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耀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破解阴阳、道》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1-10 04:08: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王耀勋先生你好!读了你的"广义亚临床"文章,有一定的启发,通常来说,人体由健康发展到疾病(特别是慢性病)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渐变过程。在这一连续的渐变过程中,人体是处于一种由健康到疾病的过渡状态,在这一阶段中,尽管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失调并表现出各种主观上的感觉不适或症状,但由于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轻微,各种检查指标尚未达到诊断为某种疾病的标准。因此,在医学上就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健康、亚健康、亚临床、疾病这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中,亚健康和亚临床也许就是王先生说的广义亚临床状态,不知对否?由于广义亚临床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具有可逆性,它可以向健康方向转化;也可向疾病方发展而引起疾病。究竞向哪一个方面转化.这就取决于人们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理。如果发现这种状态后,能够自觉的采取保健措施进行适当的调理,机体就可以转变成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纠正,绝大部分都会发展为疾病。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广义亚临床状态,就应该积极地进行调理,使之恢复到健康状态。对于广义亚临床状态的调理,中医较西医为优。因为中医临床治病很重视患者自我感觉的各种症状,也是以自觉症状的改善作为疗效的主要依据,这和广义亚临床状态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特点相符合。 因此以中医调理广义亚临床状态是最有效的。从广义亚临床状态所表现出的症状来看,基本属于中医的“虚证”范畴。中医的虚证很多,可有气 虚、血虚、阴虚、阳虚、脾虚、肾虚等等,各种虚证的发病机理以及所表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因而采用中医来纠正广义亚临床状态必须辨证论治才能有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不管广义亚临床状态的临床表现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中医的四诊八纲以以及各种辨证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判断机体属于哪一种证型,然后根据证来制 定合理的调治方案,对广义亚临床状态进行调理。具体调理方法主要是中药和针灸。中医调理广义亚临床状态的机理是:一方面通过中药的直接作用调整机体已紊乱的机能, 另一方面是通过中药和/或 针灸调动和激发机体本身的修复潜力间接的调整机体紊乱的功能。从而使机体从广义亚临床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广义亚临床状态如能给以恰当的调理,机体较容易恢复到正常健康状态;否则当其转化为疾病时,机体就难以恢复,治疗就会更加困难.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这就要求人们在健康状态时做到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适量运动,生活起居规律,去除不良习惯,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1:53: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王耀勋先生你好!读了你的"广义亚临床"文章,有一定的启发,通常来说,人体由健康发展到疾病(特别是慢性病)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渐变过程。在这一连续的渐变过程中,人体是处于一种由健康到疾病的过渡状态,在这一阶段中,尽管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失调并表现出各种主观上的感觉不适或症状,但由于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轻微,各种检查指标尚未达到诊断为某种疾病的标准。
(你好!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这种方式回复你,可能更好说明问题。是的,因为所谓的现代化检查手段的滞后性,很多生理性改变、功能性异常、早期病理性变化还不能够发现,就有了一个含糊其辞的、掩人耳目的说法“亚健康”)
因此,在医学上就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健康、亚健康、亚临床、疾病这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中,亚健康和亚临床也许就是王先生说的广义亚临床状态,不知对否?
(我分析了亚健康与亚临床,它们是存在的,只是很短暂。所谓亚健康,实际是人生开始后的一小段时间,很快就会进入广义亚临床阶段。在亚健康阶段,机体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自组织’来保持健康状态的,是机体的一种‘可逆性’状态。而广义亚临床阶段的大部分时间段是疾病的初始阶段,比如动脉硬化早期、中期;癌细胞形成的前期、早期等等,多数是不可逆的。所谓亚临床,是临床疾病发生前的一组与临床疾病紧密关联的综合征侯,比如心梗前的相关征候、肝昏迷前的征候等等。这些恰好忽略了亚健康与亚临床之间一段很长的生理、病理过程‘广义亚临床’。)
由于广义亚临床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具有可逆性,
(在亚健康阶段具有可逆性,继续发展,可逆性减少而且很困难了。下面的分析我觉得基本一致,就不一一回复了。谢谢你的指点。)
它可以向健康方向转化;也可向疾病方发展而引起疾病。究竞向哪一个方面转化.这就取决于人们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理。如果发现这种状态后,能够自觉的采取保健措施进行适当的调理,机体就可以转变成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纠正,绝大部分都会发展为疾病。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广义亚临床状态,就应该积极地进行调理,使之恢复到健康状态。对于广义亚临床状态的调理,中医较西医为优。因为中医临床治病很重视患者自我感觉的各种症状,也是以自觉症状的改善作为疗效的主要依据,这和广义亚临床状态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特点相符合。 因此以中医调理广义亚临床状态是最有效的。从广义亚临床状态所表现出的症状来看,基本属于中医的“虚证”范畴。中医的虚证很多,可有气 虚、血虚、阴虚、阳虚、脾虚、肾虚等等,各种虚证的发病机理以及所表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因而采用中医来纠正广义亚临床状态必须辨证论治才能有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不管广义亚临床状态的临床表现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中医的四诊八纲以以及各种辨证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判断机体属于哪一种证型,然后根据证来制 定合理的调治方案,对广义亚临床状态进行调理。具体调理方法主要是中药和针灸。中医调理广义亚临床状态的机理是:一方面通过中药的直接作用调整机体已紊乱的机能, 另一方面是通过中药和/或 针灸调动和激发机体本身的修复潜力间接的调整机体紊乱的功能。从而使机体从广义亚临床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广义亚临床状态如能给以恰当的调理,机体较容易恢复到正常健康状态;否则当其转化为疾病时,机体就难以恢复,治疗就会更加困难.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这就要求人们在健康状态时做到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适量运动,生活起居规律,去除不良习惯,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
  



43
发表于 2008-1-10 12:2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耀勋先生你好!看了你的解答,比较明确了,从健康到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是健康---亚健康--广义亚临床---亚临床----疾病.谢谢!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7:4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下面引用由罗鸿声2008/01/10 00:21pm 发表的内容:
耀勋先生你好!看了你的解答,比较明确了,从健康到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是健康---亚健康--广义亚临床---亚临床----疾病.谢谢!
你好。
我认为应该是这样划分比较客观。亚健康与亚临床持续的时间很短,而广义亚临床持续的时间在人生过程中一般是最长的。如果为了简单,把亚健康与亚临床归纳到广义亚临床也是可行的,从生理、病理角度也没有大碍。不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认识的提高以及需要,比较接近精确的划分还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对指导我们保健、防病、调治机体、调治疾病以及对上述各方面的客观评定,都是很需要的。
我们一起在这方面努力,是非常有前途的。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13: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谢谢南京陈斌先生,已经把我原来用户名“模糊思维”的帖子链接加入到王耀勋用户名下,这样更方便大家对我的学术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佩服陈先生的敬业精神。
谢谢陈先生!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9:0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从各个层面反馈的信息看,人们基本认可有关“阴阳、道”解释,没有提出有力的反驳意见。我认为,还应该拓宽认识的领域,把阴阳与道的概念延伸道所有学科,那么,最后,人们可能认识到,阴阳与道是涵盖整个自然界的,是组成自然界任何事物的基本要素,对进一步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现新的物质,对解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对指导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也可以把阴阳、道从玄学、神学、鬼学的阴暗角落里拉出来,为人类福祉服务。
47
发表于 2008-1-20 14:03: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说了这多天这热闹,原来你的所谓阴阳/道感情是从玄学、神学、鬼学的阴暗角落里拉出来的啊,不是从中医这里拉出来的啊.在下十分佩服王耀先生的胆量,你就象研究佛学的僧人,木鱼没有敲,经也没有念,就想入十八层地下室拿鬼了.呵呵.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4:5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王亚当:说了这多天这热闹,原来你的所谓阴阳/道感情是从玄学、神学、鬼学的阴暗角落里拉出来的啊,不是从中医这里拉出来的啊.在下十分佩服王耀先生的胆量,你就象研究佛学的僧人,木鱼没有敲,经也没有念,就想入十八层地下室拿鬼了.呵呵.
++++++++++++++++++++++++++++++++++++++++++++++++++++++++
不知所云,难倒鬼神。请你直白。
49
发表于 2008-1-26 10:16: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说了这多天这热闹,原来你的所谓阴阳/道感情是从玄学、神学、鬼学的阴暗角落里拉出来的啊,不是从中医这里拉出来的啊.我说怎么这样快就和西医结合在一起了呢.在下穷30多年之脑力,欲将中医阴阳与西药结合,然不得其门而入,只得作罢了.还请先生教我.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7:2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破解阴阳、道》

说了这多天这热闹,原来你的所谓阴阳/道感情是从玄学、神学、鬼学的阴暗角落里拉出来的啊,不是从中医这里拉出来的啊.我说怎么这样快就和西医结合在一起了呢.在下穷30多年之脑力,欲将中医阴阳与西药结合,然不得其门而入,只得作罢了.还请先生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嘛。
你再穷八十年的脑力,也不可能“将中医阴阳与‘西药’结合”起来,因为你认错了门呀。罢罢罢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12:59 , Processed in 0.35393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