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llyyjj老师题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21:41:0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8 16:50
呵呵,我的中医基础是差,才向您请教经文的。您发此帖,本意就是为了给大家讲解《内经》天人关系部分的经 ...

鸡蛋化小鸡,说得通吗?
32
发表于 2016-12-18 23:19:24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18 21:41
鸡蛋化小鸡,说得通吗?

您反问:哪一句不是说五气与五脏的关系?
----------------------------------------------
这么说吧,鸡蛋孵小鸡,鸡蛋和小鸡是同一个生命的不同阶段,咱们要说的是五气和五脏的关系。
五气是天地之间的,五脏是人身上的,二者如何联系,《内经》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如何理解,是本帖要学习的。


前几年,我和攻击中医者争论,对方说,中医的天地精华生人,不符合科学。我讲,人是地球上的生命,这个生命形成,依赖天地的条件,由天地间的物质构成。这是天地精华生人的意思。如果没有天地这个条件,没有天地间的某些物质(精华),就不可能产生人这种生物。
《内经》有关天人关系的论述,基本是这个原则性的论述。
我想,我的这个理解您应该同意的。


中医能够认识到人由天地生成,这是古人的明智,与上帝造人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内经》把五行与五脏,用并列叙述的方法讲出来,是不是能够直接理解成五行产生了五脏?这就需要探讨了。


内经的基本叙述是,天有五行,人有五脏。
这两句话,说的是两件事,这两件事是并列的两件事,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两件事?还是五行与五脏一、一对应的两件事?
这里面的疑惑,还需要我们仔细探讨。
并列的两件事,就是五行与五脏无关,
有一定关系,就是五行这种环境,影响了人体,形成了五脏,
一一对应,就是因为天有五行,人就必须有五脏。
这三种理解,哪一种符合《内经》的原意呢?请先生讲解。
33
发表于 2016-12-19 06:44:0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8 15:19
您反问:哪一句不是说五气与五脏的关系?
----------------------------------------------
这么说吧, ...

        对方说,中医的天地精华生人,不符合科学。我讲,人是地球上的生命,这个生命形成,依赖天地的条件,由天地间的物质构成。
=========================================
        回复:
        按照你们的逻辑,男女结婚,才能生孩子!太阳和地球什么时候结的婚?什么时候圆的房?什么时候生出了人类的爹妈???
        你扯一个看看???太阳与地球能够杀出一个人来??科学实验一下!!!
34
发表于 2016-12-19 06:57:5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8 15:19
您反问:哪一句不是说五气与五脏的关系?
----------------------------------------------
这么说吧, ...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是通过取象比类而来的!那不是《内经》说的,是5000年前祭祀的时候,祭师,巫师干的事!
      你能够说出太阳与地球生出一个人类的爹妈。怎么就理解不了五行与五脏呢!!!你是两套标准,要求五行指导临床,不要求阴阳指导做手术;要求五行直面科学实验,不要求阴阳直面科学实验!!!你们在论坛上胡搅蛮缠,手电筒只照别人,输了理就胡拉乱扯!!!死不认账!发赖皮帖子!!连脸面都不顾了!!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11:05:3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8 23:19
您反问:哪一句不是说五气与五脏的关系?
----------------------------------------------
这么说吧, ...

1,【鸡蛋孵小鸡,鸡蛋和小鸡是同一个生命的不同阶段】,鸡蛋不是生命,鸡蛋可以生化生命。五气不是五脏,五气可以生化五脏。这是一个道理。【五气是天地之间的,五脏是人身上的,二者如何联系】,,当然是自然联系,是自然规律联系,是生长化收藏规律的表现,是五行气化的表现。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规律的表现。
2,【天地精华生人】,五气就是天精气,五味就是地精气,五运六气论证的是天地精华如何生人。
3,【《内经》把五行与五脏,用并列叙述的方法讲出来,是不是能够直接理解成五行产生了五脏?】说明先生还不明什么是五行。五行是五运,是按天体运行的顺序运化五气,为金木水火土五形的自然规律。在天为气,是清气为阳上升,积阳为天,阳化气。在地成形,是浊气为阴下降,积阴为地,阴成形。阴阳是寒暑气化的状态,木金是万物生化的表现,土是万物生化的条件。这些是同于化生小鸡的鸡蛋。
4,天地气交,五气升降出入而化器。春气是地气始于下,升于左,在器为肝;秋气是天气始于上降于右,在器为肺;夏气是天气始于前,统阳气之升,在器为心;冬气是地气始于后,统阴气下降,在器为肾;土居中央,化五味为气,沟通阴阳,,在器为脾。
  五气化五脏是自然之道,是四时五行之气升降出入于器,阴阳生化规律的自然表现。
36
发表于 2016-12-19 21:55:36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19 11:05
1,【鸡蛋孵小鸡,鸡蛋和小鸡是同一个生命的不同阶段】,鸡蛋不是生命,鸡蛋可以生化生命。五气不是五脏 ...

您这一条内容多,咱们一条一条讨论。
鸡蛋孵小鸡,鸡蛋和小鸡是同一个生命的不同阶段】,鸡蛋不是生命,鸡蛋可以生化生命。----------------------准确点说,鸡蛋里,受精卵是生命,为受精卵不是生命。鸡蛋是咱们打比方,说明一下就行了。
五气不是五脏,五气可以生化五脏。这是一个道理。----现在就需要认识这个道理。
五气是天地之间的,五脏是人身上的,二者如何联系】,,当然是自然联系,是自然规律联系,是生长化收藏规律的表现,是五行气化的表现。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规律的表现。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规律,可以用五气、五行来描述。咱们认识一致。


2,【天地精华生人】,五气就是天精气,五味就是地精气,————赞同。
五运六气论证的是天地精华如何生人。——就需要学习这个,五运六气,如何论证天地精华产生人的这个过程,当然,不是要现代生物学讲的那样。但五运六气讲了关于生人的内容有哪些?这是要学习的。
如果不学习这个过程,五运六气的作用就无法体现。
请先生继续。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09:57:0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19 21:55
您这一条内容多,咱们一条一条讨论。
【鸡蛋孵小鸡,鸡蛋和小鸡是同一个生命的不同阶段】,鸡蛋不是生命 ...

五运六气讲了关于生人的内容有哪些?这是要学习的。
-----------------------------------------
  先生没读完帖子,我如何继续。
  
38
发表于 2016-12-20 13:4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12-20 13:56 编辑

要真正明白五藏何以能藏成形,当知:天气清静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何谓?是说月为阴。阴为之主。天气清静光明,是生血之原。妇女之经脉,为何谓月经?可想而知。不必多谈。
39
发表于 2016-12-20 16:11:54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2-20 09:57
五运六气讲了关于生人的内容有哪些?这是要学习的。
-----------------------------------------
  先 ...

不好意思,昨天晚上因为有一些干扰,没有说全,继续说这一段:


3,【《内经》把五行与五脏,用并列叙述的方法讲出来,是不是能够直接理解成五行产生了五脏?】说明先生还不明什么是五行。五行是五运,是按天体运行的顺序运化五气,为金木水火土五形的自然规律。在天为气,是清气为阳上升,积阳为天,阳化气。在地成形,是浊气为阴下降,积阴为地,阴成形。阴阳是寒暑气化的状态,木金是万物生化的表现,土是万物生化的条件。这些是同于化生小鸡的鸡蛋。
---------------------------------------
五行是五运,是按天体运行的顺序运化五气,为金木水火土五形的自然规律。-----赞同。以前我和光明先生讨论,他也是这些意思。
阴阳是寒暑气化的状态,木金是万物生化的表现,土是万物生化的条件。这些是同于化生小鸡的鸡蛋。-------基本赞同,就是后面比方有点不妥。这些应该是鸡蛋孵化小鸡的条件。不是鸡蛋。不过鸡蛋也是在这些条件下形成的。
我继续学习。


40
发表于 2016-12-20 19:53:4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2-19 02:57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是通过取象比类而来的!那不是《内经》说的,是5000年前祭祀的时候,祭师 ...

讨论学术问题时,无关主题的闲话莫说。

想发言,就帖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3 01:19 , Processed in 0.1115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