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刘亦之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9-9-6 11:31:44 | 只看该作者
革神经系统的命者伟大
32
发表于 2019-9-6 15:03:36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9-6 11:31
革神经系统的命者伟大

“革命了,你知道不知道?革命,革命,已经革过一革的了,你们还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
33
发表于 2019-9-6 15:31:13 | 只看该作者
革过神经系统了
34
发表于 2019-9-6 18:08:05 | 只看该作者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9-6 01:35
为什么说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呢,因为只有神经系统才能感受到针灸的刺激,其它的体液、细胞、血管 ...

因为只有神经系统才能感受到针灸的刺激,其它的体液、细胞、血管、结缔组织是感受不到任何刺激的,能够感受刺激的唯有神经系统,从这方面说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或者是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治病,
只能证明神经是感受器,证明感受到有物质存在。
35
发表于 2019-9-6 18:10:44 | 只看该作者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9-6 01:35
为什么说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呢,因为只有神经系统才能感受到针灸的刺激,其它的体液、细胞、血管 ...

全身麻醉的病人感受不到任何刺激针灸完全失效,局部麻醉部位的针灸也会完全失效!!如果人体真的存在经络循行,那么即使麻醉神经系统也不会影响针刺疗效,事实是麻醉了神经系统针灸就失效了,这其中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
这是探索,探索的东西不能作为依据
36
发表于 2019-9-6 20:51:05 | 只看该作者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9-6 10:53
撼山易,撼旧观念难上加难!!由此联想到革命者的伟大,为了改变旧的传统,有时候甚至要搭上生命的代价。

哦,老刘和砖家都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觉了?二位啥时候以死明志啊,要跳哪个粪坑啊?
37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6:30:04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你自己就【不具备现代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将很难在社会立足。
38
发表于 2019-9-8 06:45: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9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7:07:12 | 只看该作者

       先生,你能不能看看温病条辨,医学心悟,中医三字经,再发言。
       我已经78岁,我在解放前患痢疾,老妈拿一把大蒜烤软了,做一碗面条,放到一起吃了,治愈了!我没有看到痢疾死了多少人!我在西医急诊科见到过中毒性痢疾死亡的。《伤寒论》中的白头翁汤就是治疗痢疾的!中医治疗痢疾的方剂太多了!
      和你这个外行讨论,有失身份,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回你的帖子,你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反复发同一个帖子,同一个问题。
40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7:12:52 | 只看该作者
    痢疾证治分类
(一)湿热痢
症状: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方药: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肉桂、金银花。
(二)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银花、地榆、牡丹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
(三)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
(四)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瓜蒌。
(五)虚寒痢
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
(六)休息痢
症状: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主穴:天枢、下脘、上巨虚、关元、合谷。
配穴:湿热痢加曲池、内庭;寒湿痢加中脘、气海;噤口痢加中脘、内庭;休息痢加脾俞、胃俞、关元、肾俞。
操作:关穴用平补平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08:29 , Processed in 0.1651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