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刘亦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是中医思维的源头-------胡说八道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3-21 19:23:15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3-21 12:17
中医治病方法多是实践与经验的结果,事后用阴阳五行等哲学工具予以说理,而不是阴阳五行直接演绎的结果。 ...

说得好啊!
42
发表于 2014-3-21 19:46:36 | 只看该作者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43
发表于 2014-3-21 20:11:27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4-3-21 11:46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 ...

释文编辑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子贡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很长时间也不停。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一年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44
发表于 2014-3-21 20:12:05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3-21 12:11
释文编辑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 ...

何九公的意思很明白。
45
发表于 2014-3-21 20: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3-21 16:18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3-21 16:11
释文编辑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 ...

为什么热带地区只分雨季和旱季?
http:  //www.   weather.com.cn/static/html/knowledge/20080507/931.shtml
 “热带地区四季的冷暖变化极小,但下雨和不下雨的时间相当集中,因此一般只分为雨季和旱季。雨季热,旱季冷(或称凉季)。
  
   “热带大约处于南、北纬度10至30度之间。这些地区处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的过渡区域内,所以在北半球吹东北风,在南半球吹东南风;它的风向和风速,年内几乎稳定少变,气候学家叫它为“信风带”或“贸易风带”。
  
   “1年中,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范围在南、北半球的回归线之间(南纬23.5度至北纬23.5度)来回摆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夏至),此时,除了北回归线附近的温度最高外,赤道低压带也会随着太阳直射区的北移而北移至热带地区,以致把赤道低压带内的多雨现象也带到热带地区,使其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的冬至),这时赤道低压带也将移向南半球,以致北半球的热带地区被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南缘所控制,形成降雨稀少的气候。
  
  “ 据此,气候学家就根据雨水分布的特征来划分季节,而不是用冷暖的标准来划分季节了。如北非的苏丹,1年中的季节就分为3季,即11至1月为干凉季;2至5月为干热季;6至10月为雨季。其中干凉和干热两季,合起来统称为“旱季”。(2003-9-22)”


46
发表于 2014-3-21 20:49:39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3-21 20:12
何九公的意思很明白。

老铁你这是给我做苦工啊!

我引用这个典故,不是攻击那位朋友,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中医的形成,有他特定的历史原因,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有很多现象,科学也没有完全能解析清楚,对于中医理论,我比较赞成王锡民老师的工作,梳理总结,承前启后;在保全中医原有理论的完整情况下,结合现代医学逐步完善,而不象其他朋友那样,你砍一节我砍一节,一个一个去肢解原有中医理论,这样折腾,将来必定会让中医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完全失去其独有的生命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7
发表于 2014-3-21 21:47:23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4-3-21 12:49
老铁你这是给我做苦工啊!

我引用这个典故,不是攻击那位朋友,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中医的形成,有他 ...

我就知道你的中医功底非肤浅之辈可比。
48
发表于 2014-3-22 08:27:11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3-21 21:47
我就知道你的中医功底非肤浅之辈可比。

老铁不要给我带这个高帽,对于中医,我只是个小学生。
49
发表于 2014-3-22 08:32:12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4-3-21 19:46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 ...

谁是子谁是客啊?
50
发表于 2014-3-22 09:24:4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化中医、赝品中医、僞中医是“子”还是“客”?
      原中医是“子”还是“客”?
      各有说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02:43 , Processed in 0.3413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