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知道,儒,释,道,墨,法,医,理学,玄学.河洛.黄老.易学.........等等学术流派汇集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整体。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中医药文化,因受“多元一体”文化特点的影响,与母文化一起,至今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方法论体系。
由此,在当今的发展中,引进的外来文化和方法论加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摧残和冲击。尤其严重地表现在中医药方面的问题。大量劳民伤财的研究和毫无意义的争论还在继续。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医也因缺乏必要的桥梁和联系,沟通和理解一直处于非常尴尬地境地;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源是未有建立一套独立自主的方法论体系。
而目前现有的方法论却存在两大严重的缺陷:
一 本土方法论的不足。即中华传统文化中原有的方法论:如阴阳,五行.......等等。这些方法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体现了自身价值,但都并不完整,过于独立,不能相互统一在一起,因此只是一种联邦制的方法论体系。只能各自解决一方面或一阶段的问题,难于协调统一,导致标准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些问题如能得以解决,显然具有突出的本土优势。因此,老一辈的研究者曾发出了强烈的呼唤,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 外来方法论的不足。近现代我国引进了几大方法论:如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及新新三论(分形论、超循环论和混沌论)等。
由于这些方法论过于单一,更多的只适合于一些学科应用或部分学科的相互联系。终因并非本土文化所产生,有些水土不服,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相比,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和幼稚。尽管中医学界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来研究,终因其自身本质的缺陷未能改变而发出叹息。结局可想而知。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新方法论的建立,首先要面临和具备解决以下三大难题:
一,具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形成了坚固的堡垒,要想突出重围是最大的难题之一;
二,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子文化如中医中药等 的关系非常紧密,要想建立新的方法论,必须同时具有方法论的三个层次,即1 高度的哲学层次;2一般的普适 性层次;3具有专业的突出特征,如中医药学等;
三,对现有联邦制方法论的统一.要想建立新的的方法论,必须把现有的方法论如阴阳,五行.......等统一在一起,使其不自相矛盾,又能发挥各自独有的优势.此为难题之三。
在创立新的方法论之前,还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一方法论必须能符合以下三个必备的先期条件:
① 能够阐明人体生命气动力之原理;
② 解决中医药的疗效机制问题;
③ 适合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这些条件的① ②已分别在《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论旋转开放的圆体——中医学的结构逻辑》中作了论述和阐明。以后将在第③方面作一重点论述。
因此,要想建立新的方法论体系,就务必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里寻找突破口。毋庸置疑。
从一定程度上讲,方法论来源于思维。思维取决于意识,意识来自于深厚的地域或传统的文化基础,而中医药学源自中华传统文化。有鉴于此,创立新的方法论也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支点,才是必然的选择 。
历经多年的沉思,从盆地意识到中原文化特点及传播方式和影响力,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寻觅和各组成部分的梳理,再加上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传奇的学习和研究经历,终于发现了独具一格的方法论体系——旋转(开放)统一(以下简称旋转统一论)。
原有的方法论的应用将被证明是不完整的。因为按照这里所要阐明的观点,这一方法论是战略性地。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处于主导性地位。原有的方法论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在某个方面或阶段,也各自发挥他们各自所独有的特点,但前提条件是在这一方法论为整体主导性的基础上。
这里所要阐明的观点——像原有方法论一样——是以方法理论为根据的,因为任何这种理论所讲的都是关于中医,中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自然规律的相互关系。对这种情况考虑不足,就是旋转统一论在目前理解和应用障碍的根源。
下面我来叙述一下我的思路和经历的过程。先从基础部分讲起。
一 基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