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2-26 06:54 编辑
继承是最好的创新 ——浅谈“天人合一观”复兴中医的原理 高智海 摘要 复兴中医的关键就是封志强先生说的“中医理念的发扬光大”。这个“理念”就是“天人合一观”。其在中医理论与实践(包括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何时背离“天人合一观”,我们就会在何时犯错;就像电脑的“系统软件”何时出问题,电脑就会在何时无法使用。所以,“天人合一观”的贯彻与落实是中医重新走向辉煌的关键。 1、“天人合一观”的定位及意义 “天人合一观”是对习近平说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简称。因其与西方人(包括西医和西方科学)的核心理念“天人相分”恰好相反,故其对复兴中医的作用首先是从纠正“中医西化”入手的。 中医西化(即中医去中国化)是指西方科学(包括西医)的核心理念“天人相分”入侵中医而产生的异化。这是近代中医衰败的根源。 我们知道,西方人崇尚自由,导致西方科学与哲学分道扬镳,致使西方科学像脱缰的野马横冲乱撞。这就是“天人相分”作为西方人核心理念的由来。曾仕强教授说的“西方科学就像原来被关在潘多拉魔盒里的魔鬼;西方科学在西方产生的过程,就像西方人将魔鬼放出魔盒的过程”就是指此而言。 从本质上讲,西方科技是中性的。我们既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不好。只有当其失去驾驭(即“天人相分”作祟)时,才会像脱缰的野马横冲乱撞而危害人类,包括危害中医。 既然现在西方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危害人类,就说明,人类还没有真正将其“驯服”。而“天人合一观”恰恰是“驯服”这匹野马唯一有效的途径。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说:“中医的合理内核一旦被揭破,整个现代科学都要改写”。其中,“中医的合理内核”是“天人合一观”;而“改写”是指现代科学(即西方科学包括西医)的核心理念由“天人相分”改为“天人合一观”。 这样,才能使西方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尽可能将其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毕竟,西方科技到底是危害人类还是造福人类,与人的心念关系很大。而“天人合一观”作为一种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恰恰是矫正人的“心念”的最佳手段。 为便于理解,可将人的心看做潘多拉魔盒。其既可孕育心魔并借助西方科技危害人类,也可关闭心魔而孕育“天人合一观”并借助西方科技造福人类。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控。古人说的“一念之差,堕入魔窟”与钱学森的观点都是这个道理。
2、“天人合一观”的合理内核及其与中医的关系 既然“天人合一观”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简称,就说明,其中的“天”是指宇宙。由于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膨胀,其膨胀过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是自然宇宙的运动规律,简称自然规律。所以,“天”代表自然规律。 由于“天人合一观”要求“人合天”而非“天合人”,所以,“天人合一观”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违背自然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观”的合理内核。 其与中医的关系在于,这个“自然规律”既可用“阴阳运动变化的法则”来表达,也可用“五行运动变化的法则”来表达。原因如下。 自然界是物质的。万物皆有阴阳,且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其运动方式不外乎两种。 一是指一切物质(包括阴阳)正常的运动轨迹是零。例如:地球是由阴阳组成的,其围绕太阳自传和公转时正常的运动轨迹是零,否则,会导致地球与其他星球相撞。再如:人体内气血运动的轨迹是零,否则,气血运行障碍会导致气滞血瘀。 二是指一切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方式是“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可以知道, “阳化气”中可以有“阴成形”, “阴成形”中也可有“阳化气”。所以说,一切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方式是“阳化气阴成形”。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傅景华教授以其中的要点“阳化气,阴成形”为标准将阴阳定义为“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而内经的“金(阳中之阴)木(阴中之阳)水(阴中之阴)火(阳中之阳)土(阴中至阴)”合在一起,恰恰是一个完整的阴阳。正如曹东义教授所说“五行”中的“五”是“全部”,“行”是运动。为此,傅教授将五行定义为“五类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 可见,阴阳与五行的区别就像我们看一座山脉时,“横看成岭”与“侧看成峰”的区别。所以,“阴阳运动变化的法则”也是“五行运动变化的法则”即“天(自然规律)”。这样,阴阳五行就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否定了。 当然,以上所论只是本义的阴阳五行。而“寒为阴,热为阳”及中药的五行属性(甘苦酸辛咸)则为引申义的阴阳五行。但其用来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天人合一观”。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观”的合理内核也是中医的合理内核。 3、“天人合一观”对中医科学性的解读 首先,科学就是传统文化说的“格物致知”。 其次,归纳与演绎既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也是哲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其中,哲学对归纳的运用多于演绎;科学对归纳的运用少于演绎。而传统中医中,内经、伤寒论、金元四家、温病学及历代医家的临床和学术成果都是对阴阳五行的演绎。中医从四诊收集信息到选药开出方子的也是演绎的过程。所以说,中医符合科学中“归纳少于演绎”的特点。 再者,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揭示。而中医总结的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规律(包括技术)恰恰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所以,中医是科学。 另外,若将中医比作一台电脑,那么,代表中医养生、诊断、治疗规律的内经、伤寒论、金元四家、温病学及历代医家的临床和学术成果就像电脑硬件,即使局外人也能看到,就像我们不开电脑也能看到电脑硬件。而中医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观)作为软件隐藏在中医学,就像电脑软件隐藏在电脑。所以,否定中医的科学性,就像否定了电脑的硬件,软件就没有了藏身之地。可见,不承认中医科学,只有死路一条。 综上所述,只有证实了中医是科学,中医才有资格利用“天人合一观”来“驯服”西方科技(包括西医)这匹野马,使之为人类(包括中医)服务。 4、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在实践中的操作要点是从“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体现出来的。其含义有两个:一是指“内守于心(不走神没有杂念)而集中精力或注意力做好该做的事”;二是指“向内心求索”即求索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再加以改正。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其与《道德经》的“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身求诸己”;党和政府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爱因斯坦说的“我评价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傅景华教授说的“忘掉自我,是谓天成,然后启发你的悟性、悟觉、悟思、悟识,使你达到一种与世俗潮流完全不同的、高屋建瓴的、慧然独悟的大智慧的境界中,始入医道之真谛”;习近平提出的“否定去中国化”在方法论上完全一致。必然能为“天人合一观”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撑。 可见, “天人合一观”的贯彻落实不但能够提高中医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医争得话语权和主导权、避免中医西化、吸引更多的人学中医,也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话语权、主导权和影响力,必然有利于台湾回归祖国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的和平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就是古人说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体现出来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医与中华文化血肉相连的关系,必然有利于带动传统文化的复兴。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观”的由来、现实意义及操作要点、方法必须借助中医和中华文化才能说清楚。所以,中医和中华文化造福人类的使命非常重大! 5、为什么说“天人合一观”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既然内经、伤寒论、金元四家、温病学及历代医家的临床和学术成果都是对阴阳五行的演绎。贯穿这个“演绎”过程的思维方式只能是“天人合一观”。就像“无数象棋对局”是对“象棋规则”的演绎;而贯穿这个“演绎”过程的思维方式是 “象棋思维”。 之所以说“天人合一观”是思维方式,是因“天人合一观”是一种观念。其与思维方式均为哲学概念,且二者在操作过程中均可有两种相反的方法。 例如:我们冷了加衣服和热了减衣服,既可以是养生“观念”中两种相反的方法,也可以是养生的“思维方式”中两种相反的方法。 再如:补与泄既可以是中医治病“观念”中两种相反的方法,也可以是中医治病的“思维方式”中两种相反的方法。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观”能够成为中医的思维方式,而成为中医摆脱困境、重新走向辉煌的关键!毕竟,中医现在所处的困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你治不好病不能怪中医,只能怪自己没掌握中医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观”。
6、如何运用“天人合一观”解决临床问题? 最近,中国中医药报有一篇文章标题是“警惕医学殖民主义淡化中医特色”。 我认为,“医学殖民主义”不一定会“淡化中医特色” ,关键是看谁对谁殖民。毕竟,我国医学战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中的“中西医结合”是保障我国人民健康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对中医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谓“挑战”是指其有可能步入西化误区;所谓“机遇”是指中医可乘机对西医“殖民”,扩大中医的影响力。 例如:中药薏米“健脾化湿”的药性是通过中医方法认识到的;而“薏米降糖的药理”是通过西学思路认识到的。那么,面对血糖高的糖尿病人病机为“湿邪内困”时,在不知其他“健脾化湿药(如茯苓)”有没有“降糖作用”的情况下,可选薏米。所以说,掌握药理知识有利于中医选药。其中,“薏米降糖”是治标的;“健脾化湿”是治本的。这样,既可标本兼治,也可避免选药时犹豫不决。毕竟,能“健脾化湿”的中药种类多于既能“健脾化湿”又能“降糖”的中药。 其中,利用薏米“健脾化湿”是在“用药性”,“用药性”体现出来的思路恰恰是阴阳五行提供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观”;而薏米降糖的“药理”体现出来的思路是西学核心理念“天人相分”。二者在方法论和理念上恰好相反。故只有通过对西学“殖民”即否定其核心理念(天人相分)才能将“薏米降糖的药理”拿来为我所用。何况,当我们将“精神内守(内守于心不走神没有杂念而集中精力或注意力做好该做的事)”作为“天人合一观”的操作要点时,是能够消除“用药性(其根为天人合一观)”与“用药理(其根为天人相分)”的矛盾。其他中药的使用也是这样。
但如果我们放弃薏米药性而只用其药理“降糖”时,就成了“中医西化”。其体现在临床上,就是疗效的降低乃至病情的加重。毕竟,糖尿病人的病机为“阴虚内热”时,我们若不审察病机只用薏米降糖,不但糖降不下来,还会加重“口干舌燥”而出现很多副作用。所以说,“中医西化”主要是通过抛弃药性体现出来的,其对中医的伤害最大。 这个例子中,“薏米降糖的药理”虽然来源于西医的理念(天人相分),但因这个过程是在用药性的基础上用药理,即以“天人合一观”统领全局(包括药性和药理),所以,这种情况不属于“中医西化”而属于“以中统西”。也就是说,“以中统西”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也是“天人合一观”。 再如,青霉素是西药。当我们用青霉素杀菌抑菌时,青霉素还是西药;当我们用青霉素的苦寒清热解毒时,青霉素就成了中药。 可见,人们常说的“中药治本,西药治标”不准确,应改为“药性治本,药理(物质成分)治标”。所以,复兴中医的关键不在于我们使用中药还是西药,而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路使用。其中,“用药性”体现出来的思路恰恰是“天人合一观”。所以,解决中医西化问题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否则,我们就无法用药理(如薏米降糖)治病。
当然,这不是说让中医去搞中药药理(物质成分)研究,而是说,西医搞出后,我们直接拿来用即可。这样,既省力也不耽误用药性,且有利于“选药(即避免开方时犹豫不决),且能提高疗效(即标本兼治),并协调中医与西医的关系、消除中西医的矛盾、避免中医西化,简直是十全十美!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观”既可制止中医西化并彻底纠正已有的西化问题,也有利于使中医掌握“中西医结合”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还能包容西医并协调二者的关系。必然有利于我国医学战略中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驾马车”有条不紊的向着有利于中医复兴的方向运行! 7、如何利用“天人合一观”使内因与外因配合复兴中医? 以上所谈只是解决了复兴中医的“内因”问题。实际上,由转基因中药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中药质量下降影响用药性,及政策束缚中医手脚等“外因”问题若不解决,复兴中医的目标仍难以实现。 而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恰恰是通过“天人合一观”来实施的。例如:通过“天人合一观”对“天人相分”判处死刑,可制止转基因中药研究。毕竟,“天人相分”作为“转基因中药研究”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是其灵魂。当然,转基因中药研究若是为西医服务或其他目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者,“天人合一观”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而不违背自然规律,必然能够提高人们道德水准,可避免或减轻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中药质量下降。 而解决政策束缚中医手脚的问题,仍需通过“天人合一观”对“天人相分”判处死刑,中医有了话语权来解决。这样,才能帮助政府制定出完全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和法规。 再者,前述“精神内守”作为“天人合一观”的操作要点,不但有利于中医的复兴,也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朱清时院士所说“我国科学技术要赶上西方,就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忘了传统文化,不把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出来,我们就难以赶上西方。” 其中的“优点”恰恰是“天人合一观”。这样,更有利于政府下决心利用中医理念“天人合一观”配合我们解决复兴中医和复兴中华民族所有的问题。 8、“天人合一观”对继承与创新的解读 不断进步对复兴中医的重要性,就像新陈代谢对人体的重要性。而进步恰恰离不开创新。但不管怎么创新,其创新理论与实践也不会超越阴阳五行提供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观”。就像孙悟空无论怎样折腾,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也就是说,任何创新既不能束缚中医的手脚,也不能胡乱创新。“天人合一观”的作用正在于此
当然,中医创新者即革命者“革”的是西方科学(包括西医)的“命”;并非“革”自己的“命”;就像共产党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者,“革”的是鬼子的命;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者,“革”的是国民党的命。前述钱学森说的“改写”即“革命”。
当然,若出了汉奸就需要“革”汉奸的“命”;就像我们对中医的认识错误需要改正。 当我们这样理解继承与创新(革命)的关系时,中医界的思想就统一在“天人合一观”中了。 所以,“继承”就是继承中医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观”;“创新”就是通过“天人合一观”合理吸收西医和西方科学成果为我所用,当然也包括类似伤寒论和金元四家及温病学那样的,在内经基础上的传统意义上的创新。 原因在于,传统中医和中华文化与古人讲的都是“天人合一”,其在方法论上体现出来的主要是直觉。而加“观”字才能变成哲学概念,既是创新,也形成了直觉与理性恰到好处的完美的融合。这是“天人合一观”既能抑制西化又能包容西学的关键。 综上所述,阴阳五行的应用虽然不能解决复兴中医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如薏米药理降糖的问题),但其提供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观”却能统筹解决所有问题。 9、“天人合一观”对“中医西化”的解读 中医与西学的关系就像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医西化是西学对中医的侵略和奴役,就像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中国强大了,他们与我们和平共处;中国弱势了,西方就会派出八国联军侵略我们。中医也是这样。正如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而“天人合一观”既是我们抗击中医西化的法宝,也是逼迫西学与中医和平共处的法宝,当然也是中医对西学“殖民”的法宝。 总之,我们应该将中医看做“正室”,将西方科学(包括西医)看做“小老婆”。看成“小三”或“情人”或“朋友”或“敌人”也可,一切随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保持中医在我们心目中的“正室”地位。这样可使我国医学战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驾马车向着有利于中医复兴的方向前进。 10、结语 中医的复兴不仅仅是中医的事情,而是与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而“天人合一观”虽然来自传统中医,但却消除了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并将中医的继承与创新融为了一体、融为了一炉,有利于中医界与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密切配合,齐心合力为复兴中医和中华民族做贡献!诚如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英国的汤因比先生所说:“西方无法引领人类未来文明,中国文明将统一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