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1-4 21:25:14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这个贴子最后由岁月无情在 2010/01/04 09:2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10/01/04 09:06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问:我为什么就不认为【坚持周易预测是哲学预测学】呢?。。。。。。因为周易哲学在很多领域就是机械的.先生的中医的四时之医学是牵强的,中医非四时之医学,时间和空间对医学有些诊断价值,但不是必然的关系,医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唯一方式,人的出生时间就是人这个物质降临在世间无法选择的生存方式------以出生时间为依据的人生预测学由此诞生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成事在天”。。。。。。这就是我的预测哲学依据,请先生反驳。。。。。。
    中医有辩证论治,周易有辩证预测。。。。。。机械预测在真正的预测师是不会出现的。。。。。。正如机械治病在真正的中医师是不会出现的。。。。。。

    另外你说【中医的四时之医学是牵强的】,告诉你,这不是我的观点,是中医大师恽铁樵曾说:五藏“非血肉之五藏,乃四时之五藏也。”五脏功能系统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的时间节律。。。。。。


-=-=-=-=- 以下内容由 岁月无情2010年01月04日 09:29pm 时添加 -=-=-=-=-
恽氏所处时代正值中西文化交汇之际,业医者大多忽视理论学习而更侧重于具体方药的积累,致使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被束之高阁,少有问津。恽氏从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六气等令人费解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他所提出的“四时五行”观点,把自然界四时的交替变化看作宇宙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从而揭示出《内经》的理论核心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一脉相承,即由四时的风寒暑湿化生出六气,由四时的生长收藏化生出五行,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故而,四时成为《内经》的基础,“《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恽氏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明白晓畅地解释了中医学朴素辩证的认知思维。
恽铁樵业医之际,正值国内中医、西医并存、论争之时,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成为当时业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西医余云岫刊布《灵素商兑》,认为中医不科学之后,中西医学之争日趋激烈。恽铁樵是当时中医学界第一位挺身而出迎接余云岫挑战者。受其影响,陆渊雷、吴汉仙、陆士谔、杨则民等亦纷纷著书立说,回应余云岫的挑战。在这场中西医学的论争当中,恽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1:31:02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下面引用由2010/01/04 09:23pm 发表的内容:
六音七音不行吗??
行,真行。这叫创新!-=-=-=-=- 以下内容由 无 在 2010年01月04日 09:24pm 时添加 -=-=-=-=-
祝先生们成功
呵呵 且五音还可以陶冶情操.这里的创新先生没看出来吗??在你的例子里看的还不够明白,但把你的这个比喻放到中医的理论中就非常的清楚了,中医把五的意义都上升到治疗上都把人体的结构定在了五个]的具体了.不严重吗?
43
发表于 2010-1-4 21:34:21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下面引用由杏林童子2010/01/04 09:16pm 发表的内容:
笔者认为,中医界也有“两个凡是”,即凡是经典著作的条文,都要奉若圭臬;凡是从经典著作以来确立的中医诊疗法则,都要排除一切现代科技的干扰,始终不逾地遵循。这“两个凡是”才是应该否定的东西。
说得好!


-=-=-=-=- 以下内容由 仁海中西医2010年01月04日 09:38pm 时添加 -=-=-=-=-
任何中医后来者,只做经典的学生,不做经典的奴隶。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继承,又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传人。
44
发表于 2010-1-4 21:37:05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这个贴子最后由gl0101在 2010/01/04 09:4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杏林童子2010/01/04 09:16pm 发表的内容:
笔者认为,中医界也有“两个凡是”,即凡是经典著作的条文,都要奉若圭臬;凡是从经典著作以来确立的中医诊疗法则,都要排除一切现代科技的干扰,始终不逾地遵循。这“两个凡是”才是应该否定的东西。
   据我所知,仁海中西医先生也有一个“两个凡是”,贴出来也许对大家讨论有益: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10/01/01 09:20pm 发表的内容:
任何国家的哲学,凡是能够正确指引人们的科学实践与社会活动的哲学,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否则,就是错误的。
同时,中医的研究凡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就能前进;否则,就会后退。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1:37:23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学家在 2010/01/04 09:4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岁月无情2010/01/04 09:25pm 发表的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唯一方式,人的出生时间就是人这个物质降临在世间无法选择的生存方式------以出生时间为依据的人生预测学由此诞生了!!!也就是人们 ...
先生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唯一方式,]]是对的,但[[人的出生时间就是人这个物质降临在世间无法选择的生存方式]]是错误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唯一方式,不等于在一定的时间里和一定的空间里的运动方式和方法都是一样的,如果象先生理解的那样,就恰恰走向了机械论.
46
发表于 2010-1-4 21:41:37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下面引用由gl01012010/01/04 09:37pm 发表的内容:
据我所知,仁海中西医先生也有一个“两个凡是”: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在 2010/01/01 09:20pm 发表的内容:
任何国家的哲学,凡是能够正确指引人们的科学实践与社会活动的哲学,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否则,就是错误的。
同时,中医的研究凡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就能前进;否则,就会后退。

谢谢先生,这确实是本人所遵循和提倡的两个凡是。
47
发表于 2010-1-4 21:45:06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这个贴子最后由岁月无情在 2010/01/04 09:4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10/01/04 09:37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说]是对的,但]是错误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唯一方式不等于在一定的时间里和一定的空间里的运动方式和方法都是一样的,如果象先生理解的那样,就恰恰走向了机械论.
    哈哈!看来先生只是记住了哲学本体论,却忘记了哲学辩证法。。。。。。我从来没有说过【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唯一方式-------[等于]------在一定的时间里和一定的空间里的运动方式和方法都是一样的】,看来恰恰是先生的机械理解了。。。。。
48
发表于 2010-1-4 21:53:27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这个贴子最后由岁月无情在 2010/01/04 09:57pm 第 1 次编辑]

   
     本体论【唯物论】讲“世界物质统一性原则”,【辩证法】讲“辩证联系发展原则”。要讲世界物质统一性原则就要把万物的共性和本质归于物质,这得沿着一个向下的路线进行。辩证法的发展原则讲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这得沿着向上的路线走。向下走必将走到“物质”,向上走必须走到“精神”。“物质”成了下极,“精神”成了上极,两极相离,两极又相通。。。。。。
49
发表于 2010-1-4 21:53:32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下面引用由岁月无情2010/01/04 09:25pm 发表的内容:
   
五脏功能系统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的时间节律。。。。。。
  
请问先生,五脏功能系统是怎样在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的时间节律的?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1:55:26 | 只看该作者

对经典的盲从,是中医不能进步的根本.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学家在 2010/01/04 10:01pm 第 1 次编辑]

当今的中医,论证不谈临床,要翻经典,论据不是在临床实践上来找,要翻经书,要看古人的眼色.世界上的一切科学也好,技术也罢,有哪个不是在新时期有所创新,难道唯独中医例外吗??中医的建立是我们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就象四大发明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一样,但今天如果还和古人一样的造纸,那就一定要否定的.中医再不创新和改革,下一个在哲学医学上落后于世界,必然和中国经济的落后于列强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00:12 , Processed in 0.2656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