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xyx05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06:29:20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回张建国先生问
    中华文明是一条历史长河,与时俱进发展到今天。
    与时俱进,是个与时代的科技、文化、经济、哲学等相适应的概念。二百年前西医刚刚兴起,尚不成气侯。对中医也没有形成压力。中医一统天下,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学、哲学等相适应。
    西医的兴起,在中医内部,西医学中,广大国民,社会各界向中医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医是是么,西医是是么,中西医关系是是么。广大患者问:怎样看中医,怎样看西医。汇通派由此而起,保守派由此而立,废止中医的思潮由此而作。
   
    二百年前和二百年后一样么?二百年前中医不须要说明自己是什么,可以无忧无虑的生存发展。今天可以么?在一个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的时侯,父母是他的全部。当再有了个弟弟或妹妹的时侯,父母是两个人共有的。在只有他 自己的时候,他不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可没有是么大碍,可事是当他有了个弟弟或妹妹的时候,他必须明白自己的身分。
    与时俱进,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一条自然规律。
    如果中医中医确实气数已尽,生 机全无,我们无话可说。我们认为不然。
    中医是国粹,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西医是中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领悟到这一点。我在实践中也这样作,并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将其公诸于社会,大家共探讨,这是“口号”么?
    不知张先生的发展中医方略是什么?
   
42
发表于 2008-2-24 13:16:05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您的“中华文明……”一段,说的是中医至今还在“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一条自然规律”四段,是以一子与多子来比喻中医的生存条件变了,并隐含西医进步快、中医进步慢;后面是以中医不知自己是什么、西医知道自己是什么,来定优、劣,而您知道了中医是什么,西医是中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中医方略”当以此。
    “候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寄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此乃苏秦与张仪、孙膑与庞涓之师鬼谷子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养志法灵龟篇中之文。实意者,客观分析情势也。心术者,认识论的方法论也。
    “与时俱进发展到今天”,实意否?技法失传、支离理论、队伍缩减,这“发展到今天”是否是美化今天的口号?
    “与时俱进,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一条自然规律”被用在此处,实意否?比如一个普通百姓因敌视日本鬼子而遭枪杀,是否也可以用此来教育国人,走汪精卫之路?
    “中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实意否?对科学的内涵知之不清,却偏好用此惑己惑人。科学仅为物质世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而中医却是不分别精神与物质,中医如何就成了“科学体系”?若要将此意化为“实意”,必须有“有道理的就是科学的”这个命题成立,但这成立吗?我可以从巫、宗教中举出许多有道理的,是不是可以说“巫、宗教是科学体系”呢?
    意不实则气虚,气虚则心不静,心不静则虑不深,虑不深则谋惑而不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我之所以在25楼从康梁维新论起,识“科学”之来路,以及至今“潜移默化”的因果,就是要说明“实意”的重要性。至于科学的成就,仅在于物质上,西医也是仅以物质为理论依据,这种对人体认识本就不“实意”的体系,怎么就成了中医的体系或组成部分了呢?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今人不养志,则心气不固,气浮心躁,急于求成,失为学之德,复不能明理,此为与时俱进?还是与时俱退?
    至于“发展中医方略是什么”,在35楼已经说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掺私智地传承,是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经验,努力地、不掺私智地传承经典之意蕴,是当代人可做之事。我再说得彻底一点:“假如经典之意不需要当代人传承就可以被后代理解与继承,那么,当代人就应该闭嘴”。但是经典却不可能在没有承前启后的情况下得以传承的,所以要做的只有“忠实地、不掺私智地传承”了。应该够明白了吧。在今天,如果“意实”,就不会做“XX化中医、发展中医”之想。
    这不是郁闷和悲观!那些盲目XX化中医者也不是帮助中医,而是“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因参会不一而乱,即没有发展中医,又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把中医复苏困难加重,再推至下一代去承受。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6 17:50:46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 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发展到进天。”是指整个中华文明而言。现代科学是现代人类文明的标志。今天的中国如果不接受现代科学行么?如果工业还在用手工操作,农业还在用手工操作,军队还在大刀长矛,今天的社会会是什么样?是现代科技改变了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的面貌。
    中医没有与时俱进,还停留在二百年以前的水平上。陷于艰难和萎缩。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7:58:20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宇宙间的根本法则之一,是一对哲学范畴。中医的产生、西医的产生都有其社会、历史、科学、文化根源。中医的落后、西医的快速发展亦然;西医的偏颇、中医的全面亦然。
    中医学产生于远古,与中华文明同步起源。人类从动物界分出的根本因素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推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古代、近代和现代,是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是人类把握自然、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是人类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过程。
从远古人类到没有发明延伸人的感官的仪器之前,人类对自然及自然万物结构的认识停留于宏观。宏观水平的结构知识浅薄而有限,只能作为辨别物种形态的根据,主要用功能方法揭示宏观结构的本质,指导生活、生产实践,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
    建立在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之上的古代哲学,对自然和自然万物作出了哲学界定——太极、阴阳、形神统一。太极的概念是一个与现代人相脱离的概念(具体内容请看我在本论坛发表的“中医的基石、中华文明的基石——太极、阴阳)。中医学亦然。
    现代科技的兴起,人类对客观物质结构的 认识由宏观进入微观 ,达到细胞、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水,微观结构知识离开功能可以作出许多事情,兴起了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医学。西医学应运而生。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了医学的快速发展。由于世界的本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结构离开功能的认识指导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也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西医的种种弊端,现代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就是例证。
    古老的中华文明与西方的现代文明相结合,将使人类文明产生质的飞越;古老的东方医学与西医相结合,亦将带来一场人类生命科学的革命。
45
发表于 2008-2-28 13:55:25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44楼两段,第一段第一句在说:与时俱进到今天是指整个中华文明而言。第二段又说“中医没有与时俱进”(二百年内)。那么中医不包含在“整个中华文明”之中?
    再看第一段的内容,重墨用在描述现代科学,而且是现代科技改变了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的面貌。
    如果44楼之论来理解42楼“中华文明是一条历史长河,与时俱进发展到今天”,那么就可以得出:中医不属于“中华文明”,而现代科学属于“中华文明”。
    用42楼和44楼之言,来印证近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人之论,古人不就像在说今天的你吗?而今天的你,不正在用自己的思维演变,来解说古人之论吗?至哉!中华文化,理真术实,万世不朽。
    因意不实而参会不一,言论闪烁而顾此失彼,初衷终现而本意浮出,口号华而不实不如扯去,直接就真意而论,何必要装修本意?45楼之论我也不必再剖析,无非因意不实,候之不得而已。
    我可以断定,探讨最终,你将会归于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是所有科学主义共同的思想基础:1。清末落后挨打是文化落后;2。事实证明科学改变了世界。对此,我将组织文字冲击这两大基石,看看它们是不是有根,是不是实在。
46
发表于 2008-2-28 15:07:31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喜看刀光影,山外别有天!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2月28日 03:29pm 时添加 -=-=-=-=-
解翁舌灿莲花,建国捭阖纵横!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2月28日 03:35pm 时添加 -=-=-=-=-
孰知《鬼谷子》,亦是兴医经!转乾坤,和中收西,多几个,张仪,苏秦!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19:53:09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古代经典的文字内容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进,注解翻译的甚多。如《伤寒论》就有上千家。引用古代经典文字最好用现代语言作出个人的理解。否则将不知你对古代经典的内容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人自身的知识结构、技术能耐都是参差不齐的。有长有短。评价一个人尚须纵合考虑。一个好人不能因其某些不足而说他是 个坏人。何况一个大国。中国各行各业都与时俱进了,中医尚未与时俱进,说中华文明与时俱进不恰当么?中医与时俱进了么。如果与时俱进了我们现在还在这里争论是么。
    我在这个论坛上发表很多文章,在国家的一些刊物上发表了 许多文章。我的论点论据十分清楚,“口号”二字从何二来。请张建国先生给我指出来。
    咬文酌字,鸡蛋里挑骨头,不是讨论的好风气。
    我的思想、理论、实践的核心是太极、阴阳、形神统一。
    到论坛上来就是打开心腹,与中医界的同仁、西医界不反对中医的同仁、及社会各界支持、关心中医事业的同仁,共同磋商,共同进步。别人能批倒我,或我的研究能启发别人,都将有益中医事业的前进。
    欢迎张建国先生的挑战,祝你成功。
48
发表于 2008-2-28 20:53:22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综合观察各位论点,无非是争论的是对中医的认识。什么结构医学,什么功能医学,你们从哪里学到的?你们的思维已经收西方思维方法所垄断,没有回到我们祖先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方法上来。中医的悲哀,是中国人的悲哀。思维方法被西方思维方法所俘虏,遗弃了祖先的认识方法。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符合客观物质关系的哲学理论。也就是说唯一的真理。其他任何哲学理论都是谬论。
49
发表于 2008-2-28 21:53:28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医学,是干预生命活动,治疗疾病的指导方法。中、西医学是不同的指导方法。根源于人的认识方法。中医学的发展,根本方向是让中医理论与先代科学技术接轨,不是中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接轨。现代人对中医发展的认识,一是发扬古代的认识,在理论认识上一致,语言上严谨。一是中药现代化。这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医灭亡。中医学的发展应该诠释中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最基础的是要找到祖先们的认识方法。
我能从根本上诠释中医理论。但是,现代学术要求是实验数据。我是个农民,不懂得什么是“课题”,什么“基金”。07年12月底,去了一趟北京,寻找方法。卫生部把我推向了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人员接见了我,我让他看了我写的对中医学的认识(在我个人博客《中医是否要永远摸着石头过河》里面),他说写的很好,口头支持,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资金。在我出门时,说了一句“研究出这些有什么用?”
我有很好的悟性,也有自知之明。想诠释中医理论是无路可走。为此,转向了哲学理论研究。创造自己的“李氏哲学理论体系”。也如孔子、马克思一样,活着时要饭,留下一些东西让后人评论去吧!
本贴的主题是“哀鸣”,中医,应该因研究者是“洋和尚”而哀鸣!应该因庙里住的是“葫芦僧”而哀鸣!!!
50
发表于 2008-2-28 21:57:50 | 只看该作者

对国粹哀鸣的反思

我的博客地址http://6718236a.blog.163.com/edi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9 01:07 , Processed in 0.05453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