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董红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7-14 01:49:34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7,宋本伤寒论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桂林作: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閏),此为逆也。
董红昌按:桂林本的伪造者,把“太阳中风”改为“太阳伤寒”,两字之变,病之所系已经根本不同!首先从文字角度上,根本而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太阳伤寒”这个名词,已做专文考证,请看《伤寒研究之太阳病三字考证》,地址为:http://www.shanghan.com/bbs/thread-40487-1-1.html。
其次,从理上探析,阳邪先中于上,阴邪先中于下。阳邪其变速,阴邪其变缓。然不管阳邪阴邪,皆可闭阻经络肌表,而出现浮紧脉,因紧者阻滞不通之征。是平脉篇有: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寒者为阴浊,故先中于下,是故宋本伤寒论第3条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对照上面条文,我们可以知道伤寒初起不即热者,因阴邪先中于下,故当见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身体疼痛等证,以“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也。表寒不解,内外不通,卫气郁于上焦,久则发热,而可见“口烂食龂也”,以上焦为心肺所居,肺主通调一身之气。表不解则肺气不宣,气不下行,因肺居上焦,上焦主入也;上焦不入,则中焦欲化无源,因而上逆,而可见呕吐一证。是此条若果然是伤寒证,则为什么初起即见“发热,心烦”之证?
再,此条本为对应阳明病篇宋本伤寒论中189条: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
太阳中风脉缓 伤寒脉紧是第2 3条说的很清楚的。连脉象也不懂(风应春天微阳带缓  寒应冬天冷缩则收紧) 不管。这就是整天“辨证论治 对症下药”错解仲景伤寒论下场。就会把正确当错误 把错误当正确。你找出那条太阳伤寒不是脉紧的?那条太阳中风劢紧了?没入伤寒门槛 就天马行空 胡说八道。还直接诋毁阳旦证宋本伤寒你认可版本。自相矛盾 不能圆融了吧?露马脚了吧?!!
哈哈哈
42
发表于 2008-7-14 01:53:48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请看《伤寒研究之太阳病三字考证》
*************
胡说八道,直接诋毁各种版本伤寒论。
知易子一条短文就否决你了。那里要给你罗嗦!
大家可以到中国中医论坛看看,还有很多人讥笑他,可不是只有知易子一个人说你伤寒门外汉。哈哈哈
43
发表于 2008-7-14 01:58:29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8,宋本伤寒论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桂林本作: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董红昌按:此条桂林本的伪造者把“伤寒”改为“太阳中风”,伪造者解释不了的条文,就私自修改,实在是可鄙可恶!如果此条果然为太阳中风,既见浮缓脉,自当汗出,以缓脉为胃脉,胃主四肢肌肉,是浮缓脉者,病在肌也。是张仲景以桂枝汤为解肌之剂,而非解表者也。是桂枝汤证之脉,脉浮而缓。今既为太阳中风,见浮缓脉,自当汗出,以桂枝汤解之,又如何能用大青龙呢?
而伤寒见浮缓脉,非为寒郁于肌表,既为湿郁于肌表。寒湿郁于肌表,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水气,而见身重之证;水湿互结于阳明,久而化热,而有黄疸之证。是宋本伤寒论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繋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又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三条条理贯穿,可谓无疑,然桂林本的伪造者,竟然不知。仅改动宋本伤寒39条与187条,而287条则原封不动,真可谓粗心!以此粗粗之思,竟度仲景之巧妙,岂非不自量力!理上至明,可知桂林本的伪造者,既不读书,又不临床,才有如此笑话!千古同见者,当同发一嚎,哈!
=================
连伤寒论第二 三条都读不懂,还来讥笑仲景先贤正宗版本。仲景先贤泉下有知,也会被你这狂妄之徒气得吐血的。罪过罪过!
  


44
发表于 2008-7-14 05:23:05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深刻揭露知易子Y#fpb
第一次知道知易子是在全球中医药论坛,因为知易子口出狂言胡点孙老师的案子,孙老师因不肖与其争论,而我却看不过去,
当我们为《桂林本伤寒论》的真伪争的不可开交的时候,知易子大师横空出现,力挺桂林古本
^^^^————————————--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45
发表于 2008-7-14 05:32:21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死背教条,不知气之来龙去脉,故不识桂林版《伤寒论》
46
发表于 2008-7-14 10:15:03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这次董红昌脸丢大了:连把脉 脉诊都不会,一个假中医 埋中医掘墓者。
老百姓遭殃了。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6:21:35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我本来是个小人,丢人不丢人对无所谓啊,知易子大师就不一样了。赶紧去回答问题吧,我再和你讨论桂本伤寒论的问题!盼望的很,别跑啊!
48
发表于 2008-7-14 19:52:10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下面引用由董红昌2008/07/12 05:40pm 发表的内容:
5,皇帝的新装(中医版)
桂林本伤寒论: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宋本伤寒论无此条!
董红昌按:此条是根据《宋本伤寒论》第七条伪造的条文,第七条 ...
根据药性,说一点看法:
“麻杏石甘汤”主肺阴不足,肺气不降;“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肾阴不足“夜半反静者”是关键句,夜半是少阴欲解之时,“地气上者属于肾”。肾阴不足,地气不得上,阳光无制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2:39:17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既为阳旦证,难道不应该先考虑解表吗?热去阴精自无所犯,又何必滋阴!又前门失火,泼水后门以图火势不蔓延于此的道理吗?此非南辕北辙乎?
50
发表于 2008-7-15 13:50:27 | 只看该作者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

此处还有点学术辩论的气氛。
但愿不要再以人身攻击代替学时辩论!

-=-=-=-=- 以下内容由 孤独郎2008年07月15日 01:52pm 时添加 -=-=-=-=-
学术     错打为  学时
抱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7 19:19 , Processed in 0.12200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