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和氏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1-6 19:40:11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6 07:32pm 发表的内容:
读任何一部书籍后的解释都是读者的意会,这是肯定的。
但,不同读者会出现各种情况:不及、恰好、超越。当然在这方面是人人争取超越。
值得一提:至始至终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反过来可以用客观事实来验证。
gl010 ...
    我很赞同。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19:57:24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非常道2010/01/06 04:40pm 发表的内容:
理解了有、无,才可以理解道德经。
中医是医道,难为医学,难说科学。中医,“首”随恍惚之像而“辶”、而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一章)。求索于有无之间,是为道,为 ...
欢迎参与探讨
中医===中医理论+中医技术+中医药+中医文化+中医思维+中医品德思想
经过几千年发展演变的中医,其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大。大家可以从以上的式子,逐项加以深入,就能看到中医根叶的茂盛。
中医是医道,是肯定的;而难为医学,就不敢苟同了。
例:中医救死扶伤,指导饮食烹饪,健身养身等几千年都是中医医学理论的指导。这些客观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抹去的,是不是。

-=-=-=-=- 以下内容由 和氏璧2010年01月06日 08:00pm 时添加 -=-=-=-=-
非常道先生:《30楼说:“首先这个世界是“无、有”所构成的。”。不妥,有、无不是物质。
“哲学”是西学概念,不一定要把到扯进里边。》
你已经认同中医存在“道”,就不应该被“相”所困住。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0:03:01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一个符号2010/01/06 05:00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和氏璧先生,“事”可以离开“物”单独存在吗?

不能。
44
发表于 2010-1-6 22:32:36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和氏璧 兄,我是想说明不可见之道与可见之物的区别。道在万物之中,当然贯穿整个物质世界。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09:18:36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6 10:32pm 发表的内容:
和氏璧 兄,我是想说明不可见之道与可见之物的区别。道在万物之中,当然贯穿整个物质世界。  
在太空飞翔 兄,大家探讨共同进步。
开此主题的目的是想重温远古中华文明哲学理论的博大。中医系统理论奠定确实是在生产力及其落后的时代,但,我们的先圣就是靠超凡的哲学智慧,去观察、感悟这个“有、无”所构建的世界;去认识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与药物规律,及其它们的关系规律。
一来是让学习中医的学子清楚学中医需要一定水平的中医思维(远古中华文明哲学理论),才能真正了解中医学知识中的各项理论表达含义。
一来是让中医人看清楚那些伪中医、反中医的思维、手段与错误的本质所在。因他们始终是不能真正理解领悟中医理论的。(因不虚心、认真学习研究,而是,用不懂就放弃、歪曲、反对、污蔑等方式。)
一来是让中医人的思维有思考的着落与方向,中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辨证论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僵硬的西医思维:认为规范客观多变的疾病,然后,强制让病人对号入座。严重的违背客观现实的变化规律。
让中医人明白中医理论、中医思维是符合客观现实变化规律的正确科学知识。
46
发表于 2010-1-7 09:55:18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10/01/07 10:0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6 10:32pm 发表的内容:
和氏璧 兄,我是想说明不可见之道与可见之物的区别。道在万物之中,当然贯穿整个物质世界。  
   请教先生:
    一、古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二、先生根据什么说“道在万物之中”呢?
47
发表于 2010-1-7 10:01:57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和氏璧2010/01/07 09:18am 发表的内容:
在太空飞翔 兄,大家探讨共同进步。
开此主题的目的是想重温远古中华文明哲学理论的博大。中医系统理论奠定确实是在生产力及其落后的时代,但,我们的先圣就是靠超凡的哲学智慧,去观察、感悟这个“有、无”所构 ...
    我很赞同。
48
发表于 2010-1-7 10:28:17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和氏璧 兄,你说的我基本赞成。
说到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认识世界的,这却是另一个主题。
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符合多数人的思想。
中国古人是用身心感受世界的,不是用通常的感官认识世界的。
我为其起名叫内求认识论,这种认识也有许多层次,我曾练过气功,略知一二。
正因为我们古人有这种认识,才创造辉煌的哲学与中医学。因此中医学是超微观的,中国哲学也是超微观的。也就是中医所谈论的阴阳五行等理论等,大多数尚未被现代科学所所认识。
因此中西医争论已经上百年至今尚无定论,原因大约就是认识方法不同所造。
49
发表于 2010-1-7 10:37:12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gl0101 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知道道在万物之中。
古人是怎么知道的?古人是以身心感知的。我叫它内求认识论。
50
发表于 2010-1-7 10:37:15 | 只看该作者

请“在太空飞翔”与“gl0101 ”共同探讨:“无、有”、“物质”、“思维、意识”与中医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10/01/07 10:28am 发表的内容:
中国古人是用身心感受世界的,不是用通常的感官认识世界的。
我为其起名叫内求认识论,这种认识也有许多层次,我曾练过气功,略知一二。
正因为我们古人有这种认识,才创造辉煌的哲学与中医学。因此中医学是超微观的,中国哲学也是超微观的。也就是中医所谈论的阴阳五行等理论等,大多数尚未被现代科学所所认识。
因此中西医争论已经上百年至今尚无定论,原因大约就是认识方法不同所造。
    愿闻其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1 20:30 , Processed in 0.05301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