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滴石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废除中药利国利民,依法治病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0:45:29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5-4-2 02:42
中医理论主要不是错了而是不完整。不完整可以补充。错肯定有但不多,改正就是了。中医改得少,西医改得多。 ...

研究中医药就行研究油灯水车牛耕田,这是缘木求鱼自讨没趣。研究中医药的这些人脑子不是进水了,就是进大粪了。盲目坚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是传统中医遗老遗少一贯操作。
42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0:51:25 | 只看该作者
祛湿、排毒、去火、补肾、补气厦传统中医骗人的借口,纯属愚昧落后的巫术之操作,完全建立在主观臆想基础之上。
43
发表于 2025-4-2 11:44:51 | 只看该作者
。诊断:1)右腕关节扭挫伤;2)右侧冈上肌损伤;3)右侧斜角肌损伤;4)脊椎错位;5)右侧肩锁关节半脱位。

急性炎症。
44
发表于 2025-4-2 11:47:43 | 只看该作者
评述:成败在于细节。即便是普通疾病也要认真对待。

你是医生就应守本分只管看病。
不要乱研究你不可能明白的经脉。
还有你根本不懂的中药治疗。

点评

我是医生也是研究员。我在研究所大专业是生理,细专业是研究经脉。本行。  发表于 2025-4-3 03:06
只管看病的医生怎么提高?只有研究理论问题,用理论指导临床才能够提高医疗水平。这是当医生的基本道理。  发表于 2025-4-3 03:04
45
发表于 2025-4-2 11:49:30 | 只看该作者
)洋人看中医的多了。赖皮的也就有了。看病不给钱还要再来,这脸皮得多厚。

洋人吃中药不管用的肯定也很多很多。
46
发表于 2025-4-2 11:53:3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改得少,西医改得多。这是事实。

科学是有新的发现的。
简单技术都是到一定程度不可能在有改进发展了。
47
发表于 2025-4-2 11:55:36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医药学为何老在变,是与人类医学不能发现疾病产生的根本病因有关。
不能治疗好疾病就要一直换个什么药试验。
48
发表于 2025-4-2 11:56:4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这些专业的解释说明你不是学药理学病理学的讲了你也理解不了。
49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3:52:18 | 只看该作者
阻挡中医学发展的最大阻碍厦什么?
最大绊脚石就是中医基础理论全是错的,根本得不到现代科学的印证,属于玄学,所以仅剩的一点残存价值就是草药用药经验了,那也少的可怜,因为大部分记载的草药通过现代科学化验和试验手段都证明无效!
50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5:46:26 | 只看该作者
阻挡中医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是什么 ?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第21对染色体测序时,中医教材仍在用心主神明解释抑郁症;CRISPR技术开始编辑生命密码时,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依然在销售含朱砂(硫化汞)的神经毒素。

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在取象比类的原始思维模式上,这种将人体与宇宙简单类比的认知方式,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埋下了自我封闭的种子。阴阳五行构建的闭环系统具有完美的理论韧性——任何临床失败都可归咎于辩证失准或药材不纯,就像占星师永远能用行星位置偏差解释预言失误。

现代影像学已清晰展示人体解剖结构,但中医教材仍在描述三焦这种找不到实体对应的器官。当针灸师声称足三里穴能治胃病时,他们刻意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切断坐骨神经的患者在刺激该穴位时,既无针感传导也无疗效显现。这种选择性的认知过滤,使得经络理论成为永远不可证伪的宗教信条。

更值得警惕的是中医诊断的模糊性陷阱。脉诊研究显示,不同医师对同一患者的脉象判断吻合率不足40%,这甚至低于随机概率。当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智能脉诊仪需要预先输入患者性别年龄才能工作,这种人机结合的诊疗模式本质上是在用现代技术为古代巫术续命。

哈佛医学院的安慰剂研究中心发现,棕色药丸比白色药丸的镇痛效果强32%,注射安慰剂比口服安慰剂的有效率高25%。中医诊疗体系中充满这类强化安慰剂效应的设计:熏蒸艾草的特殊气味、推拿时骨骼的咔嗒声、甚至医师把脉时的沉吟姿态,都在营造强烈的心理暗示场域。

中药汤剂堪称安慰剂艺术的巅峰之作。当患者在砂锅前等待三小时,看着翻滚的药液从2000ml浓缩至200ml,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制备过程本身就能激活内源性阿片肽分泌。现代药理学证实,多数中药水煎剂的有效成分浓度,尚不足以穿透细胞膜产生药理作用,但患者大脑已为"良药苦口"的朴素认知支付了足够的神经奖赏。

民族主义情绪为这种安慰剂效应插上了翅膀。当日本学者发现小柴胡汤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炎时,中国媒体仍在宣传中医抗疫的奇迹。这种集体认知偏差使得安慰剂效应突破了个体心理范畴,演变为需要民族文化背书的精神麻醉剂。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中药注射剂连续十年位居致死性不良反应榜首。鱼腥草注射液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本质上是用21世纪给药方式输送12世纪的植物毒素。当德国药监局发现云南白药含乌头碱却未标注时,这个百年老字号的选择性缄默,暴露了传统医学对知情权的系统性蔑视。

中药材种植正在制造生态灾难。甘肃的黄芪种植导致黄土高原年损失表土2.3厘米,长白山野生人参的灭绝式采挖使生态链断裂。更荒诞的是,当穿山甲鳞片被证实成分与人类指甲无异后,《中国药典》仍将其保留在药材名录,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病态维护,正在加速生物多样性的崩溃。

某中医药大学的生化课堂上,教授需要同时讲授三羧酸循环和气血津液转化,这种认知撕裂培养出的毕业生,既看不懂Western Blot实验数据,也说不清归脾汤的真实作用机制。当屠呦呦用乙醚萃取法发现青蒿素时,这个诺奖成果恰恰证明了传统煎煮法的彻底失败。

政策层面的中西医结合更像语言游戏。就像不能把相对论和地心说结合成新物理学,将CT影像与脉诊记录并列的病历,本质上是用科学权威为玄学背书。这种妥协性政策正在制造医疗体系的结构性腐败——某些中医院80%的收入来自现代检验设备和西药销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8 19:23 , Processed in 0.0494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