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经钩考:《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00:2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24 00:34 编辑

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说:

九,一加八之和也。宫,人为规定的空间也。九宫,九块规定的空间也。

九宫,在平面上组成的是“井”字形加四周边框的一个周周正正的平面图。九宫,九块小正方形。九宫,中间一宫,周围八宫。

以天文为坐标,中华先贤创制出了循时而行的人文,创制出了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九宫。

一定的空间对应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对应一定的空间。用时间对应空间,用空间对应时间;时间与空间,统一在了九宫里。

九宫之理,源于洛书。九宫之名,源于《灵枢》,源于本篇。九宫之形,源于本篇。“始于一,终于九”的针刺之纲纪,实际上是九宫之数。九宫之理、九宫之数、九宫之形,都是表达远古天文历法的。

九宫,位于中央的一宫是核心是统领,位于四周八方的八宫是枝干是随从。中央之宫,司令之宫,统帅八宫。八宫,一对应于八节,二对应于八方。八宫,实质上是中央之宫演化出的时间与空间。八风者,一宫一风,八宫八风。八风,一对应于八节,二对应于八方。八节者,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简称之为两分两至加四立。八方者,东南西北四方加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也。由于立九宫而后知八方的风向,所以名“九宫八风”也。”

金栋按:“九宫之理,源于洛书”,刘明武先生《换个方法读内经》考证认为“在彝族文化里,十月太阳历是用洛书表达的”。彝族洛书图形与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一“洛书”图形吻合。古代医家言之,当始于张介宾《类经图翼》。《类经图翼·二卷·运气下》有“九宫八风图”和“九宫星野图”,其中在“九宫星野图”下解释说:“此即《洛书》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也。此数上、中、下三层,横皆十五;左、中、右三层,纵皆十五;巽中乾、坤中艮,四隅皆十五。故《奇门》家曰:‘纵横十五在其中也。’”但在《类经二十七卷·运气三十五·九宫八风》却有“然河图宫九,而此居惟八”之语,这是为何?

《类经》成书早,《图翼》成书晚。张介宾早年以“河图”释九宫,疑与刘牧《易数钩易图》有关。据易学史,河图、洛书之说,始于宋初道士陈抟。传说其将河图、洛书授予刘牧,而刘牧《易数钩隐图》乃以图九(河图是九数)、书十(洛书是十数)传之,与朱熹《周易本义》、《易学启蒙》之书九、图十正相反。而传统流行的河图、洛书是朱熹《周易本义》之首图。或是张介宾早年参考刘牧之说,疑有误,晚年参考朱熹之说并从之。

刘先生又说“九宫之名,源于《灵枢》,源于本篇”,或有不当。九宫之名,虽不知确切记载于何时何书,或最早见于《易纬·乾凿度》,但非首见于《灵枢经》本篇。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02:2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25 02:54 编辑

《易·说卦传》八卦方位
《易·说卦传》云: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东方也。
齐乎,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战乎,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朱熹《周易本义》说:“右见《说卦》。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说:“崔觐曰:帝者,天之王气也。至春分,则震王而万物出生。[疏]《乾凿度》以为八卦分散用事之序。帝,天皇大帝,阳之主,即太乙也。太乙所临之地,即为王气,故云‘帝者,天之王气也’。震正东方,《乾凿度》曰‘位在二月’,故‘至春分,则震气王而万物出生’。乾阳出于震出,故曰‘帝出乎震’。”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说:“《说卦》以八卦配四时。古代历法,约言之,一年四时共三百六十日。用八除之,得四十五日。《说卦》分一年为八季节,每卦配一季节,占四十五日。……《说卦》又以八卦配八方。”

金栋按:《说卦传》这一章(第五章),乃以八卦定八方(四正四隅)与八个季节(四立、二分、二至)。朱伯崑《周易通释》说:“《说卦》在阐发《易经》时表现出……是将八卦震、巽、离、坤、兑、乾、坎、艮排列,以八卦配八方,以八卦配八个节气的意向。但文中没有完整地表述出来,只以举例的方式给了示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02:32:50 | 只看该作者
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说:
这一章所说的八卦模型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模型,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这个模型就是被后人称为后天八卦的八卦模型。这个模型虽然在《说卦传》里就已经排定了,但在当时并没有被称为“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直到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说“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认为这是文王八卦,是地道,是从伏羲八卦天道发展而来的,它才被命名为“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

《说卦传》第五章里,有六卦直接给定了方位,余下的坤、兑两卦,照顺序排也可以排定。这六卦是:“震,东方也”,“巽,东南也”,“离也者……南方之卦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这六卦的位置确定之后,坤在离卦的后面,坤就应该在西南,坤之后是兑,兑就在正西方。这样就得出了后天八卦的方位排列,这就是一个思维模型,一个思维平台,中国人用的就是这个思维平台。

这种方位应该说是《易传》的代表性方位,这种方位与时序相配,用来说明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时空合一的规律。以四正卦配上四时,四正卦是正东方震卦、正南方离卦、正西方兑卦、正北方坎卦,四时就是春、夏、秋、冬。所以东方震卦就代表春分,离卦就代表夏至,兑卦就代表秋分,坎卦就代表冬至。再以“四隅卦”分别配以“四立”,就是艮为立春,巽为立夏,坤为立秋,乾为立冬。这就是宇宙模型,宇宙就是时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再配以五行,因为从文献考察来看,“五方”观念是“五行”的源头之一,五方早就有了五行的规定性,所以依据八卦的方位是可以配以五行的。而且《说卦传》在阐述八卦的取象时,已经说了“乾为金”、“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而其他四卦也隐含了五行属性,如“坤为地”、“艮为山”,地和山都属土;“兑为毁折,为刚卤”,隐含具有金的属性;“震为决躁,为蕃鲜”,隐含具有木的属性。乾兑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还可以配上数字,这些数字依据洛书(金栋按:应说九宫数)中数的安排,就是乾六、坤二、震三、巽四、坎一、离九、艮八、兑七。

这也可以看成是二体三用模型,二体是阴阳,三用就是五行。阴阳和五行,应该说是起源于一个系统,五行来源于符号,阴阳来源于卦爻。阴阳五行是一个系统,水火是一对阴阳,金木是一对阴阳,加上中间的土,就是三,所以中间这个土很重要,它不占四时而统领四时,不占四方而统领四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07:11:3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 11:03
《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原文】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 ...

九宫八风太一占——中国古代之星占医学!

点评

1997年春,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了西汉汝阴侯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宫占盘”,《文物》1978年第八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说:“太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6 21:25
星占学,古代“医卜星相”迷信术数之属!——现代谓之“伪科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6 11:03
九宫与医学结缘,并非偶然。《内经》是那个时代之作品,《易纬》九宫占术把节候气象的变化与统治者的行为和政治上的得失联系起来,用以占验阴阳灾异及人事的吉凶祸福。此术渗入医学,并加以改造,来解释人体生理与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6 10:08
35
发表于 2018-10-25 07:38:53 | 只看该作者
方位就是矢量,力的方向性。研究矢量就是科学。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0:08:4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5 07:11
九宫八风太一占——中国古代之星占医学!

九宫与医学结缘,并非偶然。《内经》是那个时代之作品,《易纬》九宫占术把节候气象的变化与统治者的行为和政治上的得失联系起来,用以占验阴阳灾异及人事的吉凶祸福。此术渗入医学,并加以改造,来解释人体生理与病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点评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6 10:33
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0:33:1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10:08
九宫与医学结缘,并非偶然。《内经》是那个时代之作品,《易纬》九宫占术把节候气象的变化与统治者的行为 ...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1:03:1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5 07:11
九宫八风太一占——中国古代之星占医学!

星占学,古代“医卜星相”迷信术数之属!——现代谓之“伪科学”!
39
发表于 2018-10-26 12:12:18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10:33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说的好。
40
发表于 2018-10-26 12:14:5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10:33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有些人自己搞不清楚这些东西,于是就迷信这些东西,甚至反对别人去思考、改正和质疑这些东西。中医学的落伍,与这些无知的顽固派,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06:26 , Processed in 0.0576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