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8-27 21:29:28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8/27 09:26pm 发表的内容:
大青龙汤主用伤寒病的大阳表寒重兼里存郁热证的治疗。要点是恶寒、脉浮紧再加有烦躁、口稍微干渴等。
大青龙证明示邪依在太阳表之外。邪尚没有入里犯里。里郁热是因寒邪犯太阳表较长时间,表里互通不畅所造成。 ...

错了,其实不是寒邪,而是湿邪,湿邪阻滞经脉也用汗发发之。
病机就是湿邪阻滞体表,才会出现脉浮缓,湿邪脉缓,在表所以脉浮,而且内有里热。湿邪阻滞是里热的原因,里热是湿阻的结果。
用大青龙去发汗去体表之湿邪。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7日 09:33pm 时添加 -=-=-=-=-
- -!
里热小,没有成形,所以不可能在哪个部位,而是弥散在体内,而且里热是因为卫闭而引起,所以开腠理,发汗,里热自除。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7日 09:35pm 时添加 -=-=-=-=-
浮缓不是轻,浮缓就是湿邪在表的脉象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7日 09:35pm 时添加 -=-=-=-=-
浮缓不是轻,浮缓就是湿邪在表的脉象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21:38:07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7 09:29pm 发表的内容:
错了,其实不是寒邪,而是湿邪,湿邪阻滞经脉也用汗发发之。
病机就是湿邪阻滞体表,才会出现脉浮缓,湿邪脉缓,在表所以脉浮,而且内有里热。湿邪阻滞是里热的原因,里热是湿阻的结果。
用大青龙去发汗去体表之 ...
[[错了,其实不是寒邪,而是湿邪,湿邪阻滞经脉也用汗发发之]],何以知道是湿邪??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8月27日 09:43pm 时添加 -=-=-=-=-
什么药是去湿邪的,麻黄吗?那麻黄汤是不是也是去湿邪的??
43
发表于 2009-8-27 21:39:50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8/27 09:38pm 发表的内容:
],何以知道是湿邪??
你也未免太差劲了吧?你自己看原文吧: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7日 09:51pm 时添加 -=-=-=-=-
孩子,没学好中医就别再这里瞎发表自己什么理论,你多看看学习的帖子,老在这里喊口号真是弱智。
44
发表于 2009-8-27 22:06:20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这样中医才有希望,
     谁说现代中医人没有思想?对任何事不管对与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45
发表于 2009-8-27 22:09:17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7 09:29pm 发表的内容:


错了,其实不是寒邪,而是湿邪,湿邪阻滞经脉也用汗发发之。
病机就是湿邪阻滞体表,才会出现脉浮缓,湿邪脉缓,在表所以脉浮,而且内有里热。湿邪阻滞是里热的原因,里热是湿阻的结果。
用大青龙去 ...
脉浮缓“是湿邪”所致?“不是寒邪”?那开明宗义“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又如何解?你在跳出了“伤寒”范围的胡乱解读!再说,湿能以致“脉浮”?!
再有,是寒邪犯太阳表致里郁热,还“是湿邪阻滞体表”致里郁热?
你整个的跳出了外感伤寒病范畴,跑到了内伤杂病范围里解读伤寒论39条!但你也竞“湿邪”能致“脉浮”!
哈哈,你高!真高!!!
46
发表于 2009-8-27 22:25:46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其实脉浮缓,定决不会表痛,切脉一下可知,也可多定为新病内热传表或表热郁热不化.病将愈而不远了.
47
发表于 2009-8-27 22:32:16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7 08:32pm 发表的内容:
少阴病属于阴证的后期,病位在肾,属于阴证,寒证。至于如何诊断: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请问,少阴病的诊断就是脉微细,但欲寐吗?少阴病就属于阴证、寒证吗?
48
发表于 2009-8-27 23:00:33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您好,我的朋友;
    何为中医?平衡调治,中正平和;中医之法,重在自然,随善随心;不在您我。
49
发表于 2009-8-27 23:09:30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河南岐世雄2009/08/27 09:39pm 发表的内容:

你也未免太差劲了吧?你自己看原文吧: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 在 2009年08月27日 09:51pm 时添加 -=-=-=-=-
孩子,没学好中医就别 ...
"孩子,没学好中医就别再这里瞎发表自己什么理论,",确实!
如果外感与内伤都没能分得清,以至“湿邪”能致“脉浮”,确是不妥的。
50
发表于 2009-8-28 07:27:54 | 只看该作者

我期待现代人有自己的思想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8/27 10:09pm 发表的内容:
脉浮缓“是湿邪”所致?“不是寒邪”?那开明宗义“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又如何解?你在跳出了“伤寒”范围的胡乱解读!再说,湿能以致“脉浮”?!
再有,是寒邪犯太阳表致里郁热,还“是湿邪阻滞 ...
湿邪见脉浮说明湿在肌表,湿邪亦可以阻滞体内阳气宣发,而成为“阳郁”。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身不疼?只是重?寒邪身疼,湿邪身重,仲景说的很明白?为什么乍有轻时?说明在表湿邪欲入里。
都给你解释完了,傻子都明白是你对了,还是我对了,你要再固执己见,那我无话可说,只能建议你去精神病医院。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8日 07:30am 时添加 -=-=-=-=-
再回楼上,我再说一遍:
邪气在表,就可以见到浮脉,不管这邪气是湿邪,还是寒邪,区别点是湿邪在表脉浮缓,而寒邪在表脉浮紧。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8日 07:31am 时添加 -=-=-=-=-
以您的水平都能当上版主,真是笑话。

-=-=-=-=- 以下内容由 河南岐世雄2009年08月28日 07:51am 时添加 -=-=-=-=-
摘<<丹溪心法>>:丹溪曰: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然有因外感而得者。因内伤而得者。不可不别。盖外感之因。因于早晨冒雾。雨露浸衣。湿邪从外而受。束于肌表。其证头胀而疼。胸闷体痛。口不作渴。发热汗微。宜以羌活渗湿汤治之。内伤之因。因于喜饮瓜果。素嗜酒茶。湿气从内而生。居于脾脏。其证肌黄胸痞。微热汗多。身重神疲。小便短赤。宜以五苓散治之。
湿邪在表的脉象,多为仲景所说的脉浮而缓。
哲学家先生说“照本宣科”的人,就是你吧?教科书上的脉诊简直是不能看!那真是狗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3:59 , Processed in 0.2268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