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曹东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活的鬼是丑恶的,“再来”的攻击很软弱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20:01:33 | 只看该作者
一念健康网曹东义老师学术思想《每日一讲》(8月31日)晚8:30预告,李源讲述《回归中医》第十一讲,与大家一起讨论中西医之间的异同,阐述《中医是善于改善围观的医学》。这是我在过去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因为古人也承认微观世界的存在。但是,中西医对人体、疾病的研究认识有不同。李源结合病例,探讨中医师在临床中如何去把握和实践这种不同的认识带来的疗效。以及邓铁涛教授关于“中医与未来医学”的阐述。本讲关键词有三个:中西医、病例、未来医学。我们一起期待。
       李源(原名:李有缘),男,宁晋县人,中医执业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宁晋县李源草医堂中医门诊创办人,宁晋县苏家庄镇、北河庄镇中心医院特聘中医师,宁晋县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河北省中医学会仲景分会常务委员。师从于河北省中医科学院曹东义教授,河北省名中医赵振兴先生。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临证形成“抓、定、选、配”四步法为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擅长治疗内妇科疑难病症、口腔黏膜疾病及儿科呼吸道疾病。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编著、整理出版中医著作《草医堂临证传薪》、《宋俊生临证得失录》、《赵振兴临证医案实录与效方》、《赵振兴妇儿科医案医论》等10余部。http://www.ynjkcy.com/hgzy
        祝贺李源讲述《回归中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西医的区别,并且论述了中医在微观领域里的独特作用,说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这好像不容易理解,因为过去一直都是说中医是重视整体性的医学,对微观结构缺乏认识,为什么说中医又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呢?这与中国古代的看世界的方法有关系。老子讨论过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微观,并且对惚兮恍兮的状态进行过研究,说其精“甚真”!这是因为气,大而无外,包容天地;小而无内,是万物的基础。一画开天,三才生焉。天地虽然是两极,但是它们之间有弥漫的气,人和万物都在“气交之中”。中华文化没有真空,与西方不一样,西方说时空是万物存在的条件,物质需要运动,运动需要空间,它们认为“真空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人与天地万物都沐浴在气中,因此才能“有无相生”!人与天地万物的联系,靠的就是纤微无间的气。中医不做手术,治好了很多内在复杂的疾病,不改善微观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作用。当然,中医的传统语言用的是“化瘀”、“行气”、“化痰”、“利湿”、“消积”、“软坚散结”等等,主要靠“转化”,不是靠机械物理的对抗和切除。中医具有变废为宝的大智慧,值得大家信赖。李源与大家一起学习的邓铁涛先生的《中医与未来医学》,充分说明了中医的未来魅力。
42
发表于 2017-9-1 20:16: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3
发表于 2017-9-1 20:24: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4
发表于 2017-9-1 22:09:40 | 只看该作者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 19:32
“再来”提到我对王清任的评价或者批评,这是关于中医发展道路的问题。

这件事需要大家一起谈论:

曹教授:我支持您对那篇转载文章的回应。请问您的《朱良春小传》这本书,现在何处有售?我想拜读。

点评

不知道网上是否还有《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吗?《良春小传》还没出版,这是老先生生前定稿的,是十部著作之一。估计,年底,或者明年出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0:35
不知道网上是否还有《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吗?《良春小传》还没出版,这是老先生生前定稿的,是十部著作之一。估计,年底,或者明年出版。  发表于 2017-9-2 10:33
45
发表于 2017-9-1 22:49:29 | 只看该作者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 19:32
“再来”提到我对王清任的评价或者批评,这是关于中医发展道路的问题。

这件事需要大家一起谈论:

有人依靠解剖,就把中医判定为初浅、原始的医学。
张弓腰说“中医缺乏谈论人的资格”,指的就是解剖问题
----------------------------
依靠解剖,打不倒中医,因为解剖是中医认识生命的基础,中医没有解剖决不会脏腑的结构。问题是中医如何认识解剖

点评

感谢先生的鼓励和支持! 生成与构成,是区分中西医的关键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0:37
46
发表于 2017-9-1 23:38:56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9-1 22:49
有人依靠解剖,就把中医判定为初浅、原始的医学。
张弓腰说“中医缺乏谈论人的资格”,指的就是解剖问题 ...

解剖当然打不倒中医。是因为解剖的心肝脾肺肾对解决中医临床问题没有作用

点评

不解剖,你知六经与脏腑的关系?不解剖,你知心藏脉,脉舍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 23:52
47
发表于 2017-9-1 23:4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吐了之 于 2017-9-2 00:03 编辑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 19:32
“再来”提到我对王清任的评价或者批评,这是关于中医发展道路的问题。

这件事需要大家一起谈论:

中医依靠生成论,西医依靠构成论!
讲结构,不是中医的长处。
论生成,西医很狭隘,只看到皮肤之内的整体性。
--------------------------------
生成是天地之气生化之道,结构是生成的成果。生成需要结构承载,结构表现生成的过程。比如,天食人五气,五气藏心肺,五气是气化,须通过心肺生化。所以,结构与生成是统一的,不可偏废。但是中医的结构是六经系统的人体结构。
48
发表于 2017-9-1 23:52:17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9-1 23:38
解剖当然打不倒中医。是因为解剖的心肝脾肺肾对解决中医临床问题没有作用

  不解剖,你知六经与脏腑的关系?不解剖,你知心藏脉,脉舍神?
4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0:35:14 | 只看该作者
王昆文 发表于 2017-9-1 14:09
曹教授:我支持您对那篇转载文章的回应。请问您的《朱良春小传》这本书,现在何处有售?我想拜读。

不知道网上是否还有《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吗?《良春小传》还没出版,这是老先生生前定稿的,是十部著作之一。估计,年底,或者明年出版。
5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0:37:08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9-1 14:49
有人依靠解剖,就把中医判定为初浅、原始的医学。
张弓腰说“中医缺乏谈论人的资格”,指的就是解剖问题 ...

感谢先生的鼓励和支持!
生成与构成,是区分中西医的关键点。

点评

先生细思生成与构成,生如天,构如地,天生于地,地承于天。无结构生什么?无生成结构何来?中医结构是六经通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 12: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17:15 , Processed in 0.0650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