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脾与西医spleen翻译错位的发生及其演变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9-12-29 20:58:2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不要以人类现代药理说明中药药理。
因为药理作用并不相同,如果相同就没必要用中药。
实际说明很多人专业或非专业没有研究能力只会抄书,但是中医药研究部分并不是书上有的,抄了也没有用。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1:15: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2-27 23:55
中西医之间的壁垒,来之于医生自己内心的盲目。
     西医认为自己的那一套理论是科学的,不 ...

谢谢融合观先生支持。出差了几天,没想到大家已经讨论了这么多。

再续!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1:2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9-12-29 14:22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9-12-28 00:39
中医的肺不是肺脏,中医的肝不是肝脏,中医的肾不是肾脏

古代的中医从来不是这样认为的。

只是因为西医传入后,中医对脏腑的描述和西医描述的不一样,在西医的对比下,才产生了这种说法。

如果说中医是从系统的角度,那么系统并不反对对实体的明确知识。中西医脏腑认识差异现状的形成,有很复杂的原因,有西医方面的,有中医方面的,也有中西医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的原因。

这个误解的产生,翻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必须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细致的梳理,才能大略搞明白。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1:2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2-29 16:35 编辑

《黄帝内经》对脾的认知更接近于pancreas,而不是spleen

从脾的解剖来说,《黄帝内经》讲得并不是很清楚,(也可能曾经讲得很清楚,后世遗失掉了,)提到:“在腹中”“脾与胃以膜相连”[3],虽然pancreas和spleen都和胃有粘膜的直接关联,但是《内经》还提到脾居于中央,显然这和pancreas的位置更符合,而并非如spleen偏安于一侧。


还有 脾色黄的说法,有些人可能说这是五行,其实不是这样的,五行五色和脏腑的对应看看它的发展过程,是有一定的观察基础的。肺 白,心赤、肾黑等等,都和实际的脏器颜色有一定的符合。黄和pancreas颜色更加符合。



从脾的生理来说,《内经》认为脾具有协助胃消化吸收的功能,这和现代医学对pancreas的认识也是相符合的,而和spleen的功能却是大相径庭。



从脾相关疾病来说,脾热病的“烦心、欲呕、身热”等症状与现代医学胰腺炎类似,脾瘅、消渴与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是pancreas分泌的胰岛素产生减少或作用下降所致)相通。


因此,无论从解剖、生理,还是对相关疾病的描述上来看,《内经》对脾的认识都更接近于现代医学的pancreas,而不是spleen[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1:5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2-29 14:02 编辑

《黄帝内经》有关脾的论述与pancreas和spleen之对应。

不是很全。因为《内经》有些地方的语义比较含糊,和上下文有关,概括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版面也超了,文章不能像论坛这样可以恣意汪洋地写这么多。只好把它压缩到了一页。

希望以后能有人做一个更全面的对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0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2-29 14:22 编辑

当时的西方医学对pancreas的功能存在错误理解

pancrea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pan(全)和creas(肉)。由于位置比较隐藏,周围腹膜、血管、神经缠绕,pancreas在西方医学史上是一个长期未被认识的器官[14-15]。


希波克拉底[14](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年)曾模糊的描述过“腹膜上有一些非常大的腺体,没有毛”,不知是不是指pancreas。


他的继承者盖仑[14](Galenus, 约129-199)明确提到了pancreas,但并没有把pancreas当做一个独立的器官,认为pancreas只是对周围组织起保护和支撑的作用:“静脉、动脉、神经在这儿集聚。……所以这个地方需要特别的保护,以覆盖在血管表面并分离它们。大自然聪明的制造了一个叫做pancreas的腺体样组织,处在它们之下,并包绕着所有器官,填充周围的空隙,防止它们撕裂,给它们以支撑。”[14]

这种认识误导了其后一千多年的历史。十六世纪初的一本解剖学教材内脏解剖图中没有标示pancreas[14](图3),


另一份比较精细的解剖学图谱,在spleen与liver之间,只有一些血管和空隙,pancreas恐怕是被当做腹膜的一部分给拿掉了(图4)。

近代解剖学之父维萨里[14](Andreas Vesalius,1514-1564)在其名著《人体的构造》(1543)中虽然曾描述了pancreas的形态(图5),可是也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器官。他写道:“腹部除了脂肪,遍布各处的还有腹膜,位于胃后方的部分是一个巨大的腺体样组织。狗的这部分是红色的,古希腊称为pancreas,不过人的这部分却是白色的,它可以保护分布在这儿的门静脉和动脉、神经,并且作为胃的支撑……。”[14]

直到1642年怀森格(Wirsung,J.G,1598-1649)发现胰腺管[14](图6),1664年格拉夫(Graaf,1641-1673)提出胰液可能具有消化作用[14],以后pancreas的外分泌功能乃至作为一个独立的器官才逐渐被认识到。


当时pancreas被笼统地被视为“腹部的唾液腺”[14],胰液被比作唾液,可是,pancreas的作用仍然含混不清。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846年伯尔纳(Claude Bernard,1813-1878)实验证明了胰液消化的具体机制才得以改观[14]。


1921年班廷(F.G,Banting,1891—1941)又发现胰岛素, pancreas的内分泌作用机制及在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14]。



可以说在西方对pancreas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11:45 | 只看该作者
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图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13:49 | 只看该作者
图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14:57 | 只看该作者
图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5 15:43 , Processed in 0.0516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