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取类比象,邀请中西医融合先生、王锡民教授、仁海于先生、gl101先生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10-13 16:5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敌的烈士 于 2014-10-13 16:59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0-13 16:27
先纠正一个错误,举的化学例子是 “类比”,不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和科学研究中的类比,是什么关系?正 ...

传统的取象比类    可以说是一种简便适用易于推广的方法      科学研究中的类比就当做需要一定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方法               前者方便易用错误多    后者精确复杂难度大      要说起来   应该是前者为后者的基础    都是同类啊   两者的关系相当于土办法与洋技术      好比吃家常饭与下馆子

32
发表于 2014-10-13 17:16:34 | 只看该作者
          应当正确的认识、理解取象比类,正确使用取象比类。这是人类潜意识中的、普遍使用的方法,我们现在未必能够完全把他说清楚。
33
发表于 2014-10-14 08:11:57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4-10-13 15:52
近5年前这论坛的前身被关之前在此发表过一个帖子,主题虽不是主讲这个题目,但里面有一大段话却是与李老师 ...

十二个脏腑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滴   以及他们的功能和主次地位?
34
发表于 2014-10-14 10:12:3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0-13 16:39
取类比象,是古代人们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在中医学、尤其是在中药学中,运用尤为广泛。比如:由于 ...
   取象比类经过一个长期、反复实践的过程,才能够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实际上是一个经验,把这个经验归类到阴阳五行的框架内,才能够形成理论。

什么叫“长期”、“反复”?“长期”、“反复”就一定“能够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吗?这类套话是经不起推敲的。

有些人把喻象包装成好像是所谓“东方科学”的理据,以为这样就可以为现代社会接纳成科学的一支,自欺而已。
35
发表于 2014-10-14 15:04:15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把喻象包装成好像是所谓“东方科学”的理据,以为这样就可以为现代社会接纳成科学的一支,自欺而已。
=================================================
      还请先生赐教。谢谢!

点评

26楼已经讲了:因为喻象本身不具备验证功能。譬如哪位能想象现代生物科学可以接受用官制的比喻去推导出脏腑的生理功能?  发表于 2014-10-14 17:06
36
发表于 2014-10-14 15:21:2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0-13 03:04
先生所指的自然界、万事万物是说“中国古代”的自然界、万事万物,还是“现代科学概念”中的自然 ...

自然界不分古今,只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分古今。
五行学说只是古人对自然界的一种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在科学不发达时期,相对用神化故事进行解释而言,应该是比较先进的,但随着历史的进程,人们认识的逐渐提高,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后来就不能适应时代对人们认知的要求了。由于五行学说这种认知工具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所以,也就自然地不可避免地被收进历史博物馆了。
37
发表于 2014-10-14 15:40:47 | 只看该作者
    “肝开窍于目”,首先是经过长期观察,许多人吃了动物的肝脏,能够治疗夜盲症,为什么呢?古代人不知道缺乏维生素A而造成夜盲,为了给个说法,根据五行归类,就把目归类于肝了。——这算是五行学说蒙对了的  发表于 5 小时前 IP:124.205.129.97
===============================================
        回复:
      从此之后,凡是眼疾,首先从肝治疗,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成功的记下来,进一步证明肝开窍于目是正确的,失败的就不说了。余类推。
      蒙对了的,就是成功,记录下来;蒙错了的,就不说了。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蒙,理论就被蒙出来了。
      请注意,“从肝治疗”中的肝,是主疏泄的肝,而不是西医的肝脏了。有一些眼疾,可以通过疏肝理气治疗,也是肝开窍于目的依据。就是说,中医的肝与目具有比其他四官更多的联系,而不是说所有目疾一定要从肝治疗。余类推。
      是不是这样?
         请先生赐教。

点评

哈哈哈,想来这必是融合观先生的经验之谈,怪不得小高对融合观先生很有危机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14 17:11
38
发表于 2014-10-14 16:30:0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界不分古今,只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分古今。
   五行学说只是古人对自然界的一种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在科学不发达时期,相对用神化故事进行解释而言,应该是比较先进的,但随着历史的进程,人们认识的逐渐提高,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后来就不能适应时代对人们认知的要求了。由于五行学说这种认知工具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所以,也就自然地不可避免地被收进历史博物馆了。
===============================================
        回复:
    1   古今的自然界在千年之内,变化不会太大;古人、今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差别太大了。
    2    五行学说,只适用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等等,不能够运用五行学说解释现代社会、现代科学、西医学中的各种关系。五行学说不能够满足西方人的需要,也不能够满足部分现代中国人的社会需要,但是中医学离不开他,现代的中国人或者说部分中国人还需要中医,有一些外国人也需要中医(尽管是少数),因此,五行学说现在还不能够废除、抛弃。
    3    只要使用中医技术(例如:开中药方剂、使用中成药、针灸、养生等等)就离不开阴阳五行,因为每一味中医的功能与阴阳五行有关,你可以不知道这些知识,只凭经验治疗病人,一个人可以不懂阴阳五行,抛弃阴阳五行,中医学是离不开他的。
   4   西医理论中根本不存在阴阳五行,西医比中医强多了。
   5   中医学的存在,特别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与西医长期并存,并存本身在哲学上就是一个悖论:真理不止一个!中医学是真理,因为他现在还能够治病!
39
发表于 2014-10-14 17:11:3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0-14 15:40
“肝开窍于目”,首先是经过长期观察,许多人吃了动物的肝脏,能够治疗夜盲症,为什么呢?古代人不知道 ...
蒙对了的,就是成功,记录下来;蒙错了的,就不说了。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蒙,理论就被蒙出来了。

哈哈哈,想来这必是融合观先生的经验之谈,怪不得小高对融合观先生很有危机感。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7:42:02 | 只看该作者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13 14:44
画笔-笔画 计算-算计 牛黄-黄牛 歌唱-唱歌 子女-女子 暴风-风暴 放开-开放 国王-王国 科学-学科 上山-山 ...

这些词不能颠倒,有能词颠倒的,就好像取类比象有时候能比对了,有时候比不对一样。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一种比类。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又一种比类。天有生长化收藏,人有生长壮老已,也是一种比类,您试分析一下,哪些对哪些错。

点评

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理解、联想和想象 这是取类比象和取象比类的作用 也是自古以来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方法 现在基本不提倡了 现在更讲究用数字说话 用事实说话 用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15 08: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2 17:35 , Processed in 0.0519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