,肺比其他器官要热,肺阳就相对要强。

     其三,现代医学认为,血液做一次周身循环的时间在3分钟左右;从外周静脉到右心房的血液循环时间为0.5~1分钟,血液做一次小循环的时间(右房到股动脉的间隔时间)为1分钟左右。那么就是说,血液小循环用时是短的。也就是说,肺循环一个周期,用时要短,那么,无疑,肺的热量比其他脏腑,就要热,因为,血里是有血糖的,血糖是有热量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也可论证了肺的阳常有余。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7:14:44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1-12 16:25
。。补阳药里没有补肺阳的药:紫河车,核桃仁,鹅管石,蛤蚧是不是入肺经的补阳药? 还有入肺经的干姜是其 ...

感谢你认真的读贴,并敢于用事实来说话的精神。但是,紫河车,核桃仁,鹅管石,蛤蚧是不是入肺经的补阳药?这真的需要客观的根据的,哪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解释不了,但也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如果,先生还有兴趣继续讨论紫河车,核桃仁,鹅管石,蛤蚧是不是入肺经的补阳?最好用事实,举例也行。那样讨论起来,更能说明问题。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7:19:38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1-12 16:12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4-1-11 16:25 编辑

既然中医的脾有这个特征 ,你为何不说脾阳常有余? 是不能说了吧? 中医的脾气,脾阳虚比比皆是。

呵呵 其实我已经说了,小肠阳有余,小肠和中医的脾,未必就全一样,但是在脾主运化上来定义的脾,就是阳常有余。我为什么不用中医的脾来论述,因为,中医的脾,非常的含糊,所以,我用解刨的小肠来谈,阳常有余。

再次感谢先生的关注,希望继续听到先生的质疑声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19:10 , Processed in 0.0703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