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肾不纳气病案一例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4-7-30 18:29:4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东直门中医院就医,医院开具四君子汤和栝楼薤白汤合方,也非常好,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黄芩,白术,和蒲黄,五灵脂,也不错。
42
发表于 2014-7-30 19:4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7-30 19:49 编辑

       今天门诊来一患者,男,47岁,黑龙江人,农民。由从牡丹江医科大学毕业,已从事麻醉工作一年,正准备考研的儿子陪伴而来京。主诉:胸闷,憋气,胸内寒冷,三年余。患者因感到寒冷,在此三伏天身穿多层衣裤,其形体壮大,表情忧郁,气色较灰暗,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诉说病情尤以晚上较重,自感呼吸不利,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自诉痛苦不堪。饮食如常,二便自调。多次与当地县城和哈尔滨大医院就医,做多种心肺检查,甚至头颅核磁,CT,以及胃镜,皆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可以解释。曾服用健胃药,心血管药,平喘药,均不见改善。亦曾找中医诊治,多以疏肝理气治疗,并无好转。后又经人介绍到到大庆一医院服用中成药补肾生精丸,服后可缓解病情,但不能彻底根除病情。  

  于是决定来京就医。来京后,到北京几个大医院就诊,因未检出病源,医院不予开药,有的医生建议找中医诊治,患者遂到同仁堂就医,服药不效。又到东直门中医院就医,医院开具四君子汤和栝楼薤白汤合方,患者犹豫不决。又经亲友介绍来我院。其脉搏沉细,舌淡暗苔白腻。测血压110/90mmhg.诊为肾不纳气证,予以右归汤重用山萸肉。今公布于此,恭请参评。
————————————————————————————————
        
          刚才偶而看到此话题,见已讨论至5页。
       我认为大家并未彻底认识到此病人的真实病机。我曾在第一页发言,未引起注意,显然是未明我意,故而再担醒一次。当然,还是供参考。
      以上各位发言,从某个现象角度上讲,均有一定道理。但对于整个病机来说,则未能参透。
      若只从中医角度,参透完整病机较难。但若再明白此症状和血压的西医学原理,则对此病本质的认识就容易多了。
      此患者的主要症状,都源于心脏功能不足,而心功不足,则源于心肾阳气不足,与此同时,应看到有肝郁气滞表现。当然,气虚可以导致气滞,但此患有肝气郁结表现。
       1、舒肝理气无效,不是因为错了,而是因为有阳气虚存在,心脏鼓动无力,故难解此症状。
       2、补肾生精丸,只可缓解病情,不能根除病情。是因为只补肾阳和元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阳虚的问题。  
       3、东直门中医院开具四君子汤和栝楼薤白汤合方,用药不得当,此方不可能解决此病问题。
       4、千先生诊为肾不纳气,仍属现象问题,未及本质。所开右归丸重用山萸肉,肯定有效果,但由于未理气,补阳不足,也未加活血药,有效果也必然达不到显著。
      因未看到病人,诸多实际情况不了解,只能提供这些分析。供千总版参考。


43
发表于 2014-7-31 00:0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7-31 00:15 编辑

本例突出的症状是畏寒,不是喘。实际上不喘。大家是医生,都见过治过气喘的病人,但我估计大家自己都没有喘过,我却喘过多年。
不管是什么病引起的喘,没有听说活动了反倒减轻的道理。所以这个“喘”不存在,存在着气憋、胸闷这些自觉症状。(病人感到“喘”的当时,医生听诊器一听就判断出喘不喘,只听病人叙述,就像《伤寒论.自序》里的“务在口给”了)。病人自叙症状,尤其是有的病人喜欢乱用医学词汇,极易误导医生。
最常见的,病人说他气短,我说你模拟一下气短,病人就长出一口气,说这就是他的气短。我说,反了,你这是气长。气短了你要往进去吸,你这是气多余了往出去吐,怎么能说气短呢?本例病人也没有喘、没有气短。不喘不气短,也就不存在肾不纳气。

本例实实在在存在的症状是畏寒,病人身上的衣服是见证。治疗本例,应以畏寒为主症。阳虚生外寒,但这个阳虚要分析,是全身阳虚还是体表阳虚。体表阳虚是肯定有,有没有全身阳虚呢?在本例中看不出来。
没有全身阳虚却有体表阳虚,自然是阳气受阻不能外达,阻滞阳气的不是痰饮就是瘀血。
痰饮瘀血阻滞了阳气,气滞的问题也出来了。或者,先是有肝气郁滞引起痰饮瘀血,孰为因孰为果,可能就判断不出来了,慢性病,当初的起因常说不清楚。前面大家都提到肝郁、痰饮、瘀血,看来基本意见是一致的。

痰饮的论治,中医有系统理法方药,医生各人有各人的经验,瘀血的论治,好像还是以个人经验为主。




点评

与此例类似的病,有妇女产后出现畏寒、自汗或盗汗,或伴有头晕、头痛、手足发麻及胸闷等一系列症状者,西医也常诊为“植物神经紊乱”、中医治疗,有补肾助阳,有温阳益气固表,有温化痰饮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00:12
44
发表于 2014-7-31 00:12:0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7-31 00:03
本例突出的症状是畏寒,不是喘。实际上不喘。大家是医生,都见过治过起喘的病人,问一句你们自己喘过没有? ...

与此例类似的病,有妇女产后出现畏寒、自汗或盗汗,或伴有头晕、头痛、手足发麻及胸闷等一系列症状者,西医也常诊为“植物神经紊乱”、中医治疗,有补肾助阳,有温阳益气固表,有温化痰饮等等
45
发表于 2014-7-31 00:14:02 | 只看该作者


          此病应归属太阴(寒)厥阴病,也就是寒中厥阴。厥阴气机与肺相同(此机理涉及内容甚多,无法一语可释,故以治病为重,机理暂缓),阳气回厥太过,而内阳未能顺潜而逆反向上,故出现喘逆。用现代中医常用伤寒六经诊断:当属寒中太阳,直用麻黃汤加细辛附子厚朴;或仿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证,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麻黄细辛附子。
46
发表于 2014-7-31 00:1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7-30 16:55 编辑

       今天门诊来一患者,男,47岁,黑龙江人,农民。由从牡丹江医科大学毕业,已从事麻醉工作一年,正准备考研的儿子陪伴而来京。主诉:胸闷,憋气,胸内寒冷,三年余。患者因感到寒冷,在此三伏天身穿多层衣裤,其形体壮大,表情忧郁,气色较灰暗,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诉说病情尤以晚上较重,自感呼吸不利,胸部及胃脘部憋涨,气息悬而不降,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自诉痛苦不堪。饮食如常,二便自调。多次与当地县城和哈尔滨大医院就医,做多种心肺检查,甚至头颅核磁,CT,以及胃镜,皆未发现任何阳性体征,可以解释。曾服用健胃药,心血管药,平喘药,均不见改善。亦曾找中,医诊治,多以疏肝理气治疗,并无好转。后又经人介绍到到大庆一医院服用中成药补肾生精丸,服后可缓解病情,但不能彻底根除病情。  

  于是决定来京就医。来京后,到北京几个大医院就诊,因未检出病源,医院不予开药,有的医生建议找中医诊治,患者遂到同仁堂就医,服药不效。又到东直门中医院就医,医院开具四君子汤和栝楼薤白汤合方,患者犹豫不决。又经亲友介绍来我院。其脉搏沉细,舌淡暗苔白腻。测血压110/90mmhg.诊为肾不纳气证,予以右归汤重用山萸肉。今公布于此,恭请参评。


回复:
         此病以寒为主证,喘为兼证。但若以“喘”为主时,就会使学者无主矣!“病在上,上而越之”,患者胸闷、憋气,皆为寒邪收引所致,且病在上。其三伏天多衣,畏寒,即为明证。气色灰暗但神志清晰,为阴证!故取汗而越之!
        病不在里,与肾关系不大。此喘乃寒实之喘而非虚喘,故补肾纳气之法收效不大,敛肺之药则会增寒邪收引之力,有助纣为虐之嫌!若着眼中焦,用瓜萎薤白之类,恐有引狼入室之患,瓜蒌行下,薤白辛散化湿通滞,二者功用趋下;用白酒或桂枝为辅,散寒力弱,如山中无虎,猴子称王,其力不迨也!
        谢千总之病例,与诸位同道想参,同进步矣!

点评

支持先生对瓜蒌用药的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03:09
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03:08
47
发表于 2014-7-31 00:4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7-31 00:50 编辑

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
---------------------------------------------------------------------------------
躺下后不舒服,但不是西医讲的端坐呼吸,端坐呼吸不管心衰还是支气管哮喘,都没有活动减轻之说,病人那时候也没有力气活动。

端坐呼吸中医叫喘不得卧,也没有活动减轻之说。所以,本例不是喘证。

点评

看贴被引导了,原贴无“喘”!汗!“胸闷、憋气,胸中寒冷”当属寒邪束肺!麻黄汤首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01:04
48
发表于 2014-7-31 01:04:5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7-30 16:42
躺下后则越感不适,必须起立于室内游走
-------------------------------------------------------------- ...



    看贴被引导了,原贴无“喘”!汗!“胸闷、憋气,胸中寒冷”当属寒邪束肺!麻黄汤首选!

点评

没看清楚先生认为本例是不是喘了。 喘,胸闷,憋气,是三个症状,还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是三个症状,原帖是没有喘字的。如果是一个症状,请先生解读一下,胸闷,憋气和喘是不是一一样的意思。 另外,胸闷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08:58
49
发表于 2014-7-31 03:08:38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4-7-31 00:14
今天门诊来一患者,男,47岁,黑龙江人,农民。由从牡丹江医科大学毕业,已从事麻醉工作一年,正 ...

支持
50
发表于 2014-7-31 03:09:36 | 只看该作者
医源 发表于 2014-7-31 00:14
今天门诊来一患者,男,47岁,黑龙江人,农民。由从牡丹江医科大学毕业,已从事麻醉工作一年,正 ...

支持先生对瓜蒌用药的解释。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31 22: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5 08:09 , Processed in 0.04847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