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悉尼张有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议邓铁涛教授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8-1 16:04:37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yszyzy:中医啥时候有了血液循环的理论?
中华不败:中医认为血液不循环吗?是谁教给你这样的中医理论?
52
发表于 2009-8-1 17:32:56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08/01 05:39p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8/01 09:15a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

说得是,船下有水才能行,能够到国外发展,确实本事不小哇.
然象邓老先生之医术,仁海中西医认为能够到国外发展吗?不会认为是无知、无能才赖在国内吧?
能够到国外发展,到底是中医拥有胜于西医的长处?还是到国外发展的人发明了超越西医的长处?不可不明!
若说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个人权力,是不错.但是别忘了,清政府割地赔款,你能说他违反大清律法?为何遭后人唾骂?
所以个人认为,从这一点,邓老先生就值得尊敬.并不是有意指责到国外发展的人.
再说吧,能够到国外发展中医,因为拥有中医知识,而且是中医之中的佼佼者,在国外没有中医的环境中,可以补西医之短,所以有生存条件.
而邓老先生等前辈,在国内中医如云的环境之中,也必然拥有极多的患者,较好的疗效,才能成为名医.成为中医名宿代表.不是吗?中医行业的老龄人多了去.为何大多默默无闻?
再说了,若说中医绝学的根本理论,说文化中医,,固然给人钻空子,抬出“道德”替代医术.
但是如果脱离中华文化背景,阅读经典,只怕很难正确理解?也就是读书于无字处,用现代人的潜意识阅读经典,难保不走偏峰。
更看不贯那地洞里的老鼠想爬狮子头上。邓老先生等前辈代表的是中医。凡跨入西医的,至多是兼用中医的人,若沿着那个方向,可以说永远也找不到中医至理,是一个方向问题。
1、做为一个独立 的人,人各有志,是在国内,还是到国外发展,哪里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就到哪里去,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讽剌别人,否则恰恰说明他自己的无知、无能和无赖。
2、中医是治病的学问,不是空谈。也就是说,中医传承的是治病救人的医术,而不是什么文化。
3、只要对发展中医不利,任何人的缺点都可以提出批评,不论他对中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例如吕炳奎先生对中医的贡献是被公认的,但他向中央提出“中医不用西药的主张”,就是犯了根本性错误,本人就可以提出强烈批评。——这是每个中医人都具有的权力。
4、国内的中医是否有建树,不是看能否与中医同行竞争,而是要与西医相搞衡。
5、中医的发展方向,是在继承中医原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推陈出新,并积极吸收一切有利于发展中医的当代科学技术(其中自然要包括西医)的历史最高峰。一般的人都会承认,学习了内经理论行医的人是“中医”,学习了张仲景理论行医的也是“中医”,学习温病学派理论的也是中医。由此类推,西医进入中国之后,中医人再学习了西医理论行医,也同样是中医;而西医学习了中医理论、应用中医方法治病,也理应承认是中医。直白地说,中医理论是属于全国人民的,不只属于中医的,更不只属于某些在表面上打着“中医旗号”而实际上是江湖骗子的假中医。而不懂西医却反对吸收西医知识的人,是无知。懂西医而反对吸收西医知识者,要么是没有远见,要么是别有用心。
53
发表于 2009-8-1 17:52:35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杏林群英-邓铁涛小传iKsW,t
邓铁涛,广东开平人也,父梦觉,业医,铁涛幼有从医之志,及长入馆习医,师事陈月樵、郭耀卿、谢赓平,卒业,即悬壶谋生。解放后,入粤省中医学堂,为教授,主教学与临床,凡数十年,桃李遍及海内外,铁涛甚慰。]XSya/O&(+8
铁涛以振兴中医为己任,好标新立异,时有新论,诸如寒温统一论,五脏相关论等,为政要所重,委以大任,铁涛在临床教学之余亦参与科研,研制新药如“强肌健力口服液”。谀者遂誉之为“中医泰斗”,铁涛亦欣欣然也。R_P
铁涛经验丰富,所创“足浴降压方”较著,邓门弟子争相试焉![B{}O
邓公性耿直,有文革遗风,常出语惊人,时有诸生赵洪钧者,入京廷试,公主其事,以阶级斗争论诘之,洪钧遂落榜,回乡业医。0oeJRV)D
古稀之年,邓公仍心系中医之振兴,尝叹中医之衰颓乃中医教学不纯所至,中医将毁于吾辈矣!遂有“铁杆中医”之语,为中医造势,以为中医之前加“铁杆”即可以振兴矣,时人遂呼之“邓铁杆”。L6mxa
公耄耋之年仍有所成,研制“邓氏凉茶”,风靡南粤,商贾因之获厚利焉!:hmgLp?
公著述亦多,著《学说探讨与临证》、《耕耘集》、《邓铁涛医话集》,主编《中医学新编》、《中医大辞典》、《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实用中医诊断学》等。《中医诊断学》为中医学堂教材。&d F%C0H_Q(
参考文献:<l2c]RdG
1、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MX6{}D
2、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 e08W
3、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第二卷&#35;>|,|[KKG
4、赵洪钧致中医科学院的公开信W4._pZ;';
5、邓铁涛教授二三事>OF<L@^,

大家评一评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ljM&(_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JXg
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120例临床观察5Ndm;s
张广清  邱定荣&#35;4_8K
中医杂志2005年11月第46卷第ll期826-828页N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Tl
基金项目:2001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项目[粤中医(2001)58号101064]qiL%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api&d
摘 要  目的:观察邓铁涛浴足方浴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浴足方浴足治疗和护理高血压病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将 24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f检验、妒检验及秩和检验等方法。结果:(1)两组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01);(2)高血压患者各中医证型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组间比较,肝火亢盛型患者治疗两周后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入院值一疗后 2周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痰湿壅盛型患者治疗两周后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入院值~疗后2周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 性(P<0•05);气虚痰瘀型患者治疗两周后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入院值一疗后2周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邓铁涛浴足方降压效果确切,对最常见的气虚痰瘀型、痰湿壅盛型疗效尤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5;wq/
主题词  高血K/中医药疗法足浴@邓铁涛V4kqkI
   
高 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西药降压药新品种繁多,但有副作用多的缺点,不能有效防止高血压复发及病情进展。据报道,中药浴足 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无副作用、安全可靠,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报道不多见。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单纯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用邓铁涛浴足方浴足 护理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病例,依照研究设计的要求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并评定疗效,现报道如下。&#35;8%
1  临床资料,ow@
   本研究共纳入240例,均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心脏四科及心脏一科2001年lo月~2004年4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男96例,女144例。年龄 30475岁,平均(62—4-10)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6年。中医辨i正分型:肝火亢盛型47例,阴虚阳亢型11例,阴阳两wWVV@4
虚 型20例,痰湿壅盛型82例,气虚痰瘀型66例,风痰上扰型9例,痰瘀阻络型5例。随机将24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l20例,对照组120例,除人院 时的收缩压高值与舒张压高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已采用协方差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
病史、心率、平均血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c\D1D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l999WH0/ISH高血压处理指南》,中医诊断参照l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B;~
   纳入标准:年龄30~75岁,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及在中医辨证分型范畴内的住院患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排除30岁以下或75岁以上,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及糖尿病、昏迷、精神病患者,以及不合作、未按计划实施者。c;@
2治疗及观察方法.s
2.1研究方法:采用临床单纯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将24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按入院时的先后顺净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内服基础降压药,每日下午用邓铁涛浴足方浴足1次;对照组内服基础降压药,每日下午用温水浴足l次。邓铁涛浴足方组成:怀牛膝、川芎z@9DDh
各309, 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9。上方加水2 000ml煎煮,水沸后再煮20分钟,取汁温热(夏季38~41℃,冬季41~43=C),倒进恒温浴是盆内浴足30分钟,每日1次,浴足后卧床休息,统 一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测量平卧右上臂血压,分别于浴g{"qI
是前、浴足结束后l小时、4小时各测量1次,浴足期间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并做好记录,疗程为1~2周。温水浴足操作方法同上。"!j.
2.2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和体征: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心率、舌、脉的变化;(2)药物起效和持续时间;(3)不良反应情况。+&kL\
2.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2.1a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将数据库转化生成SPSS ll.0统计软件包,进行校对审核无误后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f检验、协方差分析、)c2检验及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等方法。E
3治疗结果HQ?';
3. 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1)降压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lommH9以上,并达到正常范 围;舒张压虽未降到正常,但已下降20mmH9或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lommH9,但已降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 10~19mmH9,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btx
30mmH9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2)症状疗效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减轻。x
3.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两周后,疗效不同等级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治疗两周后两组病情转归分期不同,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邓铁涛浴足方浴足治疗高血压病效果优于普通治疗组。.K*kD
4讨论©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
   浴足属于中医外治之法。邓铁涛教授曾运用浴足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吴焕林等曾运用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32例,亦取得较好的临床 疗效。但浴足前测量浴足汤药的温度,检查浴足盆的性能、患者的皮肤及生命体征情况;浴足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有无不良反应,对一些神疲乏力头晕者,应 在旁守护,做好安全措施。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若使用专门设计的恒温浴足盆,最好启动浴足盆的按摩功能,按摩足底的涌泉穴,效果更佳;浴足完后抹干脚,协 助患者卧床休息,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及生命体征情况,若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及时处理。如患者有足皲裂,浴足的水温不宜太高,浴足后涂肤必润软膏。操作完毕 后,浴足盆进行清洁消毒。NWv&e2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邓铁涛浴足方中怀牛膝、川芎、天麻、钩藤、肉桂、吴茱萸、夏枯草均有降压作用,其中怀牛膝、川芎、吴茱萸还有利尿作用,钩藤有钙 拮抗作用,肉桂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口]。本研究表明,邓铁涛浴足方对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确切,对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气虚痰瘀型、痰湿壅盛 型的降压效果显著,对肝火亢盛型的降压效果不明显,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风痰上扰型、痰瘀阻络型由于样本例数过少,不便进行统计分析,有待于扩大样本 量,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法治疗高血压病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v&#35;|
参考文献^Oj
1刘广清.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病.江苏中医杂志,l 983,4(5):53.h%M
2李增林.钩藤浸液浴脚治疗高血压50例.辽宁中医杂志,1989,13(8):23.`5
3  高林高.药浴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中医外治杂志,l 995,4(3):43.gr4
4邱定荣,张广清,陈笑银.浴足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概况.护理研究,2002,16(12):696~697.xk"=
5贾小庆,赵益业.邓铁涛教授浴足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经验.新中医,2000,32(9):8~6.吴焕林,严夏,刘泽银,等.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32例临 床观察.新中医,2001,33(12):36~37.2zmN
7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主编.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9,217,219,303,326,403~404.
看到中医被这批庸医糟蹋,真为中医悲哀!!!!(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8"
1、先看看邓铁涛浴足方组成:怀牛膝、川芎各30g,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g。上方加水2 000ml煎煮,水沸后再煮20分钟,取汁温热(夏季38~41℃,冬季41~43℃,倒进恒温浴是盆内浴足30分钟,每日1次.y>l&i\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f6C
2、再看看本文讨论的方解:E
现 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邓铁涛浴足方中怀牛膝、川芎、天麻、钩藤、肉桂、吴茱萸、夏枯草均有降压作用,其中怀牛膝、川芎、吴茱萸还有利尿作用,钩藤有钙拮抗 作用,肉桂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本研究表明,邓铁涛浴足方对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确切,对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气虚痰瘀型、痰湿壅盛型的降压 效果显著,对肝火亢盛型的降压效果不明显,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风痰上扰型、痰瘀阻络型由于样本例数过少,不便进行统计分析,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 步探讨和研究。本法治疗高血压病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A0&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b^E\>
3、 鸿声按:铁杆弟子不用中医理论而以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来解方,不伦不类,是否属于铁杆?如“方中怀牛膝、川芎、天麻、钩藤、肉桂、吴茱萸、夏枯草均有降压作 用;其中怀牛膝、川芎、吴茱萸还有利尿作用,钩藤有钙拮抗作用,肉桂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上述这些药物的作用,多是在动物身上经静 脉或胃肠给药所的试验结果,在人体的作用尚未肯定,如何能作方解。即便有这些药物对人体有这些作用,也需经口服给药,从药方的量来看,除怀牛膝、川芎、吴 茱萸稍大些,都属口服剂量,我们知道作为口服剂量,分两次煎煮,所得药液也就500-600毫升,以此浓度服用后,还必须经各种生化反应产生药效物质才能 发挥作用。而本方加水2000ml煎煮,本身浓度就不够,加上是浴足,能有多少物经皮吸收,而且吸收的药物未经体内的生化反应,能产生多少药效物质?再 者,这些药物是否有协同性都不可知?而邓门弟子却说“邓铁涛浴足方对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方是西医理论解方,却说“对最常见的中 医证型气虚痰瘀型、痰湿壅盛型的降压效果显著,对肝火亢盛型的降压效果不明显,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风痰上扰型、痰瘀阻络型由于样本例数过少,不便进 行统计分析。”牛头不对马嘴。尤如乃师“用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观点看待中西医之争”。因此,我认为这些铁杆弟子在造假,邓铁杆培养的弟子都不铁杆。
54
发表于 2009-8-1 19:05:05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中医安身立命之本首先是治病、治病有效;而不是什么治未病。
现在倒好,要以治未病体现中医的特色。怎样治?把五运六气算病术拿来。这又使中医走向了空玄!在于他们,天一打喷嚏,人就必咳;天火人必火;天人合一嘛。就这样一步一的把中医推向难以自容的境地。如果是审察和匡扶阴阳、五行归位,也都是正解。然而,有的人却不是这样。而是把中医搞有多玄,中医才高明!
一切都是这些大师在出馊主意把中医搞匝。当局则唯这些是从。当局为振兴中医使出了浑身数解。然而却是越搞越匝。其中的原因就是这些大师的所谓战略取向错误所造成。
这就是当今中医内的现实!
55
发表于 2009-8-1 19:14:39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08/01 07:05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安身立命之本首先是治病、治病有效;而不是什么治未病。
现在倒好,要以治未病体现中医的特色。怎样治?把五运六气算病术拿来。这又使中医走向了空玄!在于他们,天一打喷嚏,人就必咳;天火人必火;天人合 ...
一个连听话、说话都达到不了小学一年级水平的主儿。也配谈什么五运六气。你不懂五运六气是辨证施治模型,就认定了她是“算病术”?

-=-=-=-=- 以下内容由 yszyzy2009年08月01日 07:18pm 时添加 -=-=-=-=-
等你把舌头弄得不像脑血栓患者似的以后,再来跟太白侠白豁,太白侠不是幼稚园的阿舅,没有时间哄你玩。
56
发表于 2009-8-1 19:18:53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论坛的“么吵吵”(自然,不排除其中有文化奸细)对以下的现实是视而不见滴-不就是想制造思想混乱-从中渔利嘛?嘿嘿,如意算盘打得不错-能不能得逞那还得走着瞧————邓铁涛虽老——还有他的一批学术梯队呢!连“治未病”的基本慨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都不懂————还在这“丢人现眼”————真是“无德必是伪中医”-信然!
————————————————————————————————————————————————————————————————————————————————
“。。。。。。姜水印:您既是上海市名医,又是中医教育学家。现我国的中医教育主要是以高等教育为主,而以前的中医传授主要是师承方式,您能就现在的中医教育方式的利弊谈谈你的看法吗?严世芸:关于这个问题,2006年我在《天津中医》杂志上发表过我的看法。我不否认师承教育是中医的一个传统教育模式,但这与我们高等学校教育是不能比较的两个领域。你一定要拿来比较,这就比较勉强。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的优势,远远超过师承教育。问题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如何去吸收师承教育的长处。师承教育是一对一的教育,老师好,学生就好,老师是庸医,学生也是庸医。当时的庸医也包括大量的江湖郎中,他们治死了不少人。但我们医学院校毕业的,像庸医、江湖骗子这样的中医肯定少得多,几乎没有,因他们接受过正规教育。另外,院校教育的人,他是接受了一个学科群的教育,接受了一个教师团队的培养,这无论是在学生的科研思路上的发展,还是在中医知识的积累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师承教育。再加上中医高校有医院培养基地,这肯定都超过师承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培养中医特色人才方面,师承教育有它的长处,它能够把一些中医名家的学术特点继承下来,然后再加以发展。为了避免中医高等教育在临床方面的不足,我们学校很早就开始搞早临床、多临床的培养模式。后来还搞导师制,这也是一条师承教育之路。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是把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师承教育结合在一起,研究生通过学习与研究,把老师的经验总结继承下来。现在,我们有些人把高等中医教育与师承教育对立起来,好像师承就是好,现在高等中医教育越来越差,这种讲法是不对的。记得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一次人才培养会议上,我就讲了这个话。我们往往只看到名医,而看不到江湖郎中骗子、庸医。我说,不要因为手工业生产有些特点,就去否定大工业生产,无任从那方面讲,手工业生产都是没办法与大工业生产相比。但它有一些特点,我们要把它保存下来,不要抛弃它,不要因为有了大工业生产就不要这个手工业生产。高等中医教育与师承教育是同样的问题,师承教育尽可能地保存,高等教育也应该去吸收师承教育的一些特点,来完善自己的高等中医教育体系。这个问题,也提醒我们来研究一下在高等中医教育当中如何保持中医特色,这对发展中医教育也有好处。给人们造成中医高等教育不如师承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现在中医临床医生用药处方时中医特色不明显,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也不强,这是什么问题,这是由于医院的体制问题,这个问题讲起来比较复杂。医院单搞传统中医医院,能生存吗?而且医疗法规对医疗事故的断定一般是采用西医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到了临床后,就转到西医方向去了。医疗的法规、政策、机制以及办院模式等都在把中医朝西医方向推,这能怪高等中医教育吗?这是后期的影响,没有给中医人才提供一个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特色水平的生态环境。比如两个遗传基因都很好的父母,生下来的孩子是优秀的,如你把这个孩子与狼放在一起,他将变成狼孩,这你能怪小孩的父母不好吗?现我国也在搞名中医带学生,而且可以拿学位,这就对了。我认为应该执行这样的医师法,中医只能开中药处方,只能用中医的方法去治疗患者的疾病,临床可以中西双重诊断,但治疗必须用中医的手段。需要用西药怎么办?这可在中医科室内放一两名西医,西药就请他们开。这样中医师当然就会一心一意地去搞中医了。现在中医师既能开中药处方,也可开西药处方,从便利或既得利益方面讲,他们当然更愿意开西药处方。此外,医政管理等等方面也不利于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人与生物都是一样的,有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你给它什么生态环境,他就长出什么果子来。这个问题不去思考,总是怪中医的教育问题,这是不对的。目前中医教育除了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等外,还是要讲授一些西医课程,但西医能不讲吗?现在一些名中医开口也讲西医。反过来说,不懂西医行吗?随着西医知识的普及,患者来了要问西医的问题,他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再说医疗事故的处理也是按照西医标准,医生的底线是要保护自己的。 当然中医教育不是说尽善尽美,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要横加指责,而要注意总结、发展、完善。  。。。。。。”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8月01日 07:25pm 时添加 -=-=-=-=-
——————————————————————————“。。。。。。
给人们造成中医高等教育不如师承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现在中医临床医生用药处方时中医特色不明显,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也不强,这是什么问题,这是由于医院的体制问题,这个问题讲起来比较复杂。医院单搞传统中医医院,能生存吗?而且医疗法规对医疗事故的断定一般是采用西医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到了临床后,就转到西医方向去了。医疗的法规、政策、机制以及办院模式等都在把中医朝西医方向推,这能怪高等中医教育吗?这是后期的影响,没有给中医人才提供一个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特色水平的生态环境。  。。。。。。”
————————————————————么吵吵们能抹杀得了以上事实吗?
57
发表于 2009-8-1 19:26:09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下面引用由中华不败2009/08/01 04:04pm 发表的内容:
yszyzy:中医啥时候有了血液循环的理论?
中华不败:中医认为血液不循环吗?是谁教给你这样的中医理论?
您应该懂得做学问的基本规范吧?如果,您认为血液循环是中医理论,那么,就应该指出是哪个时代、哪位作者、那一本书提出了这个概念,或有类似的阐述,并与中医整体理论框架是怎么有机结合的,而不是自以为是想当然地说说。
58
发表于 2009-8-1 19:56:30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对最常见的中 医证型气虚痰瘀型、痰湿壅盛型的降压效果显著,对肝火亢盛型的降压效果不明显,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风痰上扰型、痰瘀阻络型由于样本例数过少,不便进 行统计分析。”]
从这个结论看,观察似乎实有其事,不假,,
[怀牛膝、川芎各30g,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g],除一味怀牛膝,],其余均是发散辛温之性,对于[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风痰上扰型]自是反其道而治?肝肾越亏,治疗停止后,会反弹?
[气虚痰瘀型、痰湿壅盛型的降压效果显著],证与方药形成阴阳和合之势,充实并通经,应该
降压效果显著.
只是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失落严重,不能用阴阳五行理论正确解释,是中医界的普遍现象.
59
发表于 2009-8-1 20:11:35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8/01 07:56pm 发表的内容:
从这个结论看,观察似乎实有其事,不假,,,除一味怀牛膝,],其余均是发散辛温之性,对于自是反其道而治?肝肾越亏,治疗停止后,会反弹?,证与方药形成阴阳和合之势,充实并通经,应该
降压效果显著.
只是中医的阴阳五行理 ...
高血压患者,偏胖者,减肥;偏瘦者,滋阴清热;兼痰者,涤之;兼瘀者,化之;阳亢者,平之;危急者,利尿,,,另自始至终加用滋养血管,即抗动脉硬化之品可也。
60
发表于 2009-8-1 21:12:45 | 只看该作者

小议邓铁涛教授

楼主话题很无聊!任何人的诽谤都无损于国医大师的当代中医名家形象!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至于近百年来祖国传统医学的坎坷历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余以为主要是政策和有关制度与中医发展的历史规律不相适应造成的。这可以从《挽救中医》、《中医战略》、《碥石集》(1-8集,15位著名中医学家经验传薪)等著作以及“中国中医药报”电子版视频栏目——《为了中医呐喊——邓铁涛访谈》的论述中有着广泛深入的了解,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含那些反对中医的人)必读必看的,才能知己知彼,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自命不凡,目空一切!还是谦虚谨慎的好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22:45 , Processed in 0.06028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