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萧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12-28 08:40:27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对于西医医生,中医经验不多的医生,应用这个方剂就可以了。中西医融合的医生、经验丰富的中医以及纯中医完全可以脱离此方,辨证论治效果更好。
42
发表于 2009-12-28 08:50:41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2/28 08:40am 发表的内容:
对于西医医生,中医经验不多的医生,应用这个方剂就可以了。中西医融合的医生、经验丰富的中医以及纯中医完全可以脱离此方,辨证论治效果更好。
中西医融合观:“经验丰富的中医以及纯中医完全可以脱离此方,辨证论治效果更好。”
中医本来就是辨证论治。
中西医融合观:“对于西医医生,中医经验不多的医生,应用这个方剂就可以了。”
经验不多的医生反而更可以执一方药来治病,然道越是不懂的越能随意下药吗?这一道理恐怕行不通。
43
发表于 2009-12-28 08:58:15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下面引用由萧铁2009/12/28 08:23am 发表的内容:
金花清感方之意义, 这一连几个帖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 一是希望不要把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的观念变成教条, 二是在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上, 作为新中药研发在体制和机制方面有不同于过去的实践, 至于意义重大不重大,  ...

看一下前后回帖就知道谁气急败坏了。是谁在扰乱论坛。也请管理员注意此等行为的是属!
44
发表于 2009-12-28 09:14:16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09/12/28 08:50am 发表的内容:
中西医融合观:“经验丰富的中医以及纯中医完全可以脱离此方,辨证论治效果更好。”
中医本来就是辨证论治。
中西医融合观:“对于西医医生,中医经验不多的医生,应用这个方剂就可以了。”
经验不多的医生反而 ...
      我的观点:甲流就是中医的太阳表证或者卫分证,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合起来治疗甲流,对于一般病例是可以的。对于特殊别人例如:老年人,有基础病的病人,病情十分严重者,合并其他病菌感染者就不适宜了。
45
发表于 2009-12-28 12:40:11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2/28 09:14am 发表的内容:
      我的观点:甲流就是中医的太阳表证或者卫分证,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合起来治疗甲流,对于一般病例是可以的。对于特殊别人例如:老年人,有基础病的病人,病情十分严重者,合并其他病菌感染者就不适宜了。
首先“甲流”西医是把它当成专门的一种病症来医治。
就这第一思维就出现错误。
而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动态的(病位是会转移的。)。所以中医每时每刻都是瞄准着病情的变化,都盯住关格的出入情况,不论男女老幼。
所以得“甲流”病人一旦病情、病症发生变化,那些执一方者或西医就束手无策。
问题就出在不能认识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病变规律与掌握好药物变化规律,同时也不清楚自己的思路何处出现问题。
做了非常多的试验、实验最终也只能起到这种效果。这就是中医的“道”与目前西医的“技”的一点运用比较。

-=-=-=-=- 以下内容由 和氏璧2009年12月28日 00:43pm 时添加 -=-=-=-=-
所以,说“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对一个懂得中医的人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硬要说有意义,那就是给那些不懂中医知识的“中医人”去生搬套用!
46
发表于 2009-12-28 12:51:14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金花清感方是中医西化,中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是中医不愿意走有不得不走之路。
47
发表于 2009-12-28 13:19:40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12/28 00:51pm 发表的内容:
金花清感方是中医西化,中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是中医不愿意走有不得不走之路。
原来这就是西化?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4:17:59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这个贴子最后由萧铁在 2009/12/29 02:20pm 第 1 次编辑]

对金花清感方持反对意见的议论, "铁杆"们讲得最多的有两条, 一曰"中药西化", 二曰"中医西化", 本来不值一驳, 但一小撮肌肉[相较于脑袋]特别发达的"积极分子", 总是一天到晚"姓中姓西"地瞎闹, 又很有些人跟着起哄, 所以摆摆事实, 讲讲道理, 看来还是有些必要D.
 
先说"中药西化", 从公开报道看, 金花清感方源于前述两个经方【事实1】, 未闻加了什么西药【事实2】; 而最后到市场上的产品大概至少有胶囊和口服液两种【事实3】, 这第三点难道就是所谓"西化"的依据? 但这与现今市场所见的中成药制法全无分别【事实4】, 难道铁杆们认为现今所有中成药都是"西药"? 要取缔现存所有中成药才叫纯中药? 说金花清感方"西化"者请先拿出事实依据来, 再说说道理何在.
 
再说"中医西化", 这个"医"字, 无非指医生、医法、医疗体系三个方面. 就今之中医师来说, 从衣食住行到视听通讯, 除了食这项稍逊一筹外, 那个中医师没"西化"了? 所以"中医西化"应该不是讲医生吧? 就辨证/辨病之医法来说, 把辨病说成是非中医手段根本就不符合历史事实, 尤其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如已知某甲患有某传染病, 某乙与甲接触后开始出现与甲相同之症候, 马上采用对症之药有什么不对? 怎么这就叫"西化"了? 就医疗体系来说, 建国以来中医药从理念到技术在吸取西方先进成果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 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走科技中医的道路, 我希望金花清感方能成为在这道路上前进的又一里程碑. 把这一切进步诬蔑为"西化", 无损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努力和成就,`而只能是暴露出倒骑驴集团及其追随者们的愚顽本性.
 
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是: 在面对诸如非典、甲流(以后肯定还会有新的)这样的全球性新挑战(也是机遇)面前, 中医药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和使命的行业/团体, 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 从非典到甲流, 我看到进步 - 别的不说, 光是从吹嘘某老凉茶防治到强调"严格的循证医学方法评估"就很有意义; 当然, 这绝不是否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继续改进, 但看你们这帮铁杆哥儿们, 除了基于教条的各种反对外, 稍具建设性的意见, 不要说一点, 半点也没有, 这实在令人非常的不明白: 你们这帮铁杆哥儿们, 究竟除了反对, 还能干些什么?
 
铁杆哥儿们据说都很钟情中华文化, 那就赠你们两句好好领悟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提示: 沉舟/病树/青山, 喻的是什么?)
49
发表于 2009-12-29 14:38:56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下面引用由萧铁2009/12/29 02:17pm 发表的内容:
对金花清感方持反对意见的议论, "铁杆"们讲得最多的有两条, 一曰"中药西化", 二曰"中医西化", 本来不值一驳, 但一小撮肌肉特别发达的"积极分子", 总是一天到晚"姓 ...
    我很赞同。
50
发表于 2009-12-29 14:44:25 | 只看该作者

金花清感方意义重大

      意义重大在于急人民之所需。到明年才能生产出不到两亿支疫苗,即使流感爆发也只能是远水解近渴。何况再好的疫苗,总有人不适应。
      意义重大还表现在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待本方不合时宜出现责任事故时,人们才会形成共识:辨病是低级的,辨证才是中医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00:09 , Processed in 0.0560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