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侠 发表于 2015-8-31 22:33 太白侠按,肾阳虚、肾阴虚是中医教材杜撰的,但可以算作某些经验的条理化。它们所包含的证在经典中医里, ...
使用道具 举报
llyyjj 发表于 2015-8-31 23:02 把器官和藏象混为一谈,其实是现在中医理论最难解读的问题。现在逐渐接近我要解决的问题了。我上中医论坛 ...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9-1 06:46 中医教材的肾阳虚证,前面已经说了,涉及经典中医若干病理机制,不可能用一两句话解释得清。 而经典中医 ...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 08:49 中医教材的肾阳虚证,前面已经说了,涉及经典中医若干病理机制,不可能用一两句话解释得清。 而经典中医 ...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9-1 01:24 王教授,钱乙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改八味肾气丸为六味地黄丸的故事多么有名啊。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9-1 09:24 王教授,钱乙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改八味肾气丸为六味地黄丸的故事多么有名啊。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9-1 10:13 原来还是说的六味地黄丸啊。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方剂,八味是补肾阳的方剂。 中医 ...
llyyjj 发表于 2015-9-4 15:20 太白先生,我有个想法,咱们不要纠结肾、阳、阴这些概念的含义,先处在古人的条件下思考,后世所说的肾阳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3 07:13 , Processed in 0.0604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