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光明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至真大要论章节,求解。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05:47:36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5-23 20:41
退一步来说,把时间、位置去掉,就按教材而言,火与热也是同类,只是有轻重之分。我不知道矛盾在那里。认为 ...

热婬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火婬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

--------杨教授好,我指的是二者尽管为时间,位置不同,但从治疗上看,一个是“平以咸寒”,一个是平以“酸冷”显然二者有少许的不同。

点评

先生,你好,我已回老家,案头没有《内经》,“平以咸寒”,“平以酸冷”,确实如你所说“二者有少许的不同,”但是我理解不等于矛盾。像这种情况,无非是时间,位置不同而选择“少许的不同”的缘故,再一个可能,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4 11:44
32
发表于 2015-5-24 11:44:12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5-24 05:47
热婬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火婬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 ...

先生,你好,我已回老家,案头没有《内经》,“平以咸寒”,“平以酸冷”,确实如你所说“二者有少许的不同,”但是我理解不等于矛盾。像这种情况,无非是时间,位置不同而选择“少许的不同”的缘故,再一个可能,就是传抄之误。
33
发表于 2015-5-24 12:03:18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5-24 00:13
司天者天气,在泉者地气。在天六气,在地化五行之气。是吗?

六气是循环的,所以是“司天者天气,在泉者地气。”但是,“在天六气”不能同时出现,个人认为,五行之气与有六气有关联,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因为每一气的时间是60天略余,而五行之气表现在每一个季节,所以说,就其出现的时间上有很大差异,故六气(三阴三阳之气)与五行之气有关联性,各自的作用不同。

点评

谢谢答复。《医宗金鉴》 云:“掌中指上定司天,中指根纹定在泉。顺进十指初二位,四指四五位推传。司天即是三气位,在泉六气位当然。主以木火土金水,客以阴阳一二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4 21:26
34
发表于 2015-5-24 21:26:26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5-24 12:03
六气是循环的,所以是“司天者天气,在泉者地气。”但是,“在天六气”不能同时出现,个人认为,五行之气 ...

谢谢答复。《医宗金鉴》 云:“掌中指上定司天,中指根纹定在泉。顺进十指初二位,四指四五位推传。司天即是三气位,在泉六气位当然。主以木火土金水,客以阴阳一二三。”
35
发表于 2015-5-24 22:22:46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5-23 03:08
在天为I风,指的是司天之风气胜,其盛必然有所胜,他的所胜是湿,湿气通于脾,正常情况下风胜湿。木克土 ...

这一段讲五行关系,关系复杂,要一点一点慢慢看:
搜索
复制



而要想金气旺盛,故用辛味的雅药物,木星旺则为风淫,说明金气不旺盛,故其不能克木之风气,要想去之风邪,则需补金气,故用辛味之药为主来“平”之;
-----------------------------------------
杨老师“雅药”里的雅字可能是打错的。
木气旺,是因为金不能制木,所以要补金气来制木。




风气旺盛,导致可反伤其所生——苦味以制其伤心
-------------------------
木生火,换成脏腑关系是肝生心。风气旺盛,怎么反伤火气(伤心)?
火气受伤了,应该用苦味补火,“制其伤心”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补火减少对心的伤害的意思?
是的话,“反伤其所生”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还有,这里的苦味、辛味是指辛味药、苦味药吧,杨老师能不能结合具体药物和功效来讲解。

点评

李先生,我认为首先是要把五味与五脏的秉性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所谓的补,泄,制的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12:39
“木生火”,现在是木胜,则伤及心,这里是顺传的关系,当然可以伤火气,(伤心)“,所以要“用苦味补火,”以制止”““制其伤心”,是的。”补火减少对心“,“反伤其所生”,即通过苦味补心,对于“反伤其所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10:19
36
发表于 2015-5-25 10:19: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鹏举 于 2015-5-25 10:20 编辑

“木生火”,现在是木胜,则伤及心,这里是顺传的关系,当然可以伤火气,(伤心)“,所以要“用苦味补火,”以制止”““制其伤心”,是的。”补火减少对心“,“反伤其所生”,即通过苦味补心,对于“反伤其所生”,即通过苦味补心,反过来”伤木“,注意我的原话”风气旺盛,导致可反伤其所生——苦味以制其伤心,“这里的”反“是”反而“的意思,”导致可反伤其所生——苦味以制其伤心,“,我的本意是木病顺传”伤其所生“,木所生是谁?不言自明。我给你具体说药,你就接着让我说方,说方接着你就让我说病,没完没了,你整天给学生讲课,作为教师,用不着我给你讲,这是其一,其二,这个帖子的当中是要求解读此段经文。其三,你也不信教材的五行,但是你不能不信内经的五行,如果你不信内经的五行,按照你的理解,如何解释此段经文?
37
发表于 2015-5-25 10:1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鹏举 于 2015-5-25 10:24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5-24 22:22
这一段讲五行关系,关系复杂,要一点一点慢慢看:
搜索
复制

“木生火”,现在是木胜,则伤及心,这里是顺传的关系,当然可以伤火气,(伤心)“,所以要“用苦味补火,”以制止”““制其伤心”,是的。”补火减少对心“,“反伤其所生”,即通过苦味补心,对于“反伤其所生”,即通过苦味补心,反过来”伤木“,注意我的原话”风气旺盛,导致可反伤其所生——苦味以制其伤心,“这里的”反“是”反而“的意思,”导致可反伤其所生——苦味以制其伤心,“,我的本意是木病顺传”伤其所生“,木所生是谁?不言自明。我给你具体说药,你就接着让我说方,说方接着你就让我说病,没完没了,你整天给学生讲课,作为教师,用不着我给你讲,这是其一,其二,这个帖子的当中是要求解读此段经文。其三,你也不信教材的五行,你不信教材的五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教材用的是”五材“,但是你不能不信内经的五行,如果你不信内经的五行,按照你的理解,如何解释此段经文?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2:39:2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24 22:22
这一段讲五行关系,关系复杂,要一点一点慢慢看:
搜索
复制

李先生,我认为首先是要把五味与五脏的秉性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所谓的补,泄,制的关系。

点评

首先是要把五味与五脏的秉性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所谓的补,泄,制的关系。 搜索 复制 ---------------------------------------------- 与光明先生讨论几次五行内容,都没有结束。没有结论不要紧,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6 10:44
不仅仅是五行,而是五运六气,天干地支。  发表于 2015-5-26 00:06
39
发表于 2015-5-26 10:44:15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5-25 12:39
李先生,我认为首先是要把五味与五脏的秉性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所谓的补,泄,制的关系。

首先是要把五味与五脏的秉性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所谓的补,泄,制的关系。
搜索
复制

----------------------------------------------
与光明先生讨论几次五行内容,都没有结束。没有结论不要紧,各自把想法表达清楚了,就是互相学习的机会。
我还是老问题:五味的味,是药物功效的代名词,还是药物本身的味道?

点评

味即是功效,功效即是味。这里面有些问题要说清楚。 比如说,肝的功能升发,其本味为酸;那么这个升发的功能与酸味是什么关系? 在这么多的文章的论述中,针对肝的不同的状况,体现出不同的补的特点,而补泄也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6 12:36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2:36:3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26 10:44
首先是要把五味与五脏的秉性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所谓的补,泄,制的关系。
搜索
复制

味即是功效,功效即是味。这里面有些问题要说清楚。

比如说,肝的功能升发,其本味为酸;那么这个升发的功能与酸味是什么关系? 在这么多的文章的论述中,针对肝的不同的状况,体现出不同的补的特点,而补泄也是相对而言的。

如:肝欲散,说明的是肝不散了,就是说干的升泄功能降低了,那么就得用辛味来助它的发散,因此辛味为补肝的升泄功能。如果肝的升泄过度了呢,那就要用它的本味,酸来收摄肝的过升发。
因此无味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是

肝木: 升泄---用辛味发散以助之; 控制升泄---用酸味收抑之
心火: 宣通---用咸味软坚以助之; 控制宣通---用苦味泄下抑之
脾土: 运化---用酸味强运化助之: 控制运化---用甘味缓以抑之
肺金: 肃降---用苦味泄下以助之; 控制肃降--- 用辛味发散以抑之
肾水: 闭藏----用甜味缓补以助之;控制闭藏----用咸味软坚散结以抑之。

以此作为突破口,来看待有关五味的大量描述,可以去粗取精了。 。

点评

肝的功能升发,其本味为酸;那么这个升发的功能与酸味是什么关系? ……………… 如:肝欲散,说明的是肝不散了,就是说干的升泄功能降低了,那么就得用辛味来助它的发散,因此辛味为补肝的升泄功能。如果肝的升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6 17: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18:12 , Processed in 0.0547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