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个问题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9-5-30 18:15:36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是生理系统病理系统中反应物质及结构功能的变化
32
发表于 2019-5-30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5-30 10:15
阴阳五行是生理系统病理系统中反应物质及结构功能的变化


说点道理。说不出来了。先查查不可通约性。
33
发表于 2019-5-30 18:3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5-30 10:32 编辑

第一,科学的起源是什么,在哪里?
第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起源是什么,在哪里?
第三,医学的起源是什么,在哪里?
第四,中国的位置在哪里,中医的位置在哪里,你的位置在哪里?




这是一个永恒的辩题。
34
发表于 2019-5-30 18:45: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位置在中国中医的位置在中国
35
发表于 2019-5-30 18:45:2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5-30 18:30
说点道理。说不出来了。先查查不可通约性。

你不懂
36
发表于 2019-5-30 19:17:29 | 只看该作者
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

一、库恩的“不可通约性”概念

       库恩是在1962年出版的《利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不可通约性概念的 。他从数学中借用这个概念用来描述相继的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为了说明科学革命的显著特征是新旧范式不可通约。库恩着重从科学共同体和科学心理学的角度闸发了自己的观点:

          从科学革命中涌现出的常规科学传统,不仅在逻辑上与以前的传统不相容,而且二者往往实际上也是不可通约的;范式的改变使科学家对 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格式塔转换(革命前科学家世界的鸭子在革命后变成了兔子),科学家在革命后知觉和视觉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新 世界在各处与他们先前所居住的世界彼此不可通约。也许是库恩在初始表述中直觉和隐喻起了作用,人们广泛地讨论了意义变化问题,但却忽略了不可通约性的困难。
         茌60年代末,库恩在澄清别人对不可通约性误解的同时,已逐渐开始转向从术语分类学(taxonomy)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不可通约性的意蕴,从而把不可通约性与不可翻译性(intranslatability)等同起来。在1969年日文版的《结构》一书的“后记”中,尤其是在1989年写成、1970年发表的“对批评的答复”中,库恩就是这样做的。他明确指出:

         在从一种理论到下一个理论的转换过程中,单词以难以捉摸的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含义或应用条件。虽然革命前后所使用的大多数符号仍在沿用,例如力、质量、元素、化合物、细胞,但其中有些符号依附于自然界的方式已有了变化。此时,无法找到一种中性的或理想的语言,使得两种理论至少是经验结果能够不走样地“翻译”成这种语言,因而我们说相继的理论是不可通约的。
        在1982年发表的“可通约性、可比较性、可交流性”—文中,库恩对他的不可通约性概念做了认真而深入的修正、阐释与发展。该文中的以下观点值得我们倍加注意。
        第 一,局部不可通约性。库恩明确指出,等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边长不可通约,圆周与半径不可通约,从而存在着没有公度(no common measure)的情况。但是没有公度并非不可比较。相反地,不可通约的量能够在任何所需要的近似度上加以比较。在用于科学理论展开的词汇表 (vocabulary)中,不可通约性隐喻地起作用。“没有公度”的短语变成了没有公共语言。于是,宣称两个理论不可通约,就是宣称不存在能够把视为句 子集合的两种理论毫无剩余或毫无损失地翻译为中性语言或另外的语言。出于同样的理由,在其隐喻形式中比在其本义形式中没有更多的使不可通约性意指不可比 较。对两个理论来说是公共的大多数术语在二者中以相同的方式起的作用。它们的意义无论可能是什么都被保存下来,它们的译文只不过是同音词 (homophonic)。只是对于小子群(通常是相互定义的)的术语和包含这些术语的句子,才产生可翻译性的问题。因此,两个理论不可通约性的主张比它 的许多批评者所设想的更有节制,这种受限制的不可通约性称为“局部不可通约性”(local incommensurability)。库恩强调指出,跨越理论变革保持其意义的术语为差异的讨论和为与理论选择有关的比较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它们甚至 能够为从中探究不可通约术语的意义提供基础。
         第二,翻译不是诠释(interpretation)。虽然实际的翻译常常或者也许总是至少包含 小的诠释,但是诠释作为一个过程毕竟与翻译不同。关于翻泽,库恩认为:翻译是懂得两种语言的人所作的事;用来翻译的语言在翻译开始之前就存在,也就是说, 翻译的事实并不改变词或短语的意义;译者要系统地用另一种语言的词或词串代换给定文本中的词和词串,从而形成在另—种语言中等价的文本,注解和译者序不是 译文的部分,完美的译文不需要它们。至于诠释,库恩认为这正是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所实践的事业。诠释与翻译的不同在于:诠释者起初可以只要求一种语言;如 果诠释者成功了,则他便学会了那种语言;即便诠释成功,那种语言也不见得能翻译成诠释者自己的语言;利用诠释,诠释者可以找出并理解无法用诠释者的语言翻 译的字和词。
例如,在18世纪的化学中,phlogiston(燃素)有时被作为“从正在燃烧的物体释放出的物质”,有时被作为“金属化的要 素”(metallizing principle),有时还用其他说话风格提出来(它减小了空气的弹性和维持生命的性质等)。而且,与phlogiston有关的 dephlogisticated air(去燃素空气)有时指称氧本身,有时指称使大气丰富的氧,phlogisticated air通常指氧被除去的空气,它们都是用来传达18世纪化学家的信念的方式。在现代化学中,phlogiston完全消失了。Principle(要素) 失去了纯粹的化学意义(在18世纪的文献中,phlogiston被视为principle之一)。element(元素)成为同音异义词,而它在18世 纪文献中包括碳、硫黄、土和空气,它更多地像现代短语“凝聚态”(state-of-aggregation)起作用,也像现代术语“元素” (element)起作用。显而易见,这些术语不可能被现代词或短语的某些组合所代替,它们以及由它们所陈述的文献是不可翻译的。而且,这些术语构成了相 互联系或相互定义的集合,必须作为—个整体来使用和获得它们。只有如此,人们才能理解18世纪的化学是什么:它大大不同于20世纪的化学:不仅在就实物和 过程所说的东西方面不同,而且在构造和划分大部分化学世界的方式上不同。这些词汇是不可翻译的,历史学家不得不发现或发明它们的意义,以便提出他们赖以工 作的可以理解的文本,诠释就是这些术语的用法被发现的过程。
         第三,翻译的不变量(1nvariant)。不同的语言给世界强加了不同的结构。 一个指称术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问典(1exicon)网络上的一个网结,由此辐射出人们在鉴定网结术语指称对象时所用准则的标记。这些准则把某些术 语联结在一起而远离其他,从而在词典中建立起多维结构。这个结构映照出能够用这种词典描述的世界结构的诸多方面,同时也限制了可借助词典来描述的现象。在 这里库恩提请人们注意,同源结构(homologous structures)即映照同一世界的结构可以利用不同的准则联系的组合而形成。这样的同源结构维持的东西是世界的分类范畴(taxonomic categories)和它们之间的同异关系(similarity/difference relationships)。语言共同体成员具有的是词典结构的同源,词典的准则不必相同,但分类结构必须匹配。翻译的不变量正在于此。也就是说,相互 可翻译的语言的说者不需要共同具有术语,但一种语言的指称表达必须能够与另一种语言的共同指称表达相匹配,这些语言说者们所使用的词典结构必须是相同的, 不仅在—种语言之内,而且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也是如此。总之,分类学必须保持,以便提供两个共同具有的范畴和它们之间共同具有的关系。若情况不是这 样,则翻译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翻译行不通的地方,交流仍可进行,这就需要十分不同的诠释过程和语言习得。
         库恩就这样把不可通约性局域化,并把不可通约性等同于不可翻译,分析了不可翻译的原因所在,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诠释达到相互比较和相互交流。在1987年著名的三篇一组的希尔曼纪念 讲座 中,库恩认为,不可通约性观点在其实质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得做显著修正。他承认他把向前运动的科学家的经验模式化了,过分接近向后运动的历史学家的经验。

          第一,历史学家一般用一次跳跃包含在历史上以较小的步骤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第二,正是(科学家)群体恰好向前运动,而个人(历史学家)则向后运动,相 同的描述术语不能无批判地用于二者。例如,个人能够经历格式塔转换,但把该经历赋予群体则是—个范畴错误。库恩在这里借助历史学家的经验,重新引入了不可 通约性概念:不可通约性意味着没有公共词典、没有术语的集合能够充分而准确地陈述两个理论的所有成分。他觉得用蒯因的隐喻(不可翻译)代替他的隐喻(不可通约)更合适,认为通常不可能用目前使用的术语代替古老文本中的术语,使得如此形成的每一个陈述的真值能够恰当地适用于它的原来的真值。库恩还进一步阐述 和扩展了他的观点。他指出,语言塑造世界是通过范畴分类、同异关系对世界进行分割的结果,每一种语言形成的词典都通向一组可能世界或可能世界的集合;部分 的可翻译是存在的,但是词典的结构差异妨碍了保真翻译(truth preserving translation);在翻译失败之时,由于桥头堡(一种词典的分类范畴能被另一种词典的分类范畴覆盖)的存在,从而保证了词典的习得。
          库恩在文献中认为,他和费耶阿本德是在印刷品中首次(1962年)使用“不可通约性”术语的,国内外学术界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1991年 底我在研读爱因斯坦“自述”(1946年写成,1949年发表)的英德对照文本时发现,爱因斯坦在淡到科学理论评价的“内在完美”标准时说,理论本身的前 提的“自然性”或者“逻辑简单性”是一种“不可通约的质的相互权衡”问题。爱因斯坦用该词所指虽与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实质则是相关的,而且在科学哲学文献中的使用显然早于库恩十多年。
         库恩还认为他和费耶阿本德采用“不可通约性”术语是独立的:“我记不清他是在我的手稿中发现的,还是他告诉我他也使用了它。”“我使用这个词比他广泛,他对该现象的要求比我范围更广,但我们当时的重叠是很多的。”下面,我们转向费耶阿本德的观点,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

二、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概念
        费耶阿本德是在1962年发表的“说明、还原和经验论” 的长篇论文中首次正式阐述不可通约性的。他在针锋相对地批判了正统的科学说明理论,即可推演性原理(“说明”是严格的逻辑意义上的推演过程)和意义不变性原理(“说明”决不能改变被说明者主要描述术语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截然不同的两个观点。其一主张意义的可变性:“知识的扩展不但导致对前期理 论数值论断的根本性修改,而且还带来它的主要描述词语的重大变化。其二否认推演的可能性:“从—个不太普遍的理论到一个较为普遍的理论,并不是一种归纳或推演,而是一种替换。”在费耶阿本德看来.从一个理论T到另一个更广泛的理论T′的革命性过渡,要涉及两项重要的变革:第一,与理论T相伴随的本体论让位于与理论T′相伴随的本体论。第二,原来为T所采用的术语,经过这种变迁之后都要改变自己的意义,即是说理论不仅是排列事实的方便图式,它们还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因此,在这种世界观的替换、术语意义改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也就相应地呈现出不可通约的关系,这正是正统科学说明理论面临的难以克服的困难。
          在1975年出版的《反对方法》中,费耶阿本德展示了不可通约性的特点:“我们有一个观点(理论.框架、宇宙论、表示模式),其要素(概念、事 实、图像)依据某些构造原理组织起来,这些原理涉及某种类似“封闭圈”之类的东西:有一些事物,不违背原理(违背原理并不意味着它们针锋相对)是无法被人 讨论或“发现”的,讨论这些事物,做出它们的发现,上述原理就被中止使用)。现在,我们考虑一下支撑宇宙论(理论)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事实(每一个概 念)的构造原则,让我们把这些原理叫做所论理论的普遍原则,中止普遍原则意味着中止所有的事实和概念。最后,一个发现、一个陈述或一种态度,如果中止某宇 宙论(理论、框架)的某些普遍原理的使用,就是与该宇宙论不可通约的。”由此可见,中止行为是不可通约性的表现,其深藏的内部动力机制在于所谓的图式化阻 力(patterned resistance)。图式化阻力可以理解为一种结构化、模式化的东西,它能对其他模式产生自发阻抗。
          在1978 年出版的《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中,费耶阿本德论述了库恩的观点以及他与库恩的差异。他说:库恩注意到,不同范式(A)使用了无法产生包含、相斥、相交等通 常逻辑关系的概念;(B)使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不同范式中的研究人员不仅有不同的概念,而且有不同的知觉);( C)包含不同的方法(从事研究的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以便进行研究和评介研究的成果。库恩认为,成分A、B、C合在一起使范式完全不受各种困难的影响, 使范式互相不可比较。而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却是演绎的不相交性,仅此而已,他说他从未由此推出不可比较性。相反,他试图发现对这种理论进行比较的方法,内容的比较或逼真性的比较当然不在此列,但是当然还存在着其他方法。 费耶阿本德的比较方法是形式化的比较方法,如寻找两个理论之间结构上的同型性和模型造法,借助发明更普遍的理论。
           与库恩不同,费耶阿本德几乎 没有把不可通约性等同于不可翻译性。在《惜别理性》 (1987年版)中,他针对普特南的批评指出:“我们可以像孩子那样从头学习一种语言或者一种文化,而不必通过我们的母语这一中介(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和 人类学家发现这种程序的优点之后,现在开始喜欢的是现场调查而不是双语人的报告)。此外,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母语,好让它能够表达外来的概念(成功的翻译 总是改变它们从中出现的中介:满足[普特南第二点要求的]只有形式语言和旅游家的语言)。”不难看出,费耶阿本德的“成功的翻译”实际上是库恩所谓的“诠 释”,难怪他很少说不可通约性就是不可翻译性了。
          不管怎样,费耶阿本德始终坚持不可通约性观点,他甚至认为:“不可通约性命题不仅仅是哲学命题,它也是相当广泛的,往往是成功的科学程序的概括。因此,对不可通约性命题的普遍攻击不仅仅是对哲学立场的攻击(例如对哲学的‘实在论’),它也是对科 学成就中的程序的批评。”

三、对“不可通约性”的理解和评论
1.不可通约性在科学中是客观存在的。
           不可通约性虽然也是一个哲学命题,但它毕竟是从科学程序本身中概括出来的。也就是,它不是一种哲学外来物强加于科学之上的,而是内在于科学本身之中,即内在于科学的知识体系(语言系统)、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之中的,是科学家“生活形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事实正是如此。正如佐野正博所指出的,库恩在《结构》一书中把不可通约性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是关于科学的基准及定义的不可通约性。相异的范式的科学性基准有各种各样的差异,范式之间的争论在理性上就成为难以契合的东西。随着科学性基准的变化,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的不连续性也就产生了。

          第二是由于观察术语及理论术语的意义改变而导致不可通约性。

          第三是由于范式的变化,科学工作者活动的“世界”改变了,在这种意义上它也是不可通约的。

          科尔迪希(C. R. Kordig) 从观察上的根本性变化、规则性标准的根本性变化和基本意义的根本性变化三方面来理解科学革命所引起的不可通约性。牛顿--史密斯也把不可通约性的根源分为价 值的变化、规则的根本性变化和基本意义的变化三种类型。 的确,在理论的更替中,在科学的发展中,存在着费耶阿本德所说的“逻辑链条”的中断,即存在着不可通约性。
          普特南反对不可通约性概念,他认为意义不可通约的说法是荒谬的,科学术语的指称是跨理论的。诚然,跨理论的术语是存在的,但只有在词典结构相同之时;词典结构不同,术语就无法跨理论了。出于同样的理由,哈金(I. hacking)关于只要采纳实体实在论,就可以使不可通约性消失的论点站不住脚。
2.不可通约并非不可比较。
         不可通约性并不是像劳丹、夏佩尔所说的那样,意味着不可比较。库恩曾多次强调,不可通约并非不可比较。他在1988年10月23日致日本熊本女子大学教授梅 林诚尔的信中尤为详细地说明了这—点:“首先,当我谈到两个理论或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我绝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不可比较的。‘不可通约的’这个术语本身是从数学中借用来的,指的是没有公度。例如,—个等边直角三角形的边与斜边是不可通约的,因为没有一个单位使得斜边是边长的整数倍。但两者可以以任何需要的精度进行比较,斜边的长度大于边长的1.41倍而小于边长的I.42倍。‘不可通约性’应用于科学理论,意欲提示出,需要陈述一个科学理论的语言很像诗的语言,使用一种理论的语言不可能把某些陈述(但只某些)以确定真值所需要的精确性翻译为另一种理论的语言,但两者仍然是可以比较的。” 库恩指出,通过诠释或语言习得,科学家可以理解相互不可通约的理论或范式,从而可以相互比较和相互交流。
          由于费耶阿本德认为观察术语依赖于理 论,即不存在中立的事实,事实也由理论来决定,因此当理论发生变化的时候,事实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就内容比较理论不可能了。但是正如有关文献 所探讨的,费耶阿本德找到了形式化的比较方法。第—,寻找两个理论之间结构上的同型性,通过对有限结构要素集合的比较,以便确立二者之间存在的形式上的差 异。第二,模型构造法。设有两个不可通约的理论T和T′,费耶阿本德建议我们在T′之内建造T的模型T,然后再考虑T的命运。因为T和T′是同型的,所以只要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拒斥T,就可以找到足够的证据拒斥T′。第三,借助发明更普遍的理论提供—个共同的基础,以便藉此定义两个不可通约的理论均可以接受的经验陈述。但是,费耶阿本德的形式化的比较方法是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的。
3.不可通约性强调了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在厍恩那里,不可通约性是与他的科学革命概念密不可分的。革命前后的新旧理论或范式之间是有质的不同的,是不能完全还原的,也就是不可通约的。这种质变表现在社会学、心理 学和语言学诸多方面,即科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变化了,科学家个人在心理上发生了格式塔转换,科学术语的意义大为改观。不可通约性强调的正是科学发展中的质 变,它是科学革命的鲜明标识,它对逻辑经验论的归纳主义的静态的累积科学观做出了强有力的否定。
4. 不可通约性没有否认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
       不可通约性强调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和革命,但并不意味着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的中断。如果说库恩在《结构》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还有些偏颇的话,那么他在《必要的 张力》(1979年)的序言中已意识到这种缺陷:“我写革命—书时,曾把革命说成是某些科学术语发生意义变革的事件,我还提出,变革的结果出现了观点之间 的不可通约性以及不同理论支持者之间交流的局部中断。我由此认识到,‘意义变革’是—个问题而不是一种可以加以孤立的现象。现在主要是通过蒯因的著作,我已相信不可通约性和局部交流问题可以采取另一处理方式。不同理论(或不同范式,按这个词的广义而言)适应于不同的世界。因此,他们把握彼此观点的能力,不 可避免地要受到转译过程和确定参照物的不完善性的限制。这些问题是我最关心的,希望不久对此将有更多的话说。” 果然,从80年代起,库恩在几篇颇有份量的专题论文中通过两种途径解决科学发展的连续性问题。其—是限制不可通约性的范围,指出大多数术语的指称和意义在 相互更替的理论中基本没有变化。其二是指出不可通约的两个词典尽管结构不同,但分类范畴也有相当大的覆盖面,足以保证诠释或语言习得的进行,从而是可比 较、可交流的。
         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至少肯定了科学革命过程中的三种连续性。

         其一是内在的连续性,它强调整个 人类思想史均是科学的—部分。在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理论的产生决不限于直接先于新理论的旧理论背景,而是产生于整个观念的历史中。这样一来,新理论与先 行理论的表面间断性反而更鲜明地映衬出新理论与整个思想史发生的有机联系。

         其二是不可通约性导致对外在的连续性的强调。费耶阿本德认为,一门科学之所以拥 有一个内部史,就是因为它的外部史包含着多种补偿行为,这种行为在每一个转折关头都要违反具有限定功能的方法论。如果仅仅从内部看,伽利略的科学代替亚里 士多德的宇宙论当然呈现一种间断,但是若把外部力量考虑在内,若把科学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知识的增长与理论的更替都没有什么间断性。

        其三是意 义条件之间的连续性。按照费耶阿本德的观点,建立—种新世界观和一种与其相对应的语言是一个需要化费相当长的时间的过程,新旧世界观之间并非一种绝对真空状态。首先,在这种新世界观的创造过程必须使用意义不太明确的术语;其次,意义不太明确的术语在这—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达致明朗化;最后,也是最 重要的,每一个词都是无数线条的结合点,这些线条将该词与其他词语、句子、推理步骤以及初看荒谬但种种联系建立起来之后就会变得完全合理的行为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一个词的意义就不能仅仅决定于它本身的逻辑结构或它与外界客体的联系,而是要联系到其他词、其他思维形式,直至最终联系到整个语言的构造原理和 宇宙论假定。照此看来,庞迪(G. L. pandit)和夏佩尔指责不可通约性否定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是没有道理的。
5.不可通约性并非与科学实在论绝对对立。
        不可通约性与历史归纳、不充分决定(underdetermination)一起,构成了反实在论的三种类型的论据。但纵观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他们的不可通约性并未导致他们走向反实在论的立场。相反地,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实在沦者。
        库恩反对科学的发展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说法,但这只表示他像劳丹一样,反对所谓的认识论的实在论和收敛实在论(convergent realism),但他不仅没有反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赞同所谓的本体论的实在论(它认为世界具有独立于作为认识者的确定性)和语义学的实在论(它断定 科学理论、科学定律和科学假设是就世界所做出的或真或假的断言),他还自称自己是内在实在论者。他认为理论是有真假的,这就要看它是否与经验事实相符合。 相互竞争的理论哪—个与事实吻合得更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他多次强调理论要与自然界比较,要与自然界契合。他强调世界在词典获得中起很大作用,类似定义的东西仅起较小作用。共同体成员不能创造其成员喜欢的无论什么范畴。被词典描述的世界是确实的,它参与到真值的决定中,把关于它的真陈述与假陈述区分开 来。费耶阿本德不欢迎认识论的实在论(理论已被证明为真)、实体实在论(强调科学理论对新实体的引入)和实证论的实在论(就实在做出判断等于断言某一特殊 “幻象”比另—幻象更为可取)。他在观察受理论统统摄、观察术语与理论术语无根本性区别的重要论点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实在边界的可移动性为基点,以把科学 视为参与活动的断语为特点、以伦理学真理尺度为最终结果的科学观与实在观——伦理学实在论。

  参考资料:

1. 自然辩证法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晓培  关于库恩“不可通约性”观点的思考

3.不可通约性和可比较性 《哲学研究》1987年01期

4. T.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M]. 1962
5. 伯恩斯坦  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 郭小平等译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2, 120..
6. 王书明,万丹.从科学哲学走向文化哲学[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7. P. K. Feyerabend. Farewell to Reason[ M]. New York: verso Press, 1987, 295.
8. P. K. Feyerabend. Problem of Empiricism, Philosophica Papers, Volume 2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9.[美]费耶阿本德. 反对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10..[英]W·H·牛顿——史密斯.成素梅、殷杰译.科学哲学指南[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
11.王巍.科学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2.T. SKuhn 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科学哲学学会会刊》1990年第2卷
13.Feyerabend. Againstmethod[M].NLB, 1975. 145.
14. [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 纪树立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5.http://hi.baidu.com/historywood/blog/item/30012938389c2c20b8998fde.html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技术范式不可通约性理论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724 ( 12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语言分类系统、真值间隔和不可通约性——对库恩关于不可通约性的分类学解释之重建 - 世界哲学 - 2004 ( 5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词汇系统、真理和不可通约性--库恩的"结构之后的路"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200622 ( 5 )
附图

添加视频 | 添加图册相关影像
开放分类 我来补充
37
发表于 2019-5-30 19:19:13 | 只看该作者
。其—是限制不可通约性的范围,指出大多数术语的指称和意义在 相互更替的理论中基本没有变化。其二是指出不可通约的两个词典尽管结构不同,但分类范畴也有相当大的覆盖面,足以保证诠释或语言习得的进行,从而是可比 较、可交流的。
38
发表于 2019-5-30 19:25:53 | 只看该作者
不可通约是无能
39
发表于 2019-5-30 19:26:30 | 只看该作者
在厍恩那里,不可通约性是与他的科学革命概念密不可分的。革命前后的新旧理论或范式之间是有质的不同的,是不能完全还原的,也就是不可通约的。这种质变表现在社会学、心理 学和语言学诸多方面,即科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变化了,科学家个人在心理上发生了格式塔转换,科学术语的意义大为改观。不可通约性强调的正是科学发展中的质 变,它是科学革命的鲜明标识,它对逻辑经验论的归纳主义的静态的累积科学观做出了强有力的否定。
40
发表于 2019-5-30 19:29:01 | 只看该作者
不可通约性强调的正是科学发展中的质 变,它是科学革命的鲜明标识,它对逻辑经验论的归纳主义的静态的累积科学观做出了强有力的否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4 06:42 , Processed in 0.0568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