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现状是中医人大都不精通中医理论(原创)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18:2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4-26 18:3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4-26 16:02
[下丘脑有什么中枢,去看生理学即可。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乱说一气还叫科学吗?]
   回复:
  先生 ...


先生以为西医教科书就是金标准、真理吗?先生以为科学理论是不会变化的吗?就是绝对真理啊?先生以为教科书上写的就是科学,就不能够变化了?科学曾经证明物质不灭、能量不灭,这可是定律啊!曾几何时,相对论出来了,物质可以变成能量,能量可以变成物质,定律成了狗屁!可是科学家非常狡猾,又说质能守恒,又成定律了,又一个绝对真理!不是科学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先生也不是跟着认可了吗!下丘脑没有植物神经中枢是因为实验证据不足,这不是我随便说的,是西医自己说的。
  前苏联的生理学以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为基础,欧美以神经电生理为基础,中国则二者兼备。在不同的国家生理学不尽相同,而且国内有名气的医科大学都在使用自己编写的生理学向自己的学生讲授,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先生所谓的阴阳植物神经,已经是非常过时的东东了!
   ——————————————---------------------------
         1、科学研究总是向前发展的,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浅入深、从不全现到全面的过程。是在一步步逼近绝对真理。李先生认为科学是一成不变的,这本身就是不懂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2、科学并不是以哪个国家的研究为基础,而是以经过验证的正确理论为标准。错误的东西不能叫科学。
      3、关于阴阳的认识,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过植物神经的观点,但是他失败了。因为他掌握的事实材料太少,不能自圆其说,当然得不到承认。过时的是那个。而我提出植物神经只是阴阳物质基础的一部分,是基于近几十年的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是你说的几十年前。别弄混喽。


      我发现你,一没理可辨,就扯别的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这不好。打盆论盆、打罐论罐,才能说明问题。扯远了没用,要以理服人。
      李先生,你有三大缺陷,决定了你的学术水平很难提高:
      一是你知道的知识太陈旧,不了解近几十年的医学进展,所以,一谈都是过时的内容,让我回答感到是浪费时间。
      二是你的思维太机械,只知用静止地、形而上学的眼光看问题,不懂用联系地、动态地、辨证地看待问题,所以,我总感到你质疑我的观点,不太贴边。让我反驳不是,觉得不值得,不反驳也不是,因为你干扰了读者的思路,不指出来又怕把读者弄糊涂。
      三是辨输了不服气,就往别地方扯一些没用的,我真拿你没办法。
      建议:不要再发一些没价值的贴子好不好?你的认识太落伍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思维,太老套了。拿不出桌面了。
      
4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18:3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4-26 18:47 编辑
jyds123 发表于 2014-4-25 21:32
作者过去和时代的潮流一样,认为古人的东西是捡来的想来的,是哲学的理性的。可是细读《内经》才发现, ...


       欢迎参与本话题。中医理论的创建的确是在解剖基础之上的,但更是建立在实践观察、治病经验基础之上。后加入哲学阴阳、五行等学说,以哲理解释医理,以弥补医理的不足。
43
发表于 2014-4-26 19:39:29 | 只看该作者


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等等都属于公共基础学科,也同样应该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
否则,中医学只会走上自绝于科学的不归路。——这是我的一惯主张。
4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21:12: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4-26 21:17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4-26 19:39
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等等都属于公共基础学科,也同样应该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
否则,中医 ...


         好!看来于先生与拙见不谋而合。
      我之所以花费30多年的时间,应用这些基础医学理论以及相关多学科知识,破解和诠释中医基础理论原理,就是因为坚信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才有了《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等一系列著述。
      

      “这是因为,中西医都是研究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诊治疾病的科学。既然二者研究的是同一人体,那么,在同一人体内决不可能出现两种毫无相关的结构和功能。与此同时,对于同一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决不可能出现两种毫不中西医融合创出新医学体系相关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两种理论在内涵上就应当是相通的。”  (请参见《健康报》2010年7月16日“医学论坛‘拙文“中西医融合创出新医学体系”。以及《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1月10日拙文”唯有破解中医本质才能汇通中西“一文。)
45
发表于 2014-4-26 21:30:4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4-26 17:12
好!看来于先生与拙见不谋而合。
      我之所以花费30多年的时间,应用这些基础医学理论以 ...

四、中医教育
——摘自《中医药发展之我见》 致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教育发展论坛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17544&extra=
中医的振兴,首先在于中医教育。中医教育首先要灵活地不拘形式地实施,可公办、私办、学校、私授、自学等。教材方面,要在继承中医理论精髓上下功夫。过去的中医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可谓不多,但能表现出中医本质的东西并不多。其中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等,理、法、方、药罗列得不可谓不详细,但是真正的中医精髓学习到了没有?我们是不是真正地从理论过渡到临床上了呢?没有!从中医的中专到大专,甚至到本科,我们的中医教育恰恰忽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等临床经典著作的充分重视。这三本经典临床著作才是开启中医宝藏的最直接、最正确的“钥匙”。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应该成为必修课。要在整个修业期的前半期修完,以便使中医学生先学好中医理论,这样可以做到先入为主,并一定要让学生明了中医比西医更科学,然后再学习西医知识,以避免学生西医化。其它诸如中医内、外、妇、儿、针灸推拿(针灸专业学生除外)应该毫不怜惜地做为课外读物,也可以将其中较重要的部分附在相应的西医教材上,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以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中医教育的宗旨,也同样是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
其次,中医学生要加大对西医知识的学习力度,诸如西医的生理、解剖、药理、诊断、内科、外科、妇科等为必修课,一定要让中医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临床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后能独立地处理危、急、重症病人。
——这是我的个人浅见。
愿与先生共勉。
4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22:1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4-26 22:14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4-26 21:30
四、中医教育
——摘自《中医药发展之我见》 致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教育发展论坛
http://ww ...


      是啊。
     做为一个中医人,如果只会辨证论治一把刷子,就想治疗所有疾病,那是患了“视野局限症”。这不仅满足不了当今时代患者对医生的要求,被患者瞧不起,而且对于许多无证可辨的疾病来说,简直是束手无策。更重要的是,对于西医一些凶险的疾病一点不了解,就在那里硬撑着瞎治,早晚要吃官司、要进局子。甚至会被认为是中医骗子。

      辨证论治不是万能钥匙,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一些中医人浑然不知而已。
      说句实在话,当时社会已经给中医画出了行医范围,中医只能在一些慢性疾病或安全的病种里当医生,出了这个范围,就容易惹祸上身,纵然浑身是口,你也辨不清楚。
     总之,中医人学西医知识,既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看病能力,也是时代需要,更是自身安全的需要。

47
发表于 2014-4-26 22:39:35 | 只看该作者
连解剖、生理、病理都不明了,还“辨证论治”个什么劲呢?古人不明,那是受时代的制约,是无奈之举。
今天的医生还坚持肉眼看见的脏腑是错的,猜测中的脏腑是正确的。
这样的现象,即使是白痴,也能笑得岔气。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22:44:3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论坛管理,我发的回复56楼的贴子,为何不见了。
49
发表于 2014-4-27 08:13:30 | 只看该作者
    1、科学研究总是向前发展的,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浅入深、从不全现到全面的过程。是在一步步逼近绝对真理。李先生认为科学是一成不变的,这本身就是不懂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回复 :这一条说的是你自己!

      2、科学并不是以哪个国家的研究为基础,而是以经过验证的正确理论为标准。错误的东西不能叫科学。
      回复:科学研究得出的错误结论太多了,你实在不懂什么是科学!

      3、关于阴阳的认识,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过植物神经的观点,但是他失败了。因为他掌握的事实材料太少,不能自圆其说,当然得不到承认。过时的是那个。而我提出植物神经只是阴阳物质基础的一部分,是基于近几十年的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是你说的几十年前。别弄混喽。
     回复:先生不过是抄袭了前人的看法而已!你对于神经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一无所知!

     以下内容说的是你自己!
      我发现你,一没理可辨,就扯别的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这不好。打盆论盆、打罐论罐,才能说明问题。扯远了没用,要以理服人。
      李先生,你有三大缺陷,决定了你的学术水平很难提高:
      一是你知道的知识太陈旧,不了解近几十年的医学进展,所以,一谈都是过时的内容,让我回答感到是浪费时间。
      二是你的思维太机械,只知用静止地、形而上学的眼光看问题,不懂用联系地、动态地、辨证地看待问题,所以,我总感到你质疑我的观点,不太贴边。让我反驳不是,觉得不值得,不反驳也不是,因为你干扰了读者的思路,不指出来又怕把读者弄糊涂。
      三是辨输了不服气,就往别地方扯一些没用的,我真拿你没办法。


      建议:不要再发一些没价值的贴子好不好?你的认识太落伍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思维,太老套了。拿不出桌面了。
     回复:我的每一个帖子真正击中了你的软肋,你喘不过气来,祈求我不发帖子,是不可能的!
      
50
发表于 2014-4-27 09:16:0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看看,以下内容,全是废话,没有一句学术语言!


         1、科学研究总是向前发展的,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浅入深、从不全现到全面的过程。是在一步步逼近绝对真理。李先生认为科学是一成不变的,这本身就是不懂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2、科学并不是以哪个国家的研究为基础,而是以经过验证的正确理论为标准。错误的东西不能叫科学。
      3、关于阴阳的认识,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过植物神经的观点,但是他失败了。因为他掌握的事实材料太少,不能自圆其说,当然得不到承认。过时的是那个。而我提出植物神经只是阴阳物质基础的一部分,是基于近几十年的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是你说的几十年前。别弄混喽。

      我发现你,一没理可辨,就扯别的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这不好。打盆论盆、打罐论罐,才能说明问题。扯远了没用,要以理服人。
      李先生,你有三大缺陷,决定了你的学术水平很难提高:
      一是你知道的知识太陈旧,不了解近几十年的医学进展,所以,一谈都是过时的内容,让我回答感到是浪费时间。
      二是你的思维太机械,只知用静止地、形而上学的眼光看问题,不懂用联系地、动态地、辨证地看待问题,所以,我总感到你质疑我的观点,不太贴边。让我反驳不是,觉得不值得,不反驳也不是,因为你干扰了读者的思路,不指出来又怕把读者弄糊涂。
      三是辨输了不服气,就往别地方扯一些没用的,我真拿你没办法。
      建议:不要再发一些没价值的贴子好不好?你的认识太落伍了,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思维,太老套了。拿不出桌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1 18:04 , Processed in 0.0565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