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曹东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活的鬼是丑恶的,“再来”的攻击很软弱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3:57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25日)晚8:30预告,刘云双讲述《捍卫中医》第十讲,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贾谦先生2005年写出来的研究总报告。贾谦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复兴中医的战略构想,有很多内容被采纳,具有先见之明。
刘云双。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学习的社区医学,师承于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现就职于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血液科。
      祝贺刘云双讲述《捍卫中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了贾谦先生的《中医战略》的一部分内容。贾谦先生是深刻与系统反思中医的先行者,他透彻地看到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优秀的独特本质,他不顾各种阻力,力排众议,为中医的复兴而大声疾呼,尤其是对于保护民间中医,保护中医原创优势,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有针对中医现实中西化错误的批评,有未来发展的建议。可以说他是体制内,迷途知返,幡然醒悟的第一人。我们就是要像他那样敢于否定自己过去的错误,像朱良春先生说的“找回中医失去的元神”。脚踏实地,不断奋斗,道术并重,复兴中医。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4:23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26日)晚8:30预告,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第十一讲,与大家一起讨论梁启超为何说假话,看不起中医?他在维护给他错误治疗西医的时候,还捎带着污蔑和抹黑中医?现在,这样的事情还有吗?为什么?这说明了近代以来,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科技精英”)看待中医的态度,也反映出中医的地位。中医在近代,在现代,被丑化,很多有志青年远离中医,即使后来改变态度,也必须经历很多重要事件,很长时间的“再教育,再认识。”因此,中医药在近代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中医药的复兴,必然曲折而遥远。
王群才,河北衡水人。师承于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华北煤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衡水桃城中西医诊所负责人,执业医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员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梁启超对中医的态度,以及引起的影响。首先不难看出,梁启超先生虽然有很深厚的国学素养,但是在西方文化强势东扩的时候,他看不到东方文化的优点,对阴阳五行持坚决否定的态度,对中医的态度也因此而必然采取否定的态度。梁先生没有给中医机会,投奔西医被误治,本来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梁启超先生面对这样的结果,甘心情愿做为推广西医的殉道者,并且“不忘踢中医一脚”,这是中医百年磨难的典型案例。如今,西医大踏步改进技术,中医的学术水平断崖式下降,因此,有人在2006年又一次发起取消中医的思潮,在这样危难的时候,懂得积贫积弱中医历史的人,必然不敢轻易地认为中医必然胜利。反思历史,认清形势,坚持不懈,才能复兴中医。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4:45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27日)晚8:30预告,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第十一讲,与大家一起讨论张子和《儒门事亲》对于外感热病的研究,以及汗吐下尽除百病思想,对于外感热病的影响。
曹传龙说,我叫曹传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间中医,安徽颍上(颍上,古又称慎城,勤劳谨慎的古训千古传承。齐国政治家管仲的故乡,《史记》:“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千古传颂)也。因姻缘之故现定居湖北大悟县(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我是最早拜曹东义为师的。自从拜了曹老师并与各位师弟师妹相识之后,我渐渐感到了一个团体的温暖和温馨,使我逐渐摆脱了孤独和迷茫,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曹老师给了我信心和诸多教诲!从今再接还再励,今后,在曹老师的关爱垂教下,我力争做一个接地气的好民间中医!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张子和的学术特色,讨论了邪正斗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驱邪医病的重要性。攻邪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张子和把它们归纳为汗,吐,下,三个大类,也就是从体表,口腔,肠道排出病邪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发扬光大。当然,驱邪是为了恢复正气,驱邪是手段,恢复正气才是目的。另外,攻邪的时候,不能贪图痛快、快捷,用量不能太多,太过,否则,就容易伤害人体的正气。现在西医抗病毒杀细菌,做手术,切肿瘤,基本上就是张子和倡导的方法,并且经常过分、过量而伤正气。因此,中医说“王道无近功”,“攻邪如驱贼”,“扶正如教子”。所以,攻邪已病,需要有度,有序,不能孟浪从事。易水学派,就是这样批评寒凉、攻下派的不足。这是后话,将来有机会还要一起讨论。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5:05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28日)晚8:30预告,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第十一讲,与大家一起讨论扁鹊诊赵简子这件历史事件前后,晋国六卿之间的复杂关系。春秋末期,晋国国君的统治力量逐渐走向衰落,六卿势力逐渐增强,执政官赵简子的行为引人注目,希望取而代之,或者打算灭亡他的人,逐渐付诸行动,赵简子奋起反击,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他的谋臣董安于出谋划策,扁鹊诊赵简子的医疗事件被利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才被记载于《虞氏春秋》之类的赵国史书之中,并经常被引用,也有的时候被修改和补充。因此,说清楚这段历史,很不容易。
马京雪,男,生于1980年,执业医师,河北宁晋县人。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与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到孔夫子和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看一看当时的晋国,已经危机四伏,晋侯的统治摇摇欲坠,执政官赵简子一场怪病,牵动了晋国六卿之间紧绷的神经,引发了激烈的兼并战争,也推动中国的历史由春秋进入战国时代。小人物见证大历史,扁鹊诊赵简子的事情才被记载于史书之中。这是不能否认的历史,也具有不可磨灭的真实,今天历经千辛万苦读懂了它,让我们倍感有温度的亲切和十分难得的可贵。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5:27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29日)晚8:30预告,张海涛主治医师为大家讲解《中医外感热病学史》第十一讲,与大家共同探讨宋金元时期温病概念的演化与争鸣,讲述的内容是”庞安常辛温发汗加凉药“。
       张海涛   主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温泉疗养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优秀青年中医骨干人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编委。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一项,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崇尚辨病、辨脉、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善用经方。主要从事脾胃病、呼吸病和肿瘤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对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的体质调护与康复积累了较多经验。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成功!他与大家一起讨论了庞安常《伤寒总病论》的学术成就,他在韩祗和以后突出了在解表上的贡献,不再“解表不用仲景方”,而是在桂枝汤,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入寒凉药,实际上是把辛温解表变成了辛凉解表方。这样的贡献,深刻影响了后人。当然,他接受和宣扬苏东坡给他的《圣散子方》,受到了后世的质疑和批评,不能神话某方。这反映了辨证论治外感病的重要性,不可拘泥于某个方剂,而必须按照证候的发展变化,来随证治之,才能符合张仲景的本意,也才能促进中医外感热病学术进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5:47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30日)晚8:30预告,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的第十一讲,奋起反击  中医全面进入主战场。中医参与抗击非典的机会来之不易,这不是广东的“撞上非典”,而是临危受命,按上级安排进入救治的定点医院。到底怎么完成任务,交出什么样的答卷?世人充满期待,中医的现实作用等待一份重要的证明。
       张相鹏,男,山东泰安人,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在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山东滨州从事针灸推拿工作2年,2008年考入基层乡镇卫生院,在中医科工作8年,2016年考入河北中医学院,中医医结合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曹东义教授。
      祝贺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成功!中医在与新瘟疫非典斗争之中的作用,不是可以随意抹杀的,这里有权威性的数据说明。这充分说明了中医药的巨大作用,这样好的成绩,恰如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所说,这与此前她们医院“集体拜师,重温经典”的学习过程不无关系。此后,国家领导人,大力支持中医,发展中医,与这次战胜非典中的中医作用,也有密切关系!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6:07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31日)晚8:30预告,李源讲述《回归中医》第十一讲,与大家一起讨论中西医之间的异同,阐述《中医是善于改善围观的医学》。这是我在过去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因为古人也承认微观世界的存在。但是,中西医对人体、疾病的研究认识有不同。李源结合病例,探讨中医师在临床中如何去把握和实践这种不同的认识带来的疗效。以及邓铁涛教授关于“中医与未来医学”的阐述。本讲关键词有三个:中西医、病例、未来医学。我们一起期待。
       李源(原名:李有缘),男,宁晋县人,中医执业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宁晋县李源草医堂中医门诊创办人,宁晋县苏家庄镇、北河庄镇中心医院特聘中医师,宁晋县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河北省中医学会仲景分会常务委员。师从于河北省中医科学院曹东义教授,河北省名中医赵振兴先生。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临证形成“抓、定、选、配”四步法为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擅长治疗内妇科疑难病症、口腔黏膜疾病及儿科呼吸道疾病。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编著、整理出版中医著作《草医堂临证传薪》、《宋俊生临证得失录》、《赵振兴临证医案实录与效方》、《赵振兴妇儿科医案医论》等10余部。http://www.ynjkcy.com/hgzy
        祝贺李源讲述《回归中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西医的区别,并且论述了中医在微观领域里的独特作用,说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这好像不容易理解,因为过去一直都是说中医是重视整体性的医学,对微观结构缺乏认识,为什么说中医又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呢?这与中国古代的看世界的方法有关系。老子讨论过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微观,并且对惚兮恍兮的状态进行过研究,说其精“甚真”!这是因为气,大而无外,包容天地;小而无内,是万物的基础。一画开天,三才生焉。天地虽然是两极,但是它们之间有弥漫的气,人和万物都在“气交之中”。中华文化没有真空,与西方不一样,西方说时空是万物存在的条件,物质需要运动,运动需要空间,它们认为“真空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人与天地万物都沐浴在气中,因此才能“有无相生”!人与天地万物的联系,靠的就是纤微无间的气。中医不做手术,治好了很多内在复杂的疾病,不改善微观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作用。当然,中医的传统语言用的是“化瘀”、“行气”、“化痰”、“利湿”、“消积”、“软坚散结”等等,主要靠“转化”,不是靠机械物理的对抗和切除。中医具有变废为宝的大智慧,值得大家信赖。李源与大家一起学习的邓铁涛先生的《中医与未来医学》,充分说明了中医的未来魅力。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有希望关注曹东义,喜欢讨论问题的同道,可以正面提出问题。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9:59:47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9-1 11:12
看了您讲述朱良春先生的经历,心里不是味。听说李可先生还曾经蹲监狱呢!中医是大道,中医人经历磨难也是 ...

感谢鼓励和关注!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20:01:15 | 只看该作者
叶苗 发表于 2017-9-1 11:51
无论年也好,日也罢,对应生命人体与光色相关的是只能分五级,多了为不可见,是由付氏级数的袞减所决定的 ...

有机会,再和先生讨论。

点评

中医的解剖在藏象场面前根本不需要!毫无意义!  发表于 2017-9-1 20: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8 16:26 , Processed in 0.0829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