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4:1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知易子2008/06/13 00:46pm 发表的内容:
另外,这位知易子大侠卖弄的是,以为给面条烫个头变成方便面后别人就认不出来了——自然数的不同形式。
*************
看来yszyzy还没看懂知易子发表祖宗阴阳0 1数据所表达信息。
这些数据不但可以表达无机分子以下层次物质结构信息 还可以表达生命大分子 细胞器 细胞 组织 器官高维拓朴耗散结构结构信息,还有里面运行能量信息。是真正生命信息学。
知易子光顾得讲一千零一夜了,也不知道该给谁回帖。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5:36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06/13 03:38pm 发表的内容:
信息组学不可能只为医学设立,您的定义是为中西医融合观特意设定的,我希望知道信息组学的固有定义!而后再判断信息组学对于中西医融合有没有作用?
    是信息组学指导中西医融合?还是中西医融合推动了信息组学?
    信息组学是您个人的创造吧!
信息组学,这个词的确是我的团队自己造的,此前没有见到这个词,至少是我们团队没有见到过。
这个词也确实是我们专门为医学(包括中西医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而造的,至于其他学科未来能否采用不得而知,即便是中西医这两个学科采用与否也没有把握预见。
信息组学,采用完全不同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不是把不同层次的组学中流动着的信息整合出一个模型,而是采用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有目的地指导不同层次组学扑捉信息及信息流动调控方式。这个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就是中医固有理论模型。
信息组学,这个词是否与这个研究方法相吻合,可以讨论。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词,若有谁能提供一个更好的,我们完全可以修改她的名号。
信息组学,属于方法学,她只为中西医各自研究提供一个可以融合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否可以利用,取决于各个专业或课题组自己的选择。只是,我们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先进,在可预见的未来取得的成果能够比其他方法多快好省。
中西医融合的实践催生了信息组学确实是事实,但是,中西医融合的实践不可能推动信息组学,因为,信息组学不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抽衍出模型,而是用中医固有理论模型作指导可预见地加以研究。为什么要用中医固有理论模型呢?因为中医固有理论模型,相对于各家学说及当今教材的模型自洽。比如,肾阳虚这个子模型上的脏腑辨证模型就很不自洽,为什么有肾阳、肾阴、肾气,却没有肾血?为什么大家只研究肾阳虚模型的西医机理,而不去广泛地研究这个脏腑辨证模型整体的西医机理呢?原因就在于难度太大,难度大在于这个整体模型不自洽。邓铁涛教授把伤寒论定义为外感学说,而且与温病学说并列,这种误读显然也不能使得中西医在理论上融合,凑合倒是可以的。这种凑合不可能解决诸如经络实质、藏象生克等基础理论问题。信息组学,能够使中西医从凑合,跨越结合,直接到融合阶段。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7:3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8/06/13 04:08pm 发表的内容:
要想懂得中医固有理论,还是先读完《黄帝内经》再说。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6月13日 04:12pm 时添加 -=-=-=-=-
读后感,读经是对自己言。
读《黄帝内经》等经典,是我们每一个中医人,甚至每一个医学工作者,都应该要做的。而且,要时时读,反复读,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全面解读。
44
发表于 2008-6-14 12:35:59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yszyzy先生:
信息学是最后解读国粹经典的钥匙,东方科学发展方向。
要进行研究,必须有具体坚实微观基础,否则流于空谈!
继续努力吧。祝你成功!!!
45
发表于 2008-6-14 12:46:40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请问知易子:
    中医的脾在哪里?脾从哪里,怎么样发出信息?发出的信息您怎么能够检测出来?
    您能够检测出中医脏腑发出的信息?而且"不同脏腑发出信息都是不同的,有十四组显著差别电磁信息。"
    您一定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
进入病人生命气场。就可以检测到:健康人都是无色透明的。哪个脏腑出毛病就会显露出其五行属性颜色,单一脏腑出毛病都是单色(那位高血压开始泛现血红颜色,说明心火极端旺盛,后来出现白色,说明肺收敛功能出问题),多脏腑出毛病显露出混合纠缠色 或间断出现各种五行色。颜色气多寡 深浅包含信息就是脏腑节气状态,看其符合大自然运行节气否,从而判断出脏腑阴阳是健康态还是病态。可以利用五行生克平衡节气原理进行调节治疗了。
46
发表于 2008-6-14 12:50:05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您发明的"人体智能计算能量器"肯定是超现代的,世界最伟大的发明!
=============
在这方面,老祖宗早已经登峰造极。歧伯 黄帝 ......扁鹊都是这方面高手。
知易子还不能望其项背!!!
47
发表于 2008-6-14 13:27:5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8/06/14 00:05pm 发表的内容:

信息组学,这个词的确是我的团队自己造的,此前没有见到这个词,至少是我们团队没有见到过。
这个词也确实是我们专门为医学(包括中西医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而造的,至于其他学科未来能否采用不得而知 ...

“信息组学,这个词的确是我的团队自己造的,此前没有见到这个词,至少是我们团队没有见到过。
这个词也确实是我们专门为医学(包括中西医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而造的,至于其他学科未来能否采用不得而知,即便是中西医这两个学科采用与否也没有把握预见”
===以上为楼主主观臆造。?
“信息组学,采用完全不同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不是把不同层次的组学中流动着的信息整合出一个模型,而是采用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有目的地指导不同层次组学扑捉信息及信息流动调控方式。这个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就是中医固有理论模型”
===一、信息组学不等于系统生物学;?
===二、用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来获取不同层次组学的信息和对信息的流动的调控方式。?
===三、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就是中医固有理论模型。?
===四、信息组学=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中医固有理论模型。?
===五、中医固有理论模型=用类比方式或方法认识世界?
“信息组学,属于方法学,她只为中西医各自研究提供一个可以融合的平台。”
===一、信息组学,属于方法学,?
===三、中医西医是因方法学平台而岐?
关于肾阴肾阳在于中医是属于功能性的非实体的实体。显然,用实体肾对应中医肾的研究是没意义的。
伤寒(广义)、温病同为外感病。只是因和式不同。
---以上为我对楼主42楼文字的理解,可对否?我确是在艰难的阅读着。
我总觉得大白峽风然有别?



-=-=-=-=- 以下内容由 gonmai2008年06月14日 05:57pm 时添加 -=-=-=-=-
前面的文字是我对楼主原文的理解的表述和反问.
中西医的差异能说是方法学所造成?
为什么不去思考中医到底是认识了什么和做了什么然后病就好了呢?
天人合一即“阴阳要一”、类比、据外揣内、有诸形于外必有诸形于内、据形而上识形而下、和实践验证的积累等这些,或是中医认识世界、认识病疾的方法?
显然,所有方法都是旨在引导至对对象认识了解。中医的上述方法引导中医实现了对病疾认识的古代文化层面的借代形式的表达。
如果不去探究中医理论的这种古代文化层面的借代形式的表达内的客观实质是什么,进而实现对中医理本质的认识,能实现中西医融合?
48
发表于 2008-6-14 16:20:54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四、信息组学=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中医固有理论模型。?
===五、中医固有理论模型=用类比方式或方法认识世界?
--------------------------------------------------------------
   47楼的理解我有同感!
   
   我认为:
   1   类比的方法不是科学方法!
   2   因此,"类比方式的科学模型"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不能成立!
   3   类比方法只能够揭示出事物之间的或然性而不能够揭示其必然性!自然科学方法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必然性!
   4   中医固有理论模型用类比方式或方法认识世界,因此,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这是中医固有理论败于西医科学的根本原因!
   5   科学方法是分析的方法,分析方法的缺陷在于分割了整体!他是与类比方法对立的!当然您可以用辩证法说圆!但是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具体问题!正如您不能具体地解决中西医如何融合的问题!只能够别人作出融合的工作,您说是在信息组学的平台上解决的!
    您必须使用信息组学的平台解决一个中西医融合的具体问题,才有说服力!
    医学是研究疾病的!不是研究生物学的,也不是研究系统生物学的,中西医的融合根本上是诊断与治疗的理论体系的融合!理论体系是由概念与理论构架组成,而且概念必须能够在理论构架内自由流易,这样,理论体系才是完善的!概念可以作为信息,而理论构架则是概念或者信息的流通渠道.同一个信息在不同的渠道内流通,产生的效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单纯研究信息或者一组信息以及信息本身的运动规律不可能解决中西医融合的问题,而是,中西医的融合研究成果给予信息组学认识信息运动规律提供了可能!
所以,中西医融合为信息组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不是相反!信息组学通过这个平台初步认识了信息组运动的规律,然后,运用这个规律指导认识其他学科的信息运动!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1:01:2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回gonmai、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47楼的理解我有同感!”这就对了,12岁的张炘炀若是与小学毕业生同感,岂能考上硕士生。开个玩笑。

-=-=-=-=- 以下内容由 yszyzy2008年06月15日 11:01am 时添加 -=-=-=-=-
鉴于二位的高智力与文化水平,太白侠上升不到你们的境界,只好打个比方。西医如同捉蝴蝶,采用电网、杀虫剂;中医如同蚂蛉(东北方言)网兜,捉蜻蜓;信息组学,就是告诉人可以用蚂蛉兜捉蝴蝶,还可以捞鱼虫,当然还可以滤豆腐渣;中西医融合实践,比如肾阳虚,就是误以为塑料袋是中医,总是兜着风捉蝴蝶。基于还原论可不可以把塑料袋捅几个窟窿逐渐发展为蚂蛉兜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不过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发展成塑料编织袋。如果,要说这个类比不等于真实,那么,还是先理解先人张景岳所说的吧,“当知天道有是理,不当曰理必如是也”;如果,不理解霍金的理论不过是类比成一个具体的形式逻辑的话,那么,重温一下霍金的这句话,“……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其中某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联结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管在任何意义下)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
如果,说类比方式进行分析的学科不是科学,那么,在这个世界就唯独西医是科学了,莱诺伊·胡德说……所有其他学科……都只能通过类比的方式(analog)进行分析;如果,中医固有理论模型采用类比方式,就说没有分析,那么,“潜心斯道,颇涉其理”,“品物咸章,臣斯十世”就是岐黄先圣在欺骗后人;如果,说只要分析了就有必然性,那么,还原论的西医为什么引进概率,来一个“治不准”定律呢;如果,说医学是研究疾病的!不是研究生物学的,那么,甭跟太白侠说,找方舟子先生好了,他这个生物学博士总说自己是医学工作者;如果,说必须使用信息组学的平台解决一个中西医融合的具体问题,才有说服力!那么,信息组学露一小手,厚朴,调节平滑肌的横波(横断向的蠕动) ;枳实,调节平滑肌的纵波(平行向的蠕动)谁可以把他证伪呢?
科学就是这么有趣,自己的理论发表以后,就不再属于自己,或让人发展,或让人否定。爱因斯坦对哥本哈根说:“上帝不玩弄骰子”,霍金对爱因斯坦说:“上帝是一位老赌徒,他在每一种可能的场合掷骰子”。
如果,说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主观臆造的话,那么,信息组学就是主观臆造。gonmai先生把“阴平阳秘”与“阴阳平衡”解释得不是主观臆造,再讨论好吗?顺便请教一下,“臆”字为什么是“月”字旁?
“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用《时间简史》书签上的这一句话,我们共勉如何?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组学——中西医融合的平台

下面引用由知易子2008/06/14 00:35pm 发表的内容:
yszyzy先生:
信息学是最后解读国粹经典的钥匙,东方科学发展方向。
要进行研究,必须有具体坚实微观基础,否则流于空谈!
继续努力吧。祝你成功!!!
信息组学是一门大科学,不是某个人单独可以完成的,需要集体智慧大协作,包括你我他,再加一个“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0 22:07 , Processed in 0.05355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