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药中先生的七步辨证法【转帖】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11:15:3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0 23:08
严格地讲,四逆汤治疗的是失盐失水引起的休克代偿期!其他类型的休克,不是四逆汤的适应症。

可以探讨,赞一个。
32
发表于 2016-11-11 16:26:2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1 06:3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0 08:12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

【  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 与中医的“心”没有关系!!!与血液循环系统有没有关系????
-------------------------------------
对,与中医的心没有直接关系,我的理解是心就是神,这个问题我们俩曾经争论好多次,您怎么都忘了?
与西医的循环系统有关系。
33
发表于 2016-11-11 16:35:4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中医诊断规范,以前好像有多次强调,有若干次会议等等。我所知道的就是后来出了三本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还有《证候……》、《疾病……》,都是赵金铎主编,我只有《症状》,没有那两本。
《症状》我备课要用,对症状描述和鉴别意义很大。《证候》、和《疾病》,好像影响不大,因为涉及中医病历规范,写病历和各种考试、论文,遵照的都是中医行政部门颁布的相关规范文件,所以,后两本影响不大。
34
发表于 2016-11-12 07:4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11-11 23:46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11-11 08:35
关于中医诊断规范,以前好像有多次强调,有若干次会议等等。我所知道的就是后来出了三本书,《中医症状鉴 ...

       赵金铎主编《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你们先看看,首先把中医继承好,不走样,再规范!先把什么是三七21规范好,不要自己说些三七24 的错误理解!中医幸甚!!
     水气凌心证,中医的原理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规范??余类推!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是杂乱无章的证候的堆砌!要知道一个证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够规范他!
       如果对于阴阳五行学说,存在疑问,甚至于否定它,错误理解他,规范证候,是痴心妄想!
在五行传变中,水气凌心属于相乘传变。阳虚水泛,倍克于心,病机是阳虚,表现于心。水气凌心要与水寒射肺,心下水饮,寒痰阻肺等等相鉴别,把这些中医理论搞清楚了,才能够规范水气凌心。
          证候规范,实际上就是证候的诊断标准。不仅仅要有症状体征脉象舌像,还要有鉴别诊断,在疾病过程中的位置(阶段)等等,作为参考,而不单单是症状体征。

点评

陈先生37、38、39路的内容,您看了没?有问题您去批判,我旁听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2 22:16
证候规范,实际上就是证候的诊断标准。不仅仅要有症状体征脉象舌像,还要有鉴别诊断,在疾病过程中的位置(阶段)等等,作为参考,而不单单是症状体征。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2 15:56
35
发表于 2016-11-12 15:56:3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2 07:42
赵金铎主编《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你们先看看,首先把中医继承好 ...

    证候规范,实际上就是证候的诊断标准。不仅仅要有症状体征脉象舌像,还要有鉴别诊断,在疾病过程中的位置(阶段)等等,作为参考,而不单单是症状体征。
--------------------------------------------------------------
您前面的话,乱糟糟不知所云。后面这一段还有用,不过说的不明白。
证候的诊断标准,不仅仅要有症状体征脉象舌像,还要有鉴别诊断,这是第二本书的内容。鉴别诊断,就是“证”的鉴别诊断。“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在第一本书里。
这样才说明白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6:54: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2 09:0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1 23:42
赵金铎主编《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你们先看看,首先把中医继承好 ...

水气凌心证,中医的原理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规范??余类推!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是杂乱无章的证候的堆砌!要知道一个证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够规范他!
      
在五行传变中,水气凌心属于相乘传变。阳虚水泛,倍克于心,病机是阳虚,表现于心。

——水气凌心,病证名。指水气上逆,引起心脏的病变。凌,侵犯的意思。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影响心阳时,可致心阳不振,心神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治宜温阳益气、宁心涤饮(百度)。

解读:

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在西医理论体系中常见的因素有心原性,肾原性,肝原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失调等。水肿产生后,可停留于皮下组织,引起皮肤水肿。可停留于体内脏器腔隙处,如关节腔,胸膜腔,腹膜腔等。

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影响心阳时,可致心阳不振,心神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

——水肿停留于胸膜腔(或心包腔?),引起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而影响妨碍心脏正常收缩舒张,影响心脏正常泵血功能,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

水气凌心证[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999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7:0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2 09:1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1 23:42
赵金铎主编《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你们先看看,首先把中医继承好 ...

水气凌心要与水寒射肺,心下水饮,寒痰阻肺等等相鉴别,把这些中医理论搞清楚了,才能够规范水气凌心。

——水寒射肺:病证名。指寒邪和水气犯肺脏而引起的病变。多由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苔白腻,或伴有发热、恶寒等(百度)。

从上述病史,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表现中,可以考虑其内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慢性支气管炎或伴有肺气肿肺心病者急性发作(呼吸道急性炎症)。这种急性炎症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未必伴有细菌感染。如果伴有细菌感染,出现发热,黄脓痰等,可表现为痰热阻肺证。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7:0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2 09:20 编辑

——寒痰阻肺: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易咯为主要表现。又名寒饮停肺证。

从上述临床症状表现中,可以考虑其内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为:慢性支气管炎或伴有肺气肿之缓解期,此时以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或伴有一定程度的肺气肿(喘)。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7:05:45 | 只看该作者
心下水饮不明。请李先生提供一下其中医方面具体的描述。
40
发表于 2016-11-12 22:16:1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12 07:42
赵金铎主编《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你们先看看,首先把中医继承好 ...

陈先生37、38、39路的内容,您看了没?有问题您去批判,我旁听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8:49 , Processed in 0.0605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