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身上有天吗?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3-11-19 19:36:02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这才是精的本义。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9:44:32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19 19:31
孙广仁主编第七版《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段话: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 ...

“精又称精气”,此说不确。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不知其出处,中医经典中似乎没有。
43
发表于 2013-11-19 19:45:35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19 19:36
《内经》: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 ...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


这两句话说的是一种精还是两种精,还是三种精?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9:52:09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19 19:36
《内经》: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 ...

讨论中医理论有人反对引经据典,其实引经据典才可以戳穿意会,辨别真伪。
45
发表于 2013-11-19 19:56:49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3-11-19 19:52
讨论中医理论有人反对引经据典,其实引经据典才可以戳穿意会,辨别真伪。

46
发表于 2013-11-19 20:12:06 | 只看该作者
做学问就要弄清这门学科的来龙去脉,不能自己提出一个假说,教材能支持的地方就说教材对了,不能支持的地方又说教材错了;经典能支持的地方就说经典对了,不能支持的地方又说经典错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20:27:28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19 20:12
做学问就要弄清这门学科的来龙去脉,不能自己提出一个假说,教材能支持的地方就说教材对了,不能支持的地方 ...

记得有人好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医理论以谁说的为准?这个问题发人深思。
48
发表于 2013-11-19 20:43:1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3-11-19 20:27
记得有人好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医理论以谁说的为准?这个问题发人深思。

这个问题浅思一下就行,不必深思。办论坛为了什么?不就是要大家各抒己见吗?在讨论、辩论、争论中求出“准”来。
要是定下个以谁的为准,论坛就该关闭了。
49
发表于 2013-11-20 10:33:1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3-11-19 20:27
记得有人好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医理论以谁说的为准?这个问题发人深思。

我认为应该以《黄帝内经》为准,以此才能摸清来龙去脉。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17:08:3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19 20:43
这个问题浅思一下就行,不必深思。办论坛为了什么?不就是要大家各抒己见吗?在讨论、辩论、争论中求出“ ...

没准那就随便说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7:47 , Processed in 0.0548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