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炎黄子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10-3 15:41:03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唉,怎么说呢,难怪我孙儿受电视广告鼓动,回复有奖,10来个声讯电话,560元,把我半年的宽带费弄没了,虾毛也没奖到半根.
先生这么个大人,有思想,有思维,而且像先生这样的大概有大批大批,中医怎么不给旋风刮走?
宇宙之中星球有形形式式,就比如地面物体,有青绿植物,有摩天大楼,有山有水,他们形成一个气场影响着人们的感受,比如在上海市区,空气混浊闷热,难得去的人会很不习惯,回家路上汽车一出上海郊区,那种浑身轻松好像一种解脱.
上海人久而久之,也习惯他们的环境,
天空宇宙也是同样道理的一种混合气场,影响地球人;宇宙气场、地球气场最终体现在人体内在气场。
《内经》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所以,中医治疗,着重是“身形之虚”。虚邪之风是人力不可逆转。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清轻者上升为天”,五脏五味之阴阳,六气、上下、表里,无不是以气血充盈人体为务。中医重视的是气以及气化之理,气化依托的脏腑经络通道。

转载撞击彗星,多一点见识而已,对于中医来说徒分精神。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1:43:40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炎黄子孙在 2009/10/04 11:47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10/03 03:41pm 发表的内容:
唉,怎么说呢,难怪我孙儿受电视广告鼓动,回复有奖,10来个声讯电话,560元,把我半年的宽带费弄没了,虾毛也没奖到半根.
先生这么个大人,有思想,有思维,而且像先生这样的大概有大批大批,中医怎么不给旋风刮走?
宇宙之 ...


彗星之谜 作者:系统管理员 [原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教育论坛,作者署名:大谷] 彗星 在太阳糸中,彗星的星体物理与运行轨道是比较吸引人的。彗星的星体比较独特,拖着一个长长的彗尾,令不少古代人类望而生畏!而且它那闪耀着光芒的星体,几乎对于所有赞成康德星云冷却成为星球的起源模式,显示了最有力的反面教材。 如果太阳糸真的是一团自己旋转自己切线(而且还会自动切行星线,卫星线与彗星线等多种形式。)自己生成星球的星云运转体糸,那么为什么彗星也同样运行冷却了近50亿年,但至今还是不能冷却下来?
彗星是什么?有些美国些科学家认为彗星是一个肮脏的雪球。起源于离太阳糸还有很远一段距离的肮脏空域。 就宇宙物质运动而言,若是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光凭某些科学家的聪明智慧来想象,除非是有幸的天然巧合,否则老是依赖苦思冥想来编造世界,恐怕也是难以自圆其说。 构成彗星的物质是什么?是肮脏的雪球吗?是否有人敢说美国人的肮脏雪球不对或……逻辑? 彗星起源笔者早已说了,现在只想说多一句,彗星也是地体星,但只是次地体与半地体,是整个太阳糸中最年轻的星星,构成彗星的物质是亚地物质,即密度比构成地球的地物质要小,但不是水也不是肮脏的雪球,而是比较接近构成月球的类似[玻璃]物质。





先生大概就是上海一中医了?
请把这一篇看清楚了,再发言吧,应该不会有人把先生当哑巴的!
这是本人在2002年在一个中国的教育科研论坛上发表的“彗星之谜”
还好,美国宇航局终于在2005年7月5 日,对‘坦普尔一号’进行了深度撞击,但过了3个月之后,彗星的物质构成也终于有了一些检验成果,
仅仅可惜的是,彗星上没有水也没有冰与雪,伟大的美国与苏联前科学家的推测,彻底遭到了不可否认的打击,
那么彗星的物质构成到底是些什么呢?
你说你是中医?懂得天与地吗,懂得内经的真正意义吗,口头上的狡辩倒是发挥得不错,但实际上,也许要称中医,还得多多努力!
43
发表于 2009-10-4 13:35:02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先生大概就是上海一中医了
请把这一篇看清楚了,再发言吧,应该不会有人把先生当哑巴的!]

我不是中医,也看不懂先生的高论对中医有什么用.不信先生能把彗星与人体生病有效连接发挥作用,莫不成像前面说的把人送到彗星上?
2002年到09年,7年,人生全程有效学习、工作日,有10个七年,不得了。
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检验彗星的物质构成,地球还是地球,生老病死照常进行。
我是病人,发现高谈阔论家,没有人有效改变我的状态,
老老实实按照内经的气化理论,日渐精神有力。
看病的药轻了无效,药重的像屠夫,猛使劲儿,把病人挖空了,软瘫了,两手一摊,我没错,你找找别的专家吧,一笑而过。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6:18:25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我是病人,发现高谈阔论家,没有人有效改变我的状态,
老老实实按照内经的气化理论,日渐精神有力。

看病的药轻了无效,药重的像屠夫,猛使劲儿,把病人挖空了,软瘫了,两手一摊,我没错,你找找别的专家吧,一笑而过。

你是病人?
那就看你的内经,治你自己的病吧,
这里是中医药论坛,年年参与争论的文人与医者多得是,那么你就管好自己吧!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5天地层次

关键词:天上地下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金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顶天立地!
这就是人类在宇宙物质运动层次中的所固有的生命生物物质运动层次!

在宇宙物质运动的进程中,生命生物物质运动层次是被预定,是固有的,所以,水星、金星太热,不适合生物生长不会有生命。火星、木星等太冷,也不会有生命的生存!生命只能生存与出现在地球的大地上,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宇宙天地之间的唯一顺天者昌的地理层次位置!
人为万物之灵,所以宇宙万物的定义,也就只能以人为度,只能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程度来制定!以人类生命的生物质运动规律,在宇宙自然界物质运动层次中的位置为坐标!
这就意味着天、地、人,天上地下,人居其中!

有个美国宇航员问布什:总统,我在太空上看地球,怎么你们都是住在天上的啊!
是么?地球人类有60多亿,你一个宇航员,能代表了谁,能代表了整个人类生存基点与意识水平吗?
这个宇航员说的话,并非是没有水准,而是这个星球上人类所谓的科学文化意识,已经到了颠倒是非的边缘了。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只能生活与立足于宇宙地体层次的大地上,那么作为整个人类对于宇宙物质运动规律认识的基点,怎么又可以建立在太空运行的宇航飞行器的运行轨道上?

岂非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地球人类现在还是属于生物生命阶段,是不可以离开地体大地而生存的,就生物物质运动规律而言,人类在生理方面,基本与所有的脊椎动物没什么太大的差异,如吃、喝、拉、撒,晓、出、晚、归等等。所以现阶段的人类,对于宇宙世界的认识,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不能脱离站立在宇宙地体大地层次的基点。对于宇航员在太空中直接观测的现象。或是设在太空中哈勃望远镜所拍摄到的宇宙星空现象,那些则都只能是作为以科学为基点的一个认识过程,而是绝对不能把人类在大地上的立足基点,挪到太空飞行器的运行轨道上的!

所以,人类与其它生物在宇宙物质运动中的生存层次基点就是,天上地下,立足地体,顶着天体!
46
发表于 2009-10-6 06:04:20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你是病人?
那就看你的内经,治你自己的病吧,
这里是中医药论坛,年年参与争论的文人与医者多得是,那么你就管好自己吧!]

谢谢,
正因为我的病按常规要求,已经完全没事了,而医学的病导致病人的病加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发现中医虽然有完整的理论,却在现实之中完全挪位,先生的研究也有挪位之象.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06:29:23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这个贴子最后由炎黄子孙在 2009/10/06 06:41am 第 1 次编辑]

谢谢,
正因为我的病按常规要求,已经完全没事了,而医学的病导致病人的病加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发现中医虽然有完整的理论,却在现实之中完全挪位,先生的研究也有挪位之象.

不用客气!
祝贺你,能够看懂内经的精华,至少为自己打开了一条健康之路!
你想强调内经的气化作用,而无论是气化的物理与生理,则都属于分子运动学与变异性的范畴,这对于当代科盲的人类科技来说,还得在训练区中,摸索出好一段的路,远那!
不过内经还有一句,请先生注意,那就是:至道在微!
如果说中医生都能理解了这一意义,那么在治疗疾病之中,就不会出现------看病的药轻了无效,药重的像屠夫,猛使劲儿,把病人挖空了,软瘫了,两手一摊,我没错,你找找别的专家吧,
48
发表于 2009-10-6 10:26:04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不过内经还有一句,请先生注意,那就是:至道在微!]

是!至道在微!
中药归类,统言五味入五脏,只是从人体生理总归于五脏,实际一个药一个味,不下千百,有时一味药只是调理一个经段,
而五脏六腑十二经表里上下又是不可些须分离,人体若只是某一局部有病,,一个经方可以解决,若劳虚、妇产、久病,又是各处需要不可偏失,缺一不可。
至道在微的体现也就在处方选药,或者按摩针灸代替之。
不是[分子运动学与变异性的范畴],而是分子运动能源和产生变异的内环境,也就是阴阳偏胜导致气的刚柔失常。产生阴阳偏胜的原因,归结于五脏六腑及所属十二经功能的失常。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9:51:49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5天地层次

关键词:天上地下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金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顶天立地!
这就是人类在宇宙物质运动层次中的所固有的生命生物物质运动层次!

在宇宙物质运动的进程中,生命生物物质运动层次是被预定,是固有的,所以,水星、金星太热,不适合生物生长不会有生命。火星、木星等太冷,也不会有生命的生存!生命只能生存与出现在地球的大地上,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宇宙天地之间的唯一顺天者昌的地理层次位置!
人为万物之灵,所以宇宙万物的定义,也就只能以人为度,只能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程度来制定!以人类生命的生物质运动规律,在宇宙自然界物质运动层次中的位置为坐标!
这就意味着天、地、人,天上地下,人居其中!

有个美国宇航员问布什:总统,我在太空上看地球,怎么你们都是住在天上的啊!
是么?地球人类有60多亿,你一个宇航员,能代表了谁,能代表了整个人类生存基点与意识水平吗?
这个宇航员说的话,并非是没有水准,而是这个星球上人类所谓的科学文化意识,已经到了颠倒是非的边缘了。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只能生活与立足于宇宙地体层次的大地上,那么作为整个人类对于宇宙物质运动规律认识的基点,怎么又可以建立在太空运行的宇航飞行器的运行轨道上?

岂非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地球人类现在还是属于生物生命阶段,是不可以离开地体大地而生存的,就生物物质运动规律而言,人类在生理方面,基本与所有的脊椎动物没什么太大的差异,如吃、喝、拉、撒,晓、出、晚、归等等。所以现阶段的人类,对于宇宙世界的认识,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不能脱离站立在宇宙地体大地层次的基点。对于宇航员在太空中直接观测的现象。或是设在太空中哈勃望远镜所拍摄到的宇宙星空现象,那些则都只能是作为以科学为基点的一个认识过程,而是绝对不能把人类在大地上的立足基点,挪到太空飞行器的运行轨道上的!

所以,人类与其它生物在宇宙物质运动中的生存层次基点就是,天上地下,立足地体,顶着天体!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5:40:28 | 只看该作者

编辑------天体与地体,请提意见!

6西方哲学

关键词:把地球地体弄成为天体的那些欧洲人

自古以来既然人人都知道了天上地下的这个道理,那么又是谁把地球的大地糊里糊涂地弄到天上去呢?

有个宇航员问布什:总统,我在太空中,怎么看到你们都是生活在天上的啊!

错了!宇航员,这只是个笑话。人类对于宇宙物质运动规律的任何定义,都必须有一个层次位置的立足基点,现在的世界60亿人类,还是居住与立足于地球的大地上,而不是居住在太空的轨道上!所以,人类绝对不能以离开地球大地的任何空间轨道位置来定义宇宙。这皆因为,人类暂时还摆脱不了可以离开宇宙地体的大地层次而生存着。

在西方国家的哲学先驱中,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多普勒、布鲁诺、康德与拉普拉期等人。
然而,这些人到底又是怎么弄的,竟然能够把大地这么沉重的地体层次,搬弄到剧烈核爆运动的天体层次上?

泰勒斯(Thales),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留下来的哲学家。“科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在天文学方面,泰勒斯作了很多研究,他对太阳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他宣布太阳的直径约为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这个数字与现在所测得的太阳直径相差很小。他在计算后得知,按照小熊星航行比按大熊星航行要准确得多,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那些航海的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和研究,他确定了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在当时没有任何天文观察设备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发现是很了不起的。在天文学领域,他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正确的解释了日食的原因,并曾预测了一次日食。不过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泰勒斯是怎样预知日食的呢?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是泰勒斯的学生,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著称于世。这定理早已为巴比伦人和中国人所知(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战国时期西汉的数学著作 《周髀 算经》中记录着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商高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短边)和4(长边)时,径隅(就是弦)则为5。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这就是中国著名的勾股定理.),不过最早的证明大概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他是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数论,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一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还通过说明数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他曾证明用三条弦发出某一个乐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他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运动的思想。他还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
   他还有一套这样的理论:地球沿着一个球面围绕着空间一个固定点处的“中央火”转动,另一侧有一个“对地星”与之平衡。这个“中央火”是宇宙的祭坛,是人永远也看不见的。这十个天体到中央火之间的距离,同音节之间的音程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以保证星球的和谐,从而奏出天体的音乐。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亚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要使一个物体运动不已,需要有一个不断起作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一书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毁灭的东西,并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在这个发生和毁灭的过程中,相互对立的原则冷和热、湿和燥两两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火气土水四种元素。除这些地上的元素外,他又添上了以太。以太作圆运动,并且组成了完美而不朽的天体。
  《气象学》讨论了天和地之间的区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带;其中还有一些关于视觉、色彩视觉和虹的原始学说。第四册里叙述了一些原始的化学观念。在现在看来,亚里士多德的气象学远不如他的生物学著作那样令人满意,然而这部著作在中世纪后期却有很大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8:45 , Processed in 0.15133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