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概念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12-6 18:37:09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下面引用由概念a2007/12/06 05:52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鳴鶴吟松嘲笑反问了一堆,好像很愤怒的样子!
    还是要谢谢您如此关心!
    当刻苦努力,潜心其中,问题幼稚,大家海涵!
我看鹤兄不是愤怒,他是在叹惜。其所指之处,都是LZ的要害,LZ应该好好学习,认真看书,有些问题其实书中接下去就讲得明白了,但方式不一样而已,有些是文言文,应该打好自己的基础,尽量提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可以提高文章的欣赏性。
42
发表于 2007-12-7 20:17:00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哈哈!鳴鶴吟松嘲笑反问了一堆,好像很愤怒的样子!”
五积散: “君臣佐使的问题,你最好去看看方剂学教材,如果你能看懂,你就没那么多疑惑了”
思:有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看来五积散先生和鳴鶴吟松先生都是教授吧?五积散先生好象还与教材编辑有某些渊源?
概念a提问了一个似乎最简单的问题,“因临证尚少,见笑之处,大家海涵”,好象已经学医毕业,连基础的问题都搞不明白,作为老师,面上无光啊,岂能不怒?
而面对不快,五积散先生相对显得含蓄有艺术,“你最好去看看方剂学教材,如果你能看懂,你就没有那么多疑惑了。”是啊,懂了就没有疑惑,如果还有疑惑就是还没有懂,是自己笨啊,怨不得教材。
概念a被怒责一顿,开口不得。说真话,《伤寒论》就是那么好读的吗?不怕笑话,因为没有人教,前经六年,能做结业考卷,但不知《伤寒论》说啥,又经六年,才略有领悟,能提一些问题,若一无所知,连问题都提不出。直待明白《内经》的核心是人体气化,终于明白每一个药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论述之外还有论述未到之义。
象大师们,莫不是尽一生的努力,才有所理解?到老才能成为专家,只怕也不定能说清其所以然?否则,面对方舟子等拷问中医的科学性,能哑口无言吗?原说十年寒窗,现在中医学院毕业,起码的十五年苦读。却大多弃中进西,曲线为医,原因何在?是精通《伤寒论》和方剂学的老师专家藏私呀???
面对一个真心思考,不怕丢脸虚心提问的曾经学生,不知循循诱导。中医日见缩水,师之过也。
43
发表于 2007-12-7 20:22:53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7/12/07 08:17pm 发表的内容:
“你最好去看看方剂学教材,如果你能看懂,你就没有那么多疑惑了”
这是针对你所说的话。

-=-=-=-=- 以下内容由 五积散2007年12月07日 08:28pm 时添加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中医学院的教材,你哪本看懂了?
44
发表于 2007-12-7 20:36:42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外邪閉鬱,氣血爲之不暢,脈見澁。這不就解了?”
解了?可能概念a 明白了,可能还没有明白,也不敢再问,“外邪閉鬱”?为啥閉鬱?一个冷朝降临,并不是人人被外邪閉鬱,治闭的原理?药物作用途径?堂堂大学生,这都是基础问题啊,
4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0:27:59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汗颜!
46
发表于 2007-12-9 19:20:18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的好!
“中医学院的教材,你哪本看懂了?”
回五先生:大概都不能算看懂,看懂似乎应该包括能说能用。首先要能记,能记得等待修道完成,得修炼一个超强的脑力,呵呵。
过几天,就按五先生所说的方剂学教材,说说懂与不懂,请五先生一定要指教哦。
47
发表于 2007-12-9 20:18:52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这个贴子最后由丁和在 2007/12/09 08:20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概念a2007/12/08 10:27am 发表的内容:
汗颜!
概念a,先生不必自责也,象先生这等认真,已是可贵。其实中医很多概念都在模糊之中,中医师状态在于廿年媳妇廿年婆,六十年做太婆,做了太婆就可以自以为是,为所欲为。
说真话,我对中医的方案所知不多,但是能够解决自己的高血压、左肋下剧痛(有二位专家,一位主刀医生都说似胰腺炎);直肠黏膜增厚,半个月不大便,均从调和气之刚柔着手,而这几种病症却在正规医生那里属于难治,故而认为中医兜入迷阵之中。
一部《伤寒论》历代有注解,各有不同,张仲景乃名医,并非大魔术师,所写之书也不会变,何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云。足可见均未能完整解释,各执一枝而已。
而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绝,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得意成绩和知识,,放在必然的产生抗逆效应位置。一下之从清楚明白的1+1=2的思路转入格格不入的模糊思维。学中医,难,难于上青天,莫怪学生笨。
48
发表于 2007-12-13 23:58:13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还是将丁先生顶一下!
49
发表于 2007-12-14 00:49:12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7/12/14 03:08am 第 2 次编辑]

已经屏蔽!
50
发表于 2007-12-15 06:57:33 | 只看该作者

幼稚的问题,斗胆请教高手!

引用21楼:[大家均未提及桂枝汤药后有啜稀粥以助发汗,但也不可遍身令如水淋漓;小青龙行云布雨,药后则有恐汗多而温粉扑之以止汗的防变之法。
   
当汗则汗,小发汗能解决有何必用上宰牛刀?]

可怜父母,大捆的血汗钱,供养的中医学子,竟然不能正解“啜稀粥”之用,不过问题貌似简单,却也是目前中医教材不能正解《内经》之气这一根本问题的延续问题,
唉!我也解释不好为何人要吃饭的原理,就从人要吃饭这一基础开始说“啜稀粥”与中医治病的关系,外邪闭经穴阻气机,气郁积为邪,就象水陆交通阻塞,解表就如扩充边陲,不多带粮草生活必需品救济那里的人民,人们不能吃饱饭就没有力量为你守护边陲啊,发汗太过就等于“予而再夺之,徒增伤感,枉耗相对的另一方。隐含人以水谷气为本。桂枝汤还有诸多禁忌,体现了“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一《内经》
理论。
《伤寒杂病论原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并非后人附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1 21:40 , Processed in 0.0575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