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九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8-14 14:46:4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中医的追根溯源,探讨道家对中医理论与实践的起源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应该感谢赵先生和金先生的研究和贡献。这才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
易经,道家,儒家的理论都曾经对中医的起源和发展产生过影响,中国古代学术界的交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厘清这种关系是有必要的。

点评

请先生说说,看完这个帖子,先生得出来什么结论?有什么收获?  发表于 2015-8-14 16:15
32
发表于 2015-8-14 15:00:3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8-13 08:19
易、儒、道三者的关系,搞医学的没有能力把他们搞清楚,对于哲学,我们是外行,懂一点是可以做到的 ...

易、儒、道三者的关系,搞医学的没有能力把他们搞清楚,对于哲学,我们是外行,懂一点是可以做到的,说清楚做不到。三者对于中医都有影响,其中的复杂关系,也没有必要说得那么清楚。
     赵先生也不例外,请先生三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言差矣!
      赵先生的专业就是中医史研究,这正是他的业务范畴。

点评

请先生说说:易、儒、道的关系。谢谢!外行看热闹!  发表于 2015-8-14 15:33
33
发表于 2015-8-14 15:25:44 | 只看该作者
通常搞学术的人,只想把问题搞清楚,那怕这问题对大众来说“没有必要”。如果自己不知道,就虚心学习嘛;如果是别人说错了,你就指出来呗,一面摆出付专家架势,一面却竟嫌人家搞得那么清楚没有必要。怕什么?难道中医及其理论是魔术,什么都搞清楚了摊在阳光下变不出戏法来?真是好笑。

点评

我向先生学习了。谢谢先生赐教。  发表于 2015-8-14 16:02
34
发表于 2015-8-14 15:52:14 | 只看该作者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不知,不等于别人也不知。我们曾经看到过许多中医,许多专业人士去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结果是不了了之。甚至于与现代科学进行概念直接对接,误入歧途,我只是提醒一下,三思而后行,没有干涉别人继续研究的意思。请不要误解。
     例如:现在的中医教材把“气一元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就是不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元论”是怎么回事,也不懂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造成的错误结论。误导了无数学子!

点评

赞同。中医药理论是要为指导治病实践服务的,正确与否之标准,唯有视其能否获得疗效,亦即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4 16:32
35
发表于 2015-8-14 15:5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8-14 08:00 编辑
溪流 发表于 2015-8-14 06:46
对于中医的追根溯源,探讨道家对中医理论与实践的起源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应该感谢赵先生和金先生 ...


       请教先生了。请先生把这些关系理清楚。《内经》中哪些内容与易经有关?哪些内容与道学相关?哪些内容与儒学相关?
36
发表于 2015-8-14 16:09:25 | 只看该作者
先生以为在这里质问我有道理吗?
我是在评论赵先生和金先生的学术研究,这种研究是他们的劳动果实,我没有在这方面下过功夫,我赞成他们的研究有什么不可以?你要问也是该问他们,为什么冲我来一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生以为然否?

点评

谢谢先生,我向诸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15-8-14 16:25
37
发表于 2015-8-14 16:22:11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这个帖子的最大收获就是,阴阳五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学说。
    《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所有的各种学派的精华,运用于说明医学现象。把分散的医学知识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取象比类,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理论:藏象经络、精气神、气血津液等等。
38
发表于 2015-8-14 16:2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5-8-14 08:24 编辑

以先生的逻辑,我也可以咨询先生:“现在的中医教材把“气一元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就是不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元论”是怎么回事,也不懂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造成的错误结论。误导了无数学子!”
先生能否拨乱反正,把张载的气一元论说清楚是怎么回事。是从哪些方面误导了“无数学子”?我们都想听听。
39
发表于 2015-8-14 16:26:47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5-8-14 08:22
以先生的逻辑,我也可以咨询先生:“现在的中医教材把“气一元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就是不懂中国古代哲 ...

      我另外发一个帖子说说。

点评

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15-8-14 17:06
40
发表于 2015-8-14 16:32:5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8-14 15:52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不知,不等于别人也不知。我们曾经看到过许多中医,许多 ...

赞同。中医药理论是要为指导治病实践服务的,正确与否之标准,唯有视其能否获得疗效,亦即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4 21:02 , Processed in 0.1222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