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妙之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科学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2-1 15:11:3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是一个学说。还是三个独立的学说?这个问题在擂台赛的时候,已经解决了!现在,又有人拉扯出来,浪费大家的时间!
        五行的废存,已经有了结论!自己不明白,请到擂台赛相关帖子里找答案!!
32
发表于 2016-2-1 15:44:5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2-1 15:11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是一个学说。还是三个独立的学说?这个问题在擂台赛的 ...

擂台赛根本没有解决。连阴阳五行的实质都没有搞清楚。
33
发表于 2016-2-1 15:56:12 | 只看该作者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1-26 13:48
第七章  实现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融合
       医药科学知识是西医也是中医的主体,科学是 ...

李先生中西医及中国古代哲学功底深厚,分析得非常深刻!
34
发表于 2016-2-1 16:04: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2-1 14:59
愿闻其详,请不吝赐教!谢谢!

这是我从物理系统角度研究阴阳五行所的撰写论文的一部分结论,供参考:
“阴阳五行理论主要应用于动态交替变化的系统,系统中阴阳在广义上属同类事物,是该类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阳通常具有流动变化特性,阴则具有相对静止不变特性。系统的动态变化与事物的阴阳变化和流转密切相关,而五行恰是影响阴阳变化五个过程的主导因素。因此,阴阳五行理论是我国古代总结出来对动态系统的变化规则描述的理论,该理论与现代科学的描述在形式和准确性有一定差距,但却形象性地揭示了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具有言简意赅加图腾的朴素哲学特点。另一方面,阴阳五行理论与我国《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在本质上还是有差别的,两者不完全等同。”
35
发表于 2016-2-1 16:43:01 | 只看该作者
       系统的动态变化与事物的阴阳变化和流转密切相关,而五行恰是影响阴阳变化五个过程的主导因素。
==============================================
      回复:
       这段话从哲学的角度不难理解,系统的要素(或者子系统)就是阴阳五行,系统的动态变化就是要素相互运动而引起的,或者说推动的,或者说内因。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说明他,请先生不吝赐教。
       阴阳五行与太极八卦的关系,论述的人太多了!有差别,但是关系十分密切。
36
发表于 2016-2-1 17:03:5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2-1 16:43
系统的动态变化与事物的阴阳变化和流转密切相关,而五行恰是影响阴阳变化五个过程的主导因素。
=== ...

如果要从科学角度具体谈阴阳五行,不是短短几句就可以说的清楚。不同的物理系统,阴阳具体的对象也不一样。
37
发表于 2016-2-1 17:11:59 | 只看该作者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2-1 09:03
如果要从科学角度具体谈阴阳五行,不是短短几句就可以说的清楚。不同的物理系统,阴阳具体的对象也不一样 ...

言之有理
38
发表于 2016-2-3 11:08:53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2-1 04:48
阴阳学说已被现代科学证明其科学性,而且进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即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 ...

但五行学说尚未得到现代科学的证明,虽然它以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但并不是全面地看问题,其中有不少联系甚至是无中生有的错误。所以,五行学说不是真正的哲学学说,而只是一个人为的思维模型和猜想模型,也不是系统论。系统是指能真实反映事物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不是人为设计的系统。不知陈先生是否同意此观点。

——五行之模型,上可用于宇宙(以宇宙为系统,万事万物为子系统),下可用于人体(以人体为系统,人体内部脏腑为子系统)。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来概括反映子系统在系统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动态平衡性。从这个角度言,五行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模型。当然,与现代成熟的系统论比较起来,这个系统的模型是非常朴素、原始、粗糙的。但虽然朴素、原始、粗糙,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及体现出了事物的整体性、联系性、动态平衡性,对于古人言,这个模型还是极难能可贵的。
39
发表于 2016-2-3 20:2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2-3 20:25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2-3 11:08
但五行学说尚未得到现代科学的证明,虽然它以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但并不是全面地看问题,其中有不少联 ...

五行之模型,上可用于宇宙(以宇宙为系统,万事万物为子系统),下可用于人体(以人体为系统,人体内部脏腑为子系统)。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来概括反映子系统在系统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动态平衡性。从这个角度言,五行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模型。当然,与现代成熟的系统论比较起来,这个系统的模型是非常朴素、原始、粗糙的。但虽然朴素、原始、粗糙,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及体现出了事物的整体性、联系性、动态平衡性,对于古人言,这个模型还是极难能可贵的。
————————————————————————————————————————
        陈先生的许多观点与我都能想到一起,唯有这类观点不妥。
      我的认识恰恰与陈先生相反。
      五行之模型,既不能用于宇宙,用于宇宙没有事实;也不能用于人体,是以偏概全,千疮百孔。一个理论不能自圆其说,就不是学说,连假说也算不上,只能是根据现象进行猜测的猜想。
      一经论证,立刻就能暴露出来不能自圆其说的漏洞。
      我希望陈先生用事实说服我。
      请各位不要再给我扣一个否定中医理论的帽子。我的观点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0
发表于 2016-2-3 22:24:5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2-3 12:23
五行之模型,上可用于宇宙(以宇宙为系统,万事万物为子系统),下可用于人体(以人体为系统,人体内部脏 ...


 五行之模型,既不能用于宇宙,用于宇宙没有事实;也不能用于人体,是以偏概全,千疮百孔。一个理论不能自圆其说,就不是学说,连假说也算不上,只能是根据现象进行猜测的猜想。   

一一五行之模型,可用于宇宙(宇宙为系统,万事万物〈以木火土金水为象征性代表〉为子系统)。可用于人体(人体为系统,五脏为子系统)。

核心在于: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来概括反映了子系统各要素在系统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然,这是从领略五行的实质与精髓角度言,不是指具体存在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

个人的认识,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4 03:16 , Processed in 0.0611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