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中医,有捷径吗?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2-12 00:17:3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2-11 16:12
学中医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多多临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慢慢积累自己经验,这都是靠时间积 ...

西医也算经验医学。
中医西医,学习基本功是没有什么捷径的。可是提高临床水平,就跟学习条件关系大了。比如,医学院毕业生,分配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分配在县医院,一年以后,两人的距离就大了。到退休的时候,两人的成就可能就天壤之别。

我不用乡医院打比方。因为乡医院及以下的医疗单位,和县以上医院对临床医生的要求又不一样。把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抽到乡医院工作几天,可能有许多方面不如乡医院医生。

中医的基本功要求也和西医一样,临床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跟上好老师。医院条件倒不太重要。

这些条件好,就可以算捷径。但这些是外部条件,决定性的因素还在自身。

点评

赞成。  发表于 2014-2-12 15:59
42
发表于 2014-2-12 00:30:57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2-11 22:08
呵呵  大家讨论的很热闹呀,我也来说几句。

我打个比方,抗生素的研究和发明,用了多久才研究出来了,但 ...

前面讲发明和应用的关系,道理不错。比如我是电脑盲,电脑的原理听也没听说过,可是不耽误我上网发帖。

但后面的结论却下的太过头了:我临床处方,基本不用成方,就是一个核心方,加点变化,就完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有一个可能,就是您临床治疗的病种非常局限。假如您只治疗外感表证,(还得排除瘟疫),确实可以这样做。

一个有效解表的方剂,加上几种情况,寒重、发热、咳嗽咯痰、咽喉肿痛,有几组有效的中药就可以了。至于您以前提到的几个方、几个月学习中医,这样的说法实在冒失。

我学医的时候,一位学长到某地跟随一位当地名医实习,几月后发现,该名医几乎所有病人来了都是小柴胡汤加味,加的几组药也基本固定,疗效不错。这位实习生也是聪明人,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个奥秘我先不说,卖个关子吧。

点评

这个"名医"真没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2 05:34
43
发表于 2014-2-12 05:15:15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2-11 12:00
张先生说的对,我正是在针刺的过程中,通过针感,感觉经络的循行路线是错误的,其实针刺的是神经系统,结 ...

神经系统只是针灸经络现象的一部分。
44
发表于 2014-2-12 05:2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4-2-11 21:30 编辑

从医40多年,做中医30年,走过太多弯路  错路,在实践中找到新路,比那些中医教授更享受祖先的智慧和医术的神奇。
      那些连中医的位置都没做正,妄言"捷径"者,只是自暴其丑。

点评

很实在的话,很给力的阐述!  发表于 2014-2-12 08:16
45
发表于 2014-2-12 05:24:0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2-11 20:33
梁院长此帖是有感而发,作为教育学医的学生是正经道理。作为论坛里的话题,参与者都是医生,需要先讨论如何 ...

赞!
46
发表于 2014-2-12 05:34:3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2-11 16:30
前面讲发明和应用的关系,道理不错。比如我是电脑盲,电脑的原理听也没听说过,可是不耽误我上网发帖。
...

这个"名医"真没料!

点评

张先生在国外,我不知道国外的中医有没有“名医”一说。 在国内,自古名医很多。名是确实有名,您说的有料没料是另一回事,不影响“名”。 记不清是任应秋还是还是哪位医家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名医与明医的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2 09:58
47
发表于 2014-2-12 06:23:29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2-11 23:15
声明一点:我从不欲针对个人发难,但是,对于个别同仁的无底线狂吹,我,或者说我们论坛,或者说我们中医界 ...

顶!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09:03:40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2-10 22:19
中医是经验医学,师傅领进门巧妙在个人,这要看个人的领悟,还要看个人的经验积累,尤其是经验积累要活 ...

经验积累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有好的老师传授经验这个过程可能短一些...
...............

中肯
49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09:08:42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2-11 20:02
谁说学中医没有捷径?
经历了若干代的中医世家照样是庸医,受明医指点的当辈就能成为高手,这不是捷径又是 ...

中医是科学、也不是科学、科学的篮子装不下中医。
..............

哈哈哈哈哈哈,于兄,这种满脑子糨糊的“铁杆”,不足道也。

点评

先生越来越直率了。  发表于 2014-2-12 20:59
50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09:14:1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2-12 00:30
前面讲发明和应用的关系,道理不错。比如我是电脑盲,电脑的原理听也没听说过,可是不耽误我上网发帖。
...

这个奥秘我先不说,卖个关子吧。
.........................

哈哈,李兄,这老先生是不是接诊的患者都是少阳病啊?

点评

哈哈,李兄,这老先生是不是接诊的患者都是少阳病啊? 仁海中西医:中医接诊的肝胃不和者非常多。 ---------------------------------------------------- 呵呵,到底是搞临床的大夫,一下就猜个八九不离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2 22:21
中医接诊的肝胃不和者非常多。  发表于 2014-2-12 20:55
等等,看其他朋友怎么说。  发表于 2014-2-12 09: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6 16:10 , Processed in 0.0578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